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与本地中小学美术融合的教学研究
2019-11-27李德军
李德军
美术总是与特定的民族文化分不开,在强调国家与社会对艺术影响的同时,艺术教育也不应忽视民间美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学生加强对地方民间艺术资源的了解、学习和应用,不仅在学习材料上能做到就地取材,而且对弘扬地方文化,促进本民族文化认同、增强民族自豪感有重要意义。桂东南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方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01版)亦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②对民间美术的发掘、继承与弘扬,不只是在课堂让学生简单的知道某个历史的存在,它是建立认知,认同,实操,弘扬与创新三维立体的文化发展生态体系。
一.环境.困境
环境的变化诱发自我的变化。就美术教育本身而言,学生的审美教育观是与其基本的审美观相对应的,或者说是其审美观决定了其接受美术教育的宽度和深度。从现在较流行的完形心理学美学与现象学美学来看,似乎可以给桂东南地区的教学观念、教学现状找到症结所在。
在桂东南:(一)多数中小学缺乏专门的美术教室,更缺美术教学器材和绘画材料。以玉林市郊的名山中学为例,美术课和文化课是在同一间教室进行,课间十分钟,学生需要将文化课资料跟美术画材在桌面上迅速置换摆放,以致很多时候,上课铃声响了,许多学生还在手忙脚乱。还有,许多学生因为贫穷或者因为认识不足,美术课总是差强人意的应付。(二)在一些农村中小学,非美术专业教师讲授美术课程,照本宣科,搪塞了事。这种简单粗暴的教学导致学生认为美术可有可无。(三)家长对美术本身的无知也是抹杀孩子对美术热爱、学习的主要因素。人的本能总是拒绝未知的事物,换句话说,许多家长自己缺乏审美观,他对孩子的审美需求就不可能是重点。今天,美术教育的终极目的不是培养画家,而是培养具有综合文化素养的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同样,今天的经济也不是仅仅保证吃饱穿暖。桂东南学校美术教育目前受困于校园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这是一场有关教育本身的革命,更是一次关乎人生观,社会价值观全民参与的重新洗牌。观念意识跟不上,再好的外界条件,如果没有主体的认知积极参与,就难以形成稳定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美术教育也就无从谈起。
完形心理美学认为每当外部事物和艺术形式的结构和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达到同形时,对象就成为审美对象,主体就进入审美状态。③那么做为家长、校长、学生的主体而言,构建自身的审美心理结构就必须先行了。这里,又有一个问题,主体和客体之间是被动反映还是主动参与?现象学美学代表人物杜夫海纳认为:“艺术作品的使命就是在观众审美知觉的积极参与下,使它超越它自己而成为审美对象,从而能独立地获得它的丰富性。”④完形心理美学和现象心里美学各执一词,各有千秋。不过,在教育的师生逻辑关系里面,做为引导者的校长和老师似乎更应该好好研究一下现象心里美学了。
二.乡土民俗.美术课堂
桂东南地区历史悠久,在祭祀、娱教、游艺、民居、装饰、工艺等方面,拥有多姿多彩的文化艺术形态。从美术的视觉符号层面来讲,除了桂平西山的佛教,北流的真武阁,勾漏洞,陆川的谢鲁山庄外,还有博白和陆川县的客家遗留民居,其门楣、柱头、窗龛、家具等到处可见许多精美逼真,技艺精湛,做工考究,有一定艺术表现力的装饰雕刻及图案。其中有些浮雕,圆雕,透雕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其二、客家还有代代相传的刺绣和蜡染,在桂东南,也与壮锦工艺巧妙融合而显得别具一格;其三、以吉祥图案为主的首饰及日用工艺品,如妇女、儿童的饰品、瓷器、祭器、酒具等。其四、以各类竹制编扎为主的器具,如狮子、老虎、相思鸟、长颈鹿、燕子等,形象皆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这些产品的编织手法和图案,都是客家人的理想或观念的直接体现。
由于桂东南地方政府认识、管理不到位及资金短缺,乡土艺术得不到恰当的保护,甚至已流失。加上社会变革,桂东南民族艺术的内容也越来越少。如玉林的羽毛画,唱春牛、唱麒麟和唱竹马、逢年过节的舞狮、耍猴、跳龙、引凤等戏,茶泡、刺绣、北流的传统陶瓷;福绵的土布纺织、蓝靛印染、乡摊(又叫春摊)歌舞“跳元宵”等都在逐渐消逝或者已经不见踪迹。二十一世纪,我们需要深挖和弘扬中华民族本身的优秀文化,来更好的促进中国发展。故此,将优秀的本土艺术资源引入课堂,引进书本,引进学生学习美术的范畴,让学生从小认识和理解本地的优秀文化,通过美术,继承和发展地方的特色美术遗产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可以增进学生的地方优越感和自豪感,更重要的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今天,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各国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是保持民族精神特征和存在意义的重要手段。
