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的主要途径
2019-11-27周彭华
周彭华
(重庆市开州区镇安镇中心小学,重庆 开区 405416)
一、重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算理是指四则计算的理论依据,它是由数学概念、性质、定律等内容构成的数学基础理论知识;算法是实施四则计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通常是算理指导下的一些人为规定。算理为算法提供理论指导,算法使算理具体化。在计算教学中,既要是学生懂得如何计算,又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这样算。这里应特别注意两点:一是强调算理的教学,但并不等于每种算法都要让学生把算理表达出来,对于有的算理,小学生是难以表述的,只要让学生能意识到它就行。二是通常不需要再计算教学中把算理提出来专门进行教学,二是算理把体现在计算过程之中,让学生在计算中明确这样的算理。例如,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应让学生理解用一位数去乘三位数中的每一位数的实质是什么?从计算中感受到这样算的依据是三位数可以分解成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的和及乘法分配律。
二、引导学生在算理指导下掌握计算方法
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总结计算方法,形成概括化的运算程序,以指导相关内容的计算是形成计算能力的重要途径。可以想象,一个人如果连加减乘除的基本方法都不会,又怎能谈得上计算能力的发展呢?让学生在算理指导下掌握计算方法,一是应让学生在充分感知和理解计算过程的基础上,对计算过程进行反思;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发现计算方法,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二是要正确处理好展开与压缩的关系。所谓展开,就是学生概括出计算方法后,让他们按照计算法则的要求一步一步地进行计算,哪怕是其中的细小环节也让学生从思维活动中暴露出来,以此促进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深刻理解。所谓压缩,就是让学生在进行正确计算的基础上,逐步减少对计算法则的依赖,提高计算方法的掌握水平。三是引导学生沟通计算方法的联系,形成一些更加概括、更具普遍实用性的计算方法。例如证书加减法与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共同特点是相同计数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在教学中让学生沟通两种计算方法的联系,就可以提高学生计算方法的掌握水平,进而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三、加强简便运算训练
所谓简便运算,是指对具有某种特征的算式,在计算过程中可以运用有关运算定律、性质及其他相关数学知识去改变常规的运算顺序和方法,采用更加灵活、简捷的运算方法进行计算的过程。简便运算就其形式而言是一种巧算,就其实质而言,它是良好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的综合反映。因此,加强简便运算训练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途径。
首先,应加强简便运算意识的培养。简便运算意识是指面对具体需要计算的问题时,首先考虑到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具有用简便方法计算的心理去趋向。学生具有简便运算意识,能促进他们在计算过程中自觉地运用简便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简便运算意识,一是应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简便运算的优越性,让学生通过经历把四则计算及其混合运算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过程,体验简便运算带来的成功喜悦。二是通过必要的指导,让学生养成主动观察算式特征,积极寻找简便运算方法的习惯和能力。
其次,掌握简便运算方法使培养学生简算能力的重要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应让学生掌握如下简便计算方法:一是运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的方法;二是运用减法的性质、除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运算的方法;三是利用数的组成和分解进行简便运算的方法,如计算27×101,可以把101分成100+1,再根据乘法分配律计算27×(100+1);四是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行简便运算的方法等。
第三,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背景、文化背景等有所不同,他们在计算方法的选择上往往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教学时教师应尊重学生对计算方法的自主选择,鼓励他们用适合的方法进行计算。如口算20×40,学生既可以先算20×4=80,再算80×10=800;也可以先算2×4=8,再再8的末尾添上两个0。
综述所述,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对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和数学思维的培养都大有益处。从教师的角度来说,还要从激发兴趣、设置生活化的场景等方面来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