APP下载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2019-11-27尚英邦

读与写 2019年4期
关键词:创设阅读教学语文

尚英邦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多巴中学 青海 湟中 811600)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我们现在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对于阅读教学存在着一定的误区,下面笔者就这一问题谈如下一些看法。

1.树立全新的阅读概念

阅读是人们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学生文化修养的提升和正确的价值观树立都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语文阅读教学都通过让学生从少量的经典文章的阅读中学会阅读的基本技巧,并以此应用于学习。然而,这种技能型的锻炼除了让学生能够在考试时取得高分以外,无论是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还是对阅读量的扩大上来说都收效甚微。语文的学习本身也是一种情操陶冶和培养情感的过程,作为一个富有感情的科目,用这样机械的方式去进行阅读,应付考试,自然也让学生们对阅读学习开始兴趣乏乏。[2]阅读的本质,不是让学生掌握某种技能,而应是让学生养成这种读书的习惯,将阅读作为生活的一部分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积极生活方式。阅读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内容,一切语文的教学活动都将以此开展进行,而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了对促进学生在课堂中主体地位的要求,在阅读教学中同样如此,教师切忌用自己的讲解来完全代替学生在阅读中自我理解的过程,那么阅读也将失去应有的意义,相反,应当营造一个气氛和谐,自由阅读和思考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思维扩散,以此达成新课标要求,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在阅读过程当中还应当引导学生摆脱教材的束缚,扩大阅读范围,使得学生乐于读、善于读。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不会阅读,就不会学习,我们应当鼓励学生多读书,宁可减少作业量也应充分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以此让学生掌握更为广阔的知识和培养良好的习惯,而不仅仅局限于一时技能和知识,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和学生的生活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结合学生的生活感受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习者的日常生活经验是开展学习的重要辅助条件,教师应想方设法把这些经验转化为新知识学习的切入点,以便更好地引导他们从新知识的学习中获取新的经验。在进行新课导入时,教师可以把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跟教材内容结合起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这样能够使学生感觉到非常亲切自然,交流沟通起来就会更加方便,上课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探究学习的兴趣也得到了激发。以《我有一个梦想》的教学为例,在进行一些简单的预习后,教师可以有感情地与学生展开一个关于人生梦想的话题讨论,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内心的梦想,课堂气氛在同学们激情的表达下一下子就活跃起来。如此课堂导入,既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兴趣,又以明确的指向性问题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保证了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3.学生自读探究与教师巧妙点拨相结合

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我意如能令学生于上课之时主动求知,主动练习,不徒坐听教师讲说,即为改进教学之一道。教师不宜以讲课文为专务。教师指示必须注意之点,令自为理解,彼求之弗得或得之而谬误,然后为之讲说。如是则教师真起主导作用,而学生亦免处于被动地位矣。”(《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阅读专家曾祥芹先生呼吁:阅读教学要废除以教师过多讲解挤掉或取代学生独立阅读思考的“讲读”模式,建立在教师点拨下以学生自读为主的“自读”机制。实乃真知灼见!学生在自读中“自为理解”,主动探究,加上教师的点拨指导,就能得到思考和领悟的满足,得到启智的喜悦和审美的享受,达到科学思维和方法技能的训练。 教师的点拨可以是一般方法的指导,也可以是具体问题的解答。但无论是一般方法的指导还是具体问题的解答,都要注重阅读技能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尽可能概括出认识问题的规律性,不能满足于得出一个答案。教师的点拨可以在学生自读遇到理解障碍之后,也可以在遇到疑难之前。

4.要求学生把已掌握的探究性阅读本领,针对高考阅读题进行目的性阅读训练

高考阅读试题的答案虽然是开放性的,但仍然有很大的限制,尤其是受文章思想内容、作者观点态度的限制。因此,必须要求学生依题意答题,并且总结出一套解题“程序”,尤其是对解题思路的总结尤为重要;且使其答题逐步趋于科学化、规范化。规范阅读和规范答题可以说是高三学年的主要任务。当然,后两学年也并不排除个性兴趣阅读,最好是能把两者有机合理地结合在一起。

总之、阅读过程中,我们应端正观念,走出误区,以学生为主体,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找到更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给学生更多的指导,解答他们的困惑,让孩子们适应新的教学评价模式,把阅读当成一种享受。

猜你喜欢

创设阅读教学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