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语文教育的价值追求及科学化构建

2019-11-27吴治华

文学教育 2019年21期
关键词:教材语文老师

吴治华

传统历史文化中,语文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保障,连接着民族文化的弘扬与传承。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其教学旨在学习语文知识基础上,了解并认识传统文化与历史,体验优秀文化的魅力,潜移默化中学习优秀课文内容,自身形成正确价值观与道德观,树立长远理想目标。利用语文教育,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基本能力,良好语文阅读习惯形成,学习能力提高,这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1.小学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课堂上以老师为主导,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被忽略

素质教育氛围下,学校教育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明确非常重要,增强其学习主人翁意识,老师发挥着引导作用,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增强学生获得知识的满足感。实际上,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有的老师自身教育理念落后,主导教学并为学生灌输知识,掌握课堂整个教学节奏,为学生滔滔不绝地讲解知识,忽略了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教学课堂成为老师唱独角戏的阵地,学生被动接受语文知识,此种情况下严重制约了学生自身思维能力的创造性发展。另外,老师没有根据学生自身接受能力制定教学流程,也没有进行换位思考,导致教学内容不符合学生学习需求,对于语文学习学生没有什么兴趣,长此以往甚至讨厌语文学习,加大了教学目标实现难度。

1.2 僵化的教学手法无法保障教学实效性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学生对于一件事情无法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思维活跃且有很强的新事物接受能力。小学语文教育工作中,有的laps没有结合学生个性发展,教学手法僵化单调,教学实效性无从谈起,学生语文学习主观能动性地发挥无从谈起。教学活动中,老师过于依赖教材,为学生照搬宣科地讲解教材内容,课堂学习氛围枯燥乏味,长此以往,使得学生失去语文学习的兴趣,甚至形成厌学心理。

1.3 语文教学内容不符合现实生活,难以理解

小学语文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所以实际教学活动中,老师要善于发掘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性素材,缩短学科与生活的距离。但事实上,老师不重视两者之间的关系,使得教学违背现实生活,教学亲和力被严重弱化,反而扩大了学生与学科间的距离。小学阶段,因学生自身理解能力不高,而语文内容又苦涩难懂,因而学习中学生总是感到无从下手,这就要求老师要发挥教育与引导者的双重作用,根据现实生活,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从而对所学内容加深印象,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多成就感。实际教学中,有的语文老师没有正确认识生活与语文学科间的关系,从而影响到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难以为教学活动提供更好的服务,教学质量的提升无从谈起。

2.小学语文教育价值追求分析

高考应试教育理念影响下,小学语文教育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不满足小学语文实际教学需求,其价值追求备受教育发展关注。怎样摆脱这种“路径依赖”现象,实现语文科学教育目标?语文教学工作中,在“中国化语文教育”道路上,很多语文老师积极探索适宜我国国情的教育之路,探索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培养道德意识及实现自由精神建设目标。

2.1 学生基本语文文化素养的培养

小学学习阶段,学生年龄比较小,自身好奇心强,喜欢探究,所以语文老师要抓住这一特点,加强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是基本能力要求,老师要重视引导学生阅读大量优秀文章,基于兴趣阅读更多的课外读物,使得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提高。另外,每周,老师还可为学生安排一篇练习写作内容,培养并提高学生的思考与写作能力。

2.2 对语文教育内涵美进行解析

当前,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很多优美的文章,此种情况下,老师要为学生深入讲解这些文章的创作背景,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发现文章蕴含的真善美,从而正确树立三观。比如《小儿垂钓》古诗教学中,如果老师单纯地要求学生背诵古诗,就会导致学生学习慢,亦或是简单地背诵,但对于诗歌的内涵却没有真正理解。假若老师为学生创造“孩子以何种状态进行钓鱼,担心鱼逃跑而不敢回答别人问题”的教学情境,便于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意境,提高语文学习效果。

2.3 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

语文教材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及《狼牙山五壮士》等课文,在学生思德培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实际教学中,如果语文老师能为学生细致地讲解课文内容,便于学生深入了解文章创作背景,感受其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怀,从小做好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爱国主义精神,面对学习困境不会退缩。

