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提出问题 培养科学探究意识
2019-11-27曹义平
曹义平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真武中心小学,江苏扬州 225265)
引 言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指导学生展开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具体现象中总结出抽象问题,在观察比较中提取问题,从事物结构、功能等不同角度入手提出假设。笔者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就尝试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让学生学会合理展开科学探究,提高科学核心素养。
一、基于客观事实,思维加工
科学探究中提问不是武断地臆测,而是要根据客观事实,在思维加工后提出问题。笔者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先展开观察,总结出客观事实,然后再整理加工自己得到的信息,最后再通过思维加工总结出问题。这样就能避免出现提问错杂无序的情况,让学生能够提出更加高效的问题。
在指导学生学习《光的行进》一课的过程中,笔者鼓励学生尝试展开小孔成像实验,并根据此实验结果尝试提出问题。学生首先按照实验的正确流程完成实验,然后观察发现,在小孔成像中看到的蜡烛火焰和现实生活中看到的火焰不一样。笔者鼓励学生说出自己观察到的客观事实。学生提出:“小孔成像中火焰倒转了过来。”笔者又鼓励学生围绕这个实验展开思考,探究如果改变其中的某一个环节,是否会导致实验结果发生变化。有学生就大胆提出了自己的假设:“如果我们用的不是小孔,而是大孔的话,是否会发生什么变化呢?”笔者肯定了学生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实验,尝试扩大孔洞的直径,看看结果是否不同。通过试验,学生认识到要在客观实验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然后再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这样的提问和解答才是有效的。
实证意识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在指导学生提问时,鼓励学生找到证据,将证据作为导向提出问题。这样的提问能让学生将思维外显,展现出自己边观察边思考的过程。如果学生能在观察中提出问题,则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得到很大的提高[1]。
二、仔细观察现象,有序转化
在提问的过程中,笔者鼓励学生积极展开观察活动,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并将观察到的现象有序地转化为问题。笔者常常在学生有问题时让学生尝试说出这些问题是如何得出的,在学生无问题时引导其观察,提醒其注意那些值得注意的现象。久而久之,学生在观察到不同的现象时,就会自觉思考其原因,并将其转化成问题。
在指导学生学习《导体和绝缘体》一课时,笔者鼓励学生积极展开观察活动,并尝试将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转化为问题。在活动过程中,笔者为学生提供大量物品,并让学生展开导电实验,看看哪些物品是导电的,哪些物品不会导电。在观察和分析后,学生总结:“生活中的事物分为两种,一种是导电的,另一种是不导电的。”此时,有学生提出了问题:“刚刚我们试过了,塑料是不导电的,但为何电线是塑料的呢?”在学生提出问题后,笔者引导学生观察电线,尝试用剪刀剪开电线,仔细观察电线的结构。学生在观察后提出:“原来电线外面的塑料不导电,但里面的金属丝却是导电的。”笔者又鼓励学生思考:“如果要使用电线导电,应对电线进行怎样的加工呢?”“为何电线的外面要有塑料包裹呢?”有学生提出:“用电线时,要去掉连接处的塑料”。“用塑料包裹电线是为了保证用电安全。”
学生在观察提问的过程中逐步构筑起了先观察、后描述、最后质疑的提问体系,串联起了问题链,其问题思维会得到不断提高。科学思维也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样的问题链能促使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探寻因果变化,追本溯源
在展开科学实验的过程中,笔者鼓励学生采用各种不同的实验方式,观察实验条件发生变化后,实验的结果是否会发生不同。同时,笔者还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问题,探究实验条件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这样能让学生逐步学会如何追本溯源地展开探究,学会从不同角度入手探究问题。
在教学《摩擦力的秘密》一课时,笔者鼓励学生穿上有不同鞋底花纹的鞋子,并通过亲自试验的方式探究哪一种鞋底的摩擦力大。同时,笔者还鼓励学生展开思考:“大家觉得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呢?摩擦力的大小又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学生发现鞋底的不同和摩擦力的大小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于是就开始探究两者的因果关系。例如,有学生提出:“光滑的接触面摩擦力比较小,如果是粗糙的接触面的话,摩擦力就会大一点。”笔者继续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如果两个面不接触,是否还会有摩擦力呢?”学生发现:“如果没有接触面,就不会有摩擦力。”学生根据摩擦力大小这个结果来探究摩擦力的成因,并提出了其他与之有关的问题,如有学生提出:“除了和接触面的形貌有关以外,摩擦力还与什么因素有关呢?”笔者鼓励学生围绕此问题尝试调换实验的条件,并尝试自主探究其中的因果关系,自主回答这个问题。在组织学生探究因果变化的过程中,学生会提高实验能力,所提出的问题也会越来越接近于事物的本质,其学习能力自然会得到提升。
四、对比不同物质,形成体系
对比分析也是一种探究问题的好方法[2]。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笔者积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对比物质,并思考它们的异同点。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更为活跃,会主动探究为何事物会出现这些异同点,并提出相关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在对比分析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科学体系,并且提高科学素养。
在教学《金属》一课时,笔者为学生提供了各种不同的材料,让学生尝试展开对比分析,找到其中的异同点。笔者首先给学生分发了生锈的铁钉、铝丝、塑料棒、竹筷子等物品和砂纸、热水、烧杯等实验工具。有学生将竹筷子、铝丝、铁钉和塑料棒一起放在了热水里,并敏锐地发现铝丝、铁钉的传热能力很强,但是竹筷子、塑料棒的传热能力则较弱。还有学生尝试用砂纸摩擦生锈的铁钉和塑料棒、竹筷子,发现生锈的铁钉变得和铝丝一样光滑,但是塑料棒、竹筷子基本没有变化。最后学生尝试提出问题:“这些东西之间为何会有共同的特性呢?难道它们是同一类的物体吗?”这样就将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引入了课堂中,有助于学生展开知识体系的自主建构。
结 语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笔者积极组织学生展开科学实验,并在此过程中通过观察、思考、对比等方式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验证自己的想法,从而提高其科学素养。在学会提问的过程中,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得到提升,学习效果也得到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