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班本课程的开发
2019-11-27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西南中心小学肖意如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西南中心小学 肖意如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指出,教师应致力于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课标》对各年段课外阅读总量做出了明确要求,其中小学阶段共计需完成145万字的课外阅读总量。因此,当下围绕课外阅读的课题研究与班本课程的研发如火如荼,百花齐放。那么,在农村小学,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如何?开发富有实效的课外阅读班本课程是否具有可行性呢?笔者以本年度农村学校支教为契机,进行了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与班本课程研发的探索,现将实践与反思小结如下。
一、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
随着教育投入力度的持续加大,农村小学校园的硬件设施已得到明显改善,但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仍亟待改善。笔者所在的农村小学没有图书馆,没有专门的阅览室,未开设专门的阅读课。学校的藏书量少,陈旧落后,且未对学生开放。因此,学生基本没有从学校获取课外书籍的顺畅渠道。
学生家长对于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呈两极分化的现象,极少一部分家长比较重视,有一定的家庭藏书量,有较好的家庭书香氛围。但大部分家长意识淡薄,家庭藏书量极少。从问卷调查反馈情况来看,这部分家庭藏书分为以下几类:《奇迹课堂》等教辅类书籍,用于提高学习成绩;《父母课堂》是在学校积极倡导下订阅的;《精品故事会》等是供自己消遣的;《幼儿学识字》《玩具车》等是为孩子选购的学龄前识字类书籍;真正适合学生阅读的读物基本为零。而在农村小学,这样的家庭比例超过百分之三十,他们不仅没有合适的读物,也没有家庭专门阅读的时间与空间,更没有父母的言传身教。农村小学的课外阅读大多停留在教师口头布置、学生敷衍了事等流于形式的局面,令人担忧!
二、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班本课程的研发
1.课外阅读的书库组建
农村小学开发课外阅读班本教材的根基,是拥有足量的适合学生阅读的优质书籍。为此,笔者在班级积极倡导课外阅读,从班级、家庭、学校、社区等渠道多管齐下,筹措好书,营造班级书香氛围。
(1)班级共享图书。①引领班级家委会在自愿的前提下,倡导每个家庭每学年从学生零花钱里拿出50元成立班级图书基金,统一选购优质书目。每个学生每周可以借阅其中一至两本,并可带回家亲子共读,全班按学号有序漂流。这样一学年下来,每生用50元可以阅读近百本优质书籍。另外,这些书籍属于班级公共财物,在一年漂流结束后放在班级图书角,可以供学生二次阅读或多次阅读。而在一届学生升入高年级后,这些经多次阅读的书可以传递到下一届学生手中,真正实现了图书资源利用的最大化。②当学生家庭储备了一定数量的优质书籍后,倡导学生捐献已读书籍来充实班级共享书库。让图书角成为班级最具魅力的空间,让学生在校的碎片时间随时有书可读,有书想读。
(2)充实家庭藏书。利用班级微信群、家长会等,向家长介绍课外阅读的意义与价值,传递“爱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陪他一起阅读”“送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就是书籍”等书香理念,且定期向家长推荐合适的课外阅读书目,指导家长为孩子选购书籍,营造良好的家庭书香氛围。
(3)依托学校资源。在学校有限的藏书中挑选合适的书籍供学生借阅,并向学校积极建言:充实学校阅览室,每周向学生定时开放。最好能选购部分数量在50本以上的优质书籍,可以为班级的整本书共读计划提供有力保障。
(4)依托社区资源。现在,为学生开放阅读的场所不少,如图书馆、阅览室、新华书店、书城。教师不仅可以鼓励家长每周送孩子去自主阅读,还可将一些班级书香活动移到这些场所,这既是畅享社区书香资源,也是在弘扬传承书香文化,一举多得。
2.课外阅读的课程模式
课外阅读贵在得法。若不得法,则可能仅仅在情节中流连,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收获寥寥;若得法,则可积累语言,开阔眼界,发展思维,陶冶情操……因而,课外阅读班本课程的研发,其本质就是课外阅读教学方法的研发。而农村小学的课外阅读班本课程的主阵地在语文课内阅读教学,并开发多种灵动有效的课程形式进行穿插教学。
