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西湖的一种方式
2019-11-27有枝
有 枝
一提到西湖,我想谁都有话说,但真正能说出点道道的很少,能让世人记住甚至流传千古的便更是凤毛麟角了。有同学可能会说,不对啊,描写西湖的文字很多呀,随口而出的诗词歌赋就不少。这个问题当然是相对的,比起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我们能记住的经典是不是就如同沧海之一粟了呢?
写西湖是很“危险”的,一不小心就被人拿来与经典相比较。但又何妨呢?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片西湖,都有权利为之书写。那么如何打开西湖的门?本文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解锁的方式。
光看这题目,我们隐约里就能感受到某种关于写景作文的密码。是“具体”的,而不是口号式的“啊,真美呀!”更不是传说中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告诉我们写景甚至是其他类型的作文,首先要找到一个合适的落脚点,一个能让你站立并环视四周的地方。
在时间、地点、人物的要素交代下,作者先拍了一张照片。若隐若现的远山,素白,至简,像极了水墨画。怎么来形容那份若有若无的感觉呢?作者说,“分不清是树林湿了还是镜头湿了”。
如果一种事物随意处之就能收获美,那大抵就是一种美的最高境界。比如《红楼梦》,随便一翻都能感受到美。西湖之美也可以是随意的,无需角度,不必构图,咔嚓一声就是江南。
接下来出场的是松鼠、鸭子和游客。细心的读者应该已经看出来了,这就是从远到近的写法。把刚才的远山与现在身边之物结合起来,让风景更加立体。在写到一只特别的水鸭子时,作者特意细致地观察了它的动作,“用嘴啄自己发痒的后背”。从这句话我们可以推断出作者是有农村生活经历的,是真正熟悉鸭子的。因为太多的同学都只停留在“鸭子在水面上欢快地戏水”。写松鼠只用了“跳来荡去”,而写鸭子却不放过特殊的细节,这便是我们常说的粗细结合的写法了。写到游客在讨论某句诗在不同语境下的效果,存在明亮的美好的和苍凉的矛盾。其实这也是西湖的“矛盾”。如果我们在描写风景的同时恰当地加入一些议论就更加完美了,这对小学生而言,要求稍微高了一些。
雨下大了,但比雨更密集的是游客。这里既是对比又是比喻。黄金周一波接一波的游客难道不像一阵阵突如其来的雨吗?这些“雨”还是雷雨,是来得快,去得也快,千篇一律地“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回到家里什么都不知道”,美其名曰“诗和远方”。
说起花港观鱼的金鱼,你会怎么去描写呢?是不是“这些鱼真是太胖了,太可爱了,为了抢夺鱼食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作者在采用拟人的同时,另辟蹊径,写出了金鱼的另一面。他笔下的金鱼是有脾气的,并不完全在乎人类的感受。它们有属于自己的孤独,也有自己的狂欢。它们才是主人,我们都是客人。想想我们若从这角度去花港观鱼会不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呢?
接下来的几段依旧是比拟为主,暗自较劲的植物,懒洋洋的桃花。但这里有一句艺术的处理值得我们学习。移步换景是写景作文的经典方法,而在移步的叙述中,你是不是经常觉得词穷?除了“我们来到……”“接着是……”之外,原来我们还可以如此表达“曲径把我们从花港引向苏堤”。
一篇作文的过渡句很重要,一个合格的过渡句是不露痕迹又有迹可循的。比如这句“树干粗大,像老年人的皮肤,布满了纹路和印记”,看似是对一棵树的描写,其实它是为下文思念家乡,回忆童年时光而埋下的伏笔。于是作者从西湖写到了老家南康,从眼前之树写到了童年之树,在时间和空间的交织下追忆。
作者的用词是比较节制的,没有大片的渲染,几乎都简短,但简短中不乏精准。比如他用“碎碎”一词来描写阳光透过树叶的间隙,投射在地面营造的阴凉和光影。经过上下文的推敲,我知道这棵树的名字叫“朴树”。这棵树在作者的童年记忆里无非是有关于好玩和好吃,但这恰恰就是孩童应该有的心境。这篇文章无时无刻不体现出一份真,而这又是一篇作品不可多得的品质。
“没有哪片景色大过于对它的发现。”对于风光无限的西湖,作者偏偏在这棵树下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美好,从此那个被人传颂千年的,流转于诗文中的西湖就具体了、亲切了。也许这就是西湖的“包容之美”,每一个投入西湖怀抱的人,都能找到“漏网之鱼”,找到一份独特的美好和记忆。
西湖可以是具体的。我们写作文也应该是具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