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视阈下高校羽毛球教学科学性实现途径解析

2019-11-27富小刚

少年体育训练 2019年5期
关键词:教学大纲羽毛球互联网+

富小刚

(长治学院体育系,山西 长治 046000)

如今的体育教育处在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随着学生群体性特点的不断变化和学习需求的多元化的不断增长,高校体育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各种改革需求不断被提出,因此近10年我国高校体育出现了较大规模的教学改革探索,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成效。但由于“互联网+”概念的不断丰富及网络教育资源的不断涌现,同时在推动着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革新。以羽毛球运动为例,过去那种“羽毛球理论+技战术实战练习”的传统教学形式已很难博得学生的青睐,根据作者所进行的教学实验结果显示,“互联网+教育”这种新颖的方式为学生的体育学习增添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备受学生追捧。因此,本文立足于当今的高校羽毛球教学现状,积极探讨基于“互联网+”视阈下加强高校羽毛球教学科学性的实现途径,以增强该学科的时代适应能力,打破传统教学中存在的瓶颈,促进教学质量及效率的提升。

1 当前我国高校羽毛球教学改革存在的科学性缺失问题综述

1.1 在教学大纲上,仍重羽毛球技战术等实训技能的培养、轻羽毛球理论教学体系的建设

当前的高校羽毛球运动的开展主要有2种开展形式:一是作为非羽毛球专业的选修课,目的是培养一般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和运动爱好;二是作为羽毛球专业学生的专业课。不论是哪种开展形式,都需要一个体系完整、知识构成合理的教学大纲的指导。但就目前各高校执行的教学大纲知识构成这个维度看,目前我国高校的羽毛球在教学大纲上所进行的改革仍然不彻底,主要表现为:现行的羽毛球教学大纲虽然做了一系列改革探索,但并未彻底改变长期存在的“重羽毛球技战术等实训技能发展,轻羽毛球理论的教学体系建设”这个难题,特别是对一些重难点动作,仍然是以运动技能描述作为主表达方式,而对该动作的运动形成原理及参与肌群等理论性的解释方式较少提及,这也势必造成“教师教学不探究,学生学习不思考”缺乏发展活力的教学现状。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也无法有意识地去落实《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相关能力培养要求,容易导致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知识不全面、专业性不强,特别是对羽毛球专业学生的未来发展更为不利。由于长期缺乏羽毛球专业理论知识及羽毛球知识素养,据统计,仅有18%的毕业生做了与羽毛球相关的工作,82%的学生转行,造成了巨大的人才浪费。

1.2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严重缺乏分层培养意识,现行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较为严重

高校羽毛球课程的蓬勃开展,一是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关,二是与我国群众性羽毛球运动和竞技羽毛球运动的快速发展所形成的良好的社会氛围有关,属于典型的“需求带动发展”型课程。随着我国群众性及广大中小学教育系统的羽毛球运动需求的不断扩大也带动了对羽毛球专业人才的需求,这对具有扎实的羽毛球专业知识的大学生群体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因此,高校羽毛球教学在近10年也根据时代要求积极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但由于在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上仍然缺乏“分层培养”意识,无法实现差别化教学,现行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较为严重。当今的羽毛球专业毕业生虽然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但是严重缺乏中小学教学实习经历及教学经验,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岗位要求,使人才培养质量大打折扣。

1.3 在学科发展配备上,仍然缺乏长远发展规划与设计,限制了学科的发展

高校羽毛球教学走过了近10个年头,但专业师资力量缺乏、教学硬件设施短缺、专业教材不能及时更新、学生羽毛球基础较差等一系列问题仍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这主要与高校领导层对羽毛球运动开展意义的认识有极大关系,正是因为认识的不足,使得羽毛球运动在学科发展配备上仍然缺乏长远发展规划与设计,限制了学科的发展。

2 “互联网+”对提升当前我国高校羽毛球教学科学性的价值解析

2.1 采用“互联网+”课程模式,有利于弥补现行教学大纲理论性教学的不足

依靠当今高校现有教师团队在较短时间内去解决现行教学大纲制定的轻理论的偏颇是很难做到的,特别是高校专业羽毛球教师师资差距巨大,因此很难实现均衡性发展目的。我们可以借助“互联网+”课程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各高校可通过加强教学联系、依托985、211院校的强大科研力量,通过定制购买的方式来享受教育发展合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弥补本校教师科研力量不足而导致的教学大纲理论教学的不足,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为科学、合理,从而形成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实现多方位、全面化培养的目的。