(1)课内阅读课。默读、诵读,略读、精读,速读、跳读、猜读……阅读的方法很多,门类也很多。教师首先必须立足于语文的课内阅读,努力研读文本与教法,提升课内阅读教学品质,让学生经历体验揣摩、推敲品味语言的阅读过程,积累感悟,收获阅读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多种阅读方法,才能在课外阅读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2)课内外桥梁课。语文教材的许多课文取材于名著,教师应打通课堂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架设课内课外阅读的桥梁,引领学生走进名著阅读。如学习《草船借箭》,不仅要品悟这一历史故事,更要引领学生走进恢宏的三国时期,感悟名著深刻丰富的内涵。学习《丑小鸭》,则可引领学生对比品悟课本的两三百字与原著六千多字之间取舍改编的奥妙,从而走进安徒生的童话世界。部编版教材每学期均有一个《语文园地》直接关注名著导读,如二年一期的《父与子》,二年二期的《没头脑和不高兴》等。精心设计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取法于课内,运用于课外,受益于课外。
(3)名著导读课。在农村小学,做全班共读的整本书阅读有一定的难度,名著导读课就显得尤为重要,每次关注一本名著,选一个优美的文段朗读,挑一个经典的桥段讲述,介绍一个能引发学生共鸣的经典角色,或播放一段由此名著改编的视频片段……引领学生亲近名著,开启名著的阅读。
(4)阅读分享会。定期进行阅读分享,有助于学生提升阅读收获与品质。分享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讲述一个有趣的情节,介绍一些书中增长的见闻,或设计一个悬念与同学互动……教师应注意阅读分享的学生参与度,不能让班级阅读分享会沦为少数优生表演的舞台。笔者在农村小学按学号每期安排五名同学精心撰写分享稿并上讲台分享,与全班同学进行问答互动,接受全体师生的点评,以此渗透阅读分享的方法,然后安排四人小组内的分享,这样人人参与,人人分享,在互动交流中共同进步。
(5)学科整合课。有品质的课外阅读有利于学生各个科目的均衡发展,是全体老师都应不遗余力去努力的功课。在农村小学,也应借助并整合各科老师的智慧与力量。如阅读《一粒种子的旅行》之类的书籍,可以邀请自然科学老师利用课堂进行阅读拓展。阅读《大脚丫跳芭蕾》之类的绘本,可以整合音乐老师的力量,带学生用肢体感受绘本内涵。阅读《亲爱的小鱼》等绘本,则可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用画笔去感悟绘本的情感。
3.课外阅读的课程作业
作业是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学习的重要途径,是教师掌握学情、调整教学方向与策略的重要参考。作为班本课程的课外阅读,同课内阅读一样,也必须有专门的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在农村小学,设计课外的有声阅读作业,如空中阅读分享会、空中朗诵会等存在一定困难,但可以将课外的书面作业设计得更富魅力与实效:
(1)阅读漂流卡。正规图书馆的每本书扉页上都有一个借阅卡,读者在借阅之后需要填写阅读登记卡,记录借阅人与归还日期等基本信息。农村小学的漂流图书可以参考图书馆借阅卡,设计富有交流分享功能的升级版漂流卡。这一阅读漂流卡,可以记录学生阅读之后的整体感受与星级评价,更可以创设一个学生纵向对话的平台,即一号同学阅读之后,提炼出一个关于书本的问题;二号同学在阅读之后先回答一号同学的问题,再提一个属于自己的新问题交给三号同学,如此循环。这些一问一答的作业,学生不仅完成起来趣味盎然,更引导他们从多角度与书本进行对话,与其他读者进行对话,更好地提升阅读品质。
(2)创意读书笔记。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与一位高尚的智者对话。传统的读书笔记往往停留在美词佳句的摘抄层面,或书写较为刻板的读后感,对话的收获不大。创意读书笔记的形式可以是:①引领学生在阅读之后,给作者或译者写一封信,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或提出自己的疑问与困惑;②对于部分以开放式或悬念式结尾的童话,可以引领学生阅读之后展开想象,大胆续写故事;③对于部分情节曲折离奇的童话,可以引领学生阅读之后果断质疑,大胆改编其中某个桥段。
这样创意读书笔记,加上常规的摘抄、读后感,是更灵动有效的与智者对话的过程,是将阅读收获书面化的过程,也是积累沉淀阅读收获的过程。
总之,农村小学的课外阅读中,进行班本课程化的研究探索势在必行。教师必须从课外阅读书库的组建、指导课型与作业设计的研发、评价方式的革新等多方面进行实践研究,学生才能真正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课外阅读班本课程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必将随着教师的实践研究不断调整、不断优化、不断完善。这个研究过程不仅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打好人生底色,也能促进教师的教学相长,师生一起走向“腹有诗书气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