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模式探讨

2019-11-27王曙霞

文学教育 2019年21期
关键词:层递式写作水平写作能力

王曙霞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基础性的教学内容,通过写作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对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提升有重要意义。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需要紧随时代教育变革的要求,不断采用新形式的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前提下,将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以下是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总结的层递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内容如下。

一.层递式教学模式应用的必要性

层递式教学的重要特点将是将学生作为教学中的主体,可以结合学生写作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层递式教学可以创新原有的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作用。首先写作知识逐层教给学生,可以有效避免灌输性的教学方式,并能加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再者层递式教学从简单词汇开始,在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基础下,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便于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最后采用此种教学模式有章可循,避免教学的随意性。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缺少科学合理的规划性

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此外学生对作文的接受能力的和理解能力与老师的教学计划有重要关系。因为老师如果对教学内容做好详细的规划就可以帮助学生理清上课的思路,便于学生更加容易的掌握新知识理解新内容。但是目前小学写作教学中,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教学时,往往忽视了教学内容的设计,表现为教学活动中教学内容存在严重的不科学性。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一味将知识灌输给学生,不注意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失去写作的兴趣。这样不合理的教学设计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展,因此也不能满足素质教育背景下提出的要求,对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也具有严重的阻碍作用。

(二)导向性小学作文教学模式缺失

层递式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老师具备扎实的业务能力,因此老师自身的素质问题也影响层递式教学模式的开展,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素质存在明显差异,不同的老师根据自身教学习惯可能会选择不同类型的教学模式,无论小学语文老师采取何种教学模式,他们的最终目的就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导向性的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层递式教学模式的展开,所谓的导向性就是老师在制定教学计划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教学目标必须明确。但是目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笔者发现还有些语文老师在制定写作目标是存在不明确的问题。在此情况下,会导致教学过程不严谨,出现随意性的情况。还有老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只是一味的按照教学大纲提出的要求设计,而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这样与实际想脱离的教学设计,也不利于层递式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长此以往小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会受到严重的抑制,影响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层递式教学模式应用的措施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规划

层递式教学模式开展需要建立在科学合理教学计划基础之上,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老师要想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就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参照教学计划展开教学内容,可以提高学生对写作知识掌握的连续性,便于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教学的整体思路。其中科学合理的写作计划需要老师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发展特点,因为小学生的心智大多不成熟,若按照成年人的思维去要求他们,他们会感到巨大的压力,长此以往会逐渐丧失写作的兴趣。但是我国教育深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学中普遍会出现教学计划与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相背离的情况。老师一味关注写作教学的进度,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因此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老师结合学生的个性和共性,在此基础上明确教学目标,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教学中的首要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就感,而在语文写作教学中,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情感相结合,可以为层递式教学奠定坚实的教学基础,便于层递式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小学阶段的学生性格较为活跃,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普遍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老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教学时,需要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出发,因为学生们只有在浓厚兴趣影响下,才能达到较好的写作效果。因此层递式教学模式在运用过程中,需要老师们采用恰当的方式激发学生写作积极性。教学中老师可以组织学生欣赏优美的范文,让学生在感受文章魅力的基础下,逐渐形成写作的兴趣。此外教学中老师可以将一些名人名言拿来与学生共同分析体会。也可以从文章入手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比如,在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时,老师可以让学生找出文章中各种动物,结合动物特点找到他们画出的作品,并联想生活中其他动物在雪地里会画出什么样的作品,采用文字的形式来表述。还比如,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小学生耳熟能详的古诗文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如,针对《春晓》这首古诗文,多数学生都能熟练背诵,因此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本首古诗文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让学生在熟练背诵古诗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分析其中描写的景物。通过作者的描写可以带给学生们眼前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引导学生在想象的基础下,利用文字的形式对古诗文进行扩写,这样可以结合学生的真情实感进行写作指导,由此不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训练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语言结构还未完善,不能掌握大量的词汇,因此这样薄弱的写作条件将会增加学生的写作困难性。因此老师们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需要加强学生对写作基础知识的培养,将写作中的技巧和方法性知识点讲述给学生,特别注意加强学生遣词造句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需要从拓展学生词汇量出发,让学生在掌握大量词汇的基础上,将其拿来造句,这样可以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应用文字和语言表达的能力,由此将学生的写作素养不断提升。其中学生在使用词汇进行造句时需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第一句子中的词汇要用词准确。第二句子具有一定完整性和语言流畅性。第三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要清晰明确。第四句子整体要饱满,富有内涵。因此老师们在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时需要按照以上要求进行。课堂中可以采用口头造句的方式,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临场反应力,也可以节省时间。比如,教学中老师要求学生用“关爱”造句,一名学生说“小明很关爱同学”,另一名学生说“小明向大哥哥一样关爱同学”,两者相比显然后者更具饱满性。这样不断训练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最终会促使学生在写作上获得极大进步。

(四)在观察感悟生活中增强学生写作能力

写作与生活有重要的联系。因此老师们在指导学生掌握大量词汇量的基础上,需要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能力。写作中素材的积累有很大一部分源于生活,离开了生活的文章将会变得毫无生机。因此采用层递式教学模式的步骤三就是指导学生从生活中提取写作素材,让学生学会结合相关的生活现象,加以分析将其中的道理采用文字的形式进行表述。加强学生对生活感悟能力的培养也可以促使学生具备细腻的情感,对今后的生活和学习都有重大帮助。比如,指导学生描写叙事性作文时,学生们可以结合学校或生活中的小事来描写。如在对拔河比赛进行描写时,老师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拔河比赛的过程,从观察比赛中每个人物的动作表情,并结合当时的环境分析参与人员的心情。这样细致化的描写可以将人物描写的更加饱满,由此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五)在发散学生思维中增强学生写作能力

饱满性的写作内容离不开学生发散性的思维意识,因此层递式教学模式的步骤四就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意识的过程中,增强他们的写作能力。教学中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发散思维的机会,比如,可以以“一粒种子的成长过程”来写作,学生们在没有见到实物时,可以结合图片或者其他相关资料对种子的生长过程进行想象,了解种子的生活习性、生长特点等。由此在发散思维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在小组合作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小组合作式学习模式是开展层递式教学的有效方式,教学中采用层递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知识掌握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式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探讨写作有关的技巧和方法。这对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有重要意义,便于帮助学生今后步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小组合作式教学模式在开展时,老师需要针对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进行合理化的分组,将写作水平稍好的学生和写作水平稍差的学生按照一定比例合理安置在不同小组中。并选定小组中的组长,小组长的作用主要是帮助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采用合理有效的措施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比如小组长可以每天为组员布置有关写作的相应任务,可以规定小组中的成员每天都要收集有关写作的好词好句,并检查他们的对好词好句的记忆情况。因为只有在灵活记忆的基础上,才能在写作的时候灵活地拿来运用。这样学生在团结互助的过程中,可以逐渐培养起对写作的兴趣,便于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层递式教学模式适应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要求,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此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在逐步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写作和语文素养。因此在今后作文教学中该模式可以被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层递式写作水平写作能力
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探索
满腹狐疑
展示成果 激发写作欲望 提高写作水平
层递式教学对于语文习作中的对策分析
层递式教学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层递式教学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层递式教学在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立体化地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也许成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