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性策略分析
2019-11-27何春晓
何春晓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马鞍镇中心小学滨海校区,浙江 绍兴 312000)
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通过对课程内容深入探究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高效学习。在实际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有目的、计划创新实践活动开展,为学生的和谐、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重视个体需求,挖掘学生兴趣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普遍偏小,好奇心非常强,对一些新鲜事物有些较高的兴趣。在综合实践中,教师应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围绕学生兴趣开展实验,并以实验所得的经验作为探究学科知识的基础,对学科的结构体系和逻辑关系进行深入探索。实施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让学生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内容、方式,结合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需求和学习兴趣,采取适当的方法激发其主动性。另外,课程教学前,教师要合理设计综合实践的活动环节,以激发学生兴趣为目的,带领学生开展探究型实践活动。同时要注意,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仅是参与者和组织者,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平等、真诚地对待学生,让学生感到教师在关注自己,进而增强其“主人翁”地位。
二、营造生活实践的具体情境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教师善于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让学生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可利用资源营造逼真的学习情景,这些情景来自实际生活的点滴之中,学生看到后,会对课堂活动产生较高的兴趣。生活化实践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使学生始终保持愉悦、兴奋的学习状态。实验活动的设计灵感来自生活,在活动各环节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动手过程、操作方法和思考方式,并及时纠正其错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课程的相关内容。例如,在《垃圾分类》一课中,教师布置学生深入家庭、学校或父母所在单位进行调查,了解各种垃圾桶的形状、颜色、体积,并完成《垃圾桶情况调查表》。在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的调查情况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使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与认识。
三、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
实践课程的目标以及价值都在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并在活动中逐渐培养较强的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在活动中,必须时刻提醒学生发挥自己的主体性,让学生能自发地收集资料、发现问题、设计方案,并运用知识灵活处理遇到的问题,使自身创造性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教师还要启发小学生自主表达见闻和想法,并鼓励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行自主创新。要给学生拥有表露情感和实践感悟的自由,并允许其按照自己的设计与构思开展独特的操作活动。另外,教师应让学生对实际事物进行深入思考与了解,通过观察和对比,总结事物间的差异和联系,并应用课程中的知识去理解问题,进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这样可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效率和能力。实践课程中蕴含着许多启发学生个性思维、创新精神、求异思维的内容。例如,《探秘“七巧板”》一课中,通过七巧板的组合拼摆和拼摆竞赛,使学生体验到七巧板的奇妙之处,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分析鉴赏水平,也可以让学生领悟传统文化精髓,以此提升小学生的实践水平与创新能力。
四、合理定位,组织教学活动
对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来说,其课堂效果好坏直接取决于教师的定位。因此,教师在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自身定位的合理性,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此外,教师还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尽可能做以下几点:第一,引导学生能够逐渐形成正确的班级舆论风向,树立良好的班风,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效果,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第二,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中,并且在活动中积累经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在开展综合践活动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合理的对每一个小组进行明确分工,分工的内容主要有采访记录、个案调查、拍摄录制、文字图片处理以及录音合成等,学生在活动结束后要对成果进行展示,学生要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得到的结果。通过这样的过程,对学生的要求也比较高,学生既要合理的处理好文字以及图片,还要做到内容新颖,进而达到创新的目的。
结束语: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现了新时期的课程理念,开设这门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鼓励和帮助学生进行大胆地探索,使学生能够在生活化的实践活动中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提高综合实践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