2.2 可借助“互联网+”模式实现与当地体育部门的实时对接,解决场地和开展条件的制约

当前我国各高校随着扩招的不断扩大,学生与器材比越来越低,由于缺乏场地、器材等开展条件使得师资匮乏不得不扩大班制,教师的精力及教学能力都无法保证授课的质量。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可借助“互联网+”的模式,建立与当地体育部门的合作办学机制,高校付出一小部分费用就可通过这样的平台可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校外专业团队来充实师资、羽毛球专业场地、器材的有效补,从而解决当前困扰高校羽毛球运动发展的场地和开展条件的制约,也解决了体育部门、社会专业球馆工作日人流量少的经营问题,形成多重互惠发展的多赢模式。

2.3 可借助“互联网+”模式增强高校现行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联系

借助“互联网+”模式,还可以建立本校与本地或异地各级中小学乃至社会健身机构的用人资源数据库,通过社会单位及中小学教学体系的用人信息的及时发布,高校可分批将羽毛球专业大三、大四学生短期进驻用人单位实习,通过大量的实习机会使学生的实际教学能力、实战能力及专业技能得到真实的锻炼,通过不断与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的磨合,积累工作经验,促进自身发展,提高人才培养的效果。

3 “互联网+”视阈下高校羽毛球教学科学性提升的实现途径探究

3.1 建立“互联网+课件开发”模式,加强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实现重难点技术动作的科学教学

羽毛球是一项技术动作构成多而复杂的综合性运动项目,由于当今高校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度及尊敬度不如过去,因此课上投入程度及参与积极性并没有十几年前那么多,再坚持过去传统的那种教师一言堂及“讲授+实战训练”的单一的方式是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特别是一些要经过大量练习才能有所心得的重难点技术动作更是使学生“望而却步”。而借助“互联网+”技术,加强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将一定的重难点羽毛球技战术动作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展示出来,并放在校园网平台上,可使学生多次、反复观看。通过视觉的大量刺激,增强学生的印象,在实际实战训练中势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有利于分层教学的实现,使部分接受能力弱、进步慢的学生不至于因为畏惧心理而中途放弃学习。

3.2 建立“互联网+场馆”模式,通过校外资源的补充解决本校办学条件短板问题

建立“互联网+场馆”模式,通过校外在羽毛球专业场馆、器材、专业教练员、裁判员等专业人才资源的有效补充可解决本校在场馆、器材匮乏、专业师资缺乏、科学专业性不强等方面的办学短板问题。对高校来说,既可以缓解公共体育短期内资金不足带来的学科发展限制,还可以通过社会专业人才共享的模式快速提升羽毛球公共体育及羽毛球体育专业的学科专业性,从而保证羽毛球教学的质量,可谓是一个多赢的模式。

3.3 建立“互联网+用人平台”模式,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机会

当今困扰高校羽毛球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难题就是高校教学与用人单位需求严重脱节,学生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职业素养,因此建立“互联网+用人平台”的模式,可建立本校与各级中小学乃至社会健身机构的用人需求练习,使本校的羽毛球专业学生或优秀的公共体育学生提早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大量的与羽毛球相关的实习机会促进学生的教学能力、羽毛球专业实战能力及羽毛球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习得,通过不断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与实习,从而积累工作经验和促进自身的发展,达到人才全面培养的良好效果。

4 结 语

羽毛球是当今最受高校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是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和全民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虽然在办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各种不利因素,但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各种社会资源的分享的便捷,使得高校羽毛球教学长期存在的各种诸如师资力量、场馆资源等问题可以较好地解决,当然由于现实操作中还有很多现实制约因素和运行机制,因此还需要各校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去解决实际问题。只有积极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并尝试有效的解决方案的探索,才能促进高校羽毛球教学的真正改革,提高改革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

猜你喜欢

教学大纲羽毛球互联网+
博物馆
羽毛球
打羽毛球
飞行的羽毛球
浅谈如何进行初中数学总复习
新加坡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比较分析
打羽毛球
试论高等教育教学大纲在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