3.论述小学语文教育科学化建构

语文教育并非简单地为学生传授知识,是一种生命教育,体现了知识的塑造过程,也是人们道德意识激发与自由心灵构建的过程。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坚持正确理念,更好的开展教学,因而语文教育价值追求的实现,为语文应试教育注入了活力。

3.1 树立长远的语文教育理念

我国教育领域中,小学语文教育科学化构建,充分体现了现代化教育目标。小学语文实际教育活动,为我国实现现代化教育目标开辟了新的渠道,已成为国民教育的核心,是当前小学语文教育价值追求的最终目标。小学语文教育发挥着工具与陶冶的双重作用,传统教育理念中,小学语文教育存在着重工具而轻陶冶的功能,原因在于工具作用发挥先于人文陶冶作用,且有更加明确的作用。所以,有的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孩子语文识别能力的培养备受关注,忽略了学生自身理解能力的培养,关注语文教学的广忽略了教学的深厚凝重,尽管其广有一定的限定区域,但却并非积极而广播的。小学是学生对基础知识与技能掌握的阶段,以此保障后期学习。面对困境与挫折,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能够使学生生出更多的勇气、希望、力量与智慧面对语文学习。

3.2 语文教育活动的科学构建

(1)小学语文教育整体科学化构建是十分重要的,做好顶层设计,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老师教学改革、实施与指导者的功能,正确认识语文新课改现状。(2)课程标准要从不同出发,基于教育下层层面,合理制定有效的课标。(3)课程建设要以语文教材核心内容为助于,明确教材中哪些内容可教给学生,要为学生讲解何种内容,以及课程、教材及教学等内容间的生成与转换。(4)老师要树立长远的语文教学目标,从知识与道德层面,充分发挥老师的典范作用。(5)采用客观评价标准体系评判小学教育效果,要注意评价主体不同,其自身评价标准也要有所不同,为了顺应时代潮流,获得与时俱进的公平教育效果,评判内容也要与时俱进且科学化。

3.3 基于文本构建小学语文教育

小学学习阶段,语文学科情感与趣味性比较强。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每一章节、栏目及标题都设计了相应的可爱科通图案,生动形象,能够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每篇课文中配图与插图也是形神兼具的,同时教材各部分还应用不同色块进行区分。这种版面与色彩设计,为教材增添了趣味性,引导学生体验教材内容学习的乐趣。语文教材涉及的知识比较多,重视培养学生的知识掌握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熟练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等理念,具有一定的工具与人文性,语文教材并非简单地普及语文知识,更重视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生活与自然化明显,多样化文化给予了一定的尊重与理解,促进小学语文与现实生活的融合。实际教学中,语文教材丰富的内容,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3.4 科学化的教学方法与内容

小学语文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个性发展适当地改变教学方法,灵活应用多元化教学方法,从根本上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与教育目标。例如,对于图像与音像资料,学生兴趣比较大,此种情况下,老师可为学生准备相应的图画或多媒体课件,或利用游戏教学,采用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方法开展教学,提高语文学习热情。此外,小学语文教育内容以课本教材为主,但老师要注意引入课外知识拓宽学生视野,使得学生语文知识结构更加完善。针对理解难度大的语文知识,老师可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引入生活实例进行说明补充。同时,语文教育不同阶段,其侧重点也应不同,例如一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是教学主要目标,而二年级则要引导学生掌握组词、造句及简单阅读;进入三年级学习,要重视对课文的朗读、古诗背诵以及浅显地作文练习,逐渐加大语文学习难度,增加阅读量。

4.科学化教育构建过程分析

4.1 根据学生生活实际安排并组织教学活动

语文体现了语言应用及文化知识学习,小学语文教育中,要根据现实生活,促使教材内容日常化,分解教学内容,以学生喜欢的方式表达并展示。还可利用图片为学生生动地展现教学内容,组织相应的游戏教学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以此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学到更多的语文知识。

4.2 应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受年龄因素影响,学生好胜心情,此种情况下,老师要善于鼓励并及时评价学生语文学习行为,激发语文学习热情。所以,实际教学中,老师要对教学方案进行精心设计,规范组织教学过程,积极表扬并鼓励学生语文学习成绩与态度。坚持由浅到深的理念,为学生深入讲解语文知识,攻克教学重难点知识,便于学生体会学习语文知识的乐趣。

猜你喜欢

教材语文老师
教材精读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