故此,地方特色文化需要适当的借助地方学校开发利用及弘扬:(一)由地方教委联合地方高校,地方中小学美术教师,划拨资金,构建地方传统美术文化研究项目,项目的首要任务就是分门别类的发现和保护仅存的地方有价值的美术元素。一切材料以文本和视听素材归档。(二)聘请全国美术理论的专业人士,从宏观角度,发掘文化内涵,并分编成书。(三)将西部地方中小学校长集中培训并对发达省市美术发展现状进行考察学习,继而制定符合本地美术发展的规划,并要求全力贯彻执行。美术课程必须由专业美术老师担任。(四)课程拓展。最直观有效的教育是实景教育或者亲身体验,由美术老师每学期安排一到两周的时间,带领学生到实地工厂,作坊,舞台,农村,亲身参与或者感受地方民俗文化的魅力。将艺术教育搬出课堂,搬出书本,走进内心,走上民族文化发扬光大的路。
三.资源.财富
席勒对自我概念的发展贡献良多,这是由于他坚信:当艺术体现在美育中时,就会发展出一种新的目的观,它促使人们去追求自我决定(self-determination)和自我实现(self-realization)。⑤将桂东南本土美术资源引入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而且还可以弥补地方教学材料的匮乏。桂东南中小学美术课本涉及民族文化的内容极少,更没有本地的美术资源融入课本,同时,西部很多少数民族日趋于汉化,使得许多民间的美术日渐消逝。(如玉林显赫一时的羽毛画,城西镇江岸村的纺织、玉州区城北镇的潘岭村编织麻筋草席;又如城北街道钟周村的竹编以及蓝靛加工、陶瓷、缝纫、皮革等。)如果将地方民俗有关美术元素引进课堂,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更重要的是让美术真正以美术本该有的特质呈现出来并发挥它的功效。约翰·杜威(JohnDewey,1859-1952) 认 为 :“教育即生活”。美术教学是一门与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当学生面对传统的犁、耙、辘轴、锹、锄、铲、龙骨车、吊桶、鸡公车等运输或农耕工具时,从现象学美学的角度来看,因为审美知觉和审美想象的参与,对象不再是简单的用具,而是兼实用与美观一体的民生工艺品。对民间乡土艺术的搜罗、发掘、融合、去粗取精的引入课堂,首先完成了教学形式的生动直观。其次,就是让人即使在其纯物质的生活中也受形式的支配……那么,在物质生活的领域中,人必须开始他的道德生活。⑥所以,把民族地区美术资源与课堂教育相结合不光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更是塑造年轻一代精神家园的重要手段。
地方民俗文化是一种特有的资源,如客家文化以其古朴的民风民俗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促进西部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其中重要手段就是通过教育,通过教育实现对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价值认同,同时也是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约翰·哥特弗雷德(Johann Gottfried Herder,1744.8.25-1803.12.18)曾说:民族精神是民族共同体的核心,民族文化则是民族精神的产物。⑦把桂东南民俗美术资源引入当地中小学课堂从地域发展来讲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更是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时期对地方文化内涵提出的更高要求。
注 释
①摘自2013年12月30日习总书记在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讲话
②梅玉洁、徐缓.《山东省小学民间美术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2006:10
③〔美〕N.费希尔 刘可欣译《国外社会科学》[J]二〇〇〇年第四期
④张署光.《民族信念与文化特征—民族精神的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⑤弗里德里希·席勒:《美育书简》,(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1967),
⑥卓越教师专业发展译丛,《学校与社会》,教育科学出版社,第4版(2006年1月1日).
⑦张法.杜夫海纳的现象学美学思想[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7):32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