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课文”走向“教阅读”——浅析部编教材五年级下册《金字塔》教学案例
2019-11-27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南校区
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南校区 顾 婧
近年来,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情况受到了各界的高度关注,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包括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缺乏联系、不够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教课文现象严重等问题,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达到以读促教的目的,阅读教学水平亟待提升。基于这种现状,如何创新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现从“教课文”到“教阅读”的转变,成为每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工作中面临的首要难题。
一、潜心钻研教材,明确阅读教学目标
部编语文教材相较于以往版本的教材,在单元设置、文本内容、文体引入中有了很大变化,其中,非连续性文本首次出现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潜心钻研教材,结合学生目前的阅读水平和学习情况,明确本节课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够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出科学可行的教学方案,保证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学部编五年级下册《金字塔》这节课前,首先教师要对其中的两篇课文《金字塔夕照》与《不可思议的金字塔》进行分析研究,第一篇课文作者通过优美的语言描写呈现了金字塔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作者由此产生的感情及情绪变化。第二篇课文对古埃及文明、金字塔设计、精湛工艺进行了简单介绍,是一篇非连续性本文。本节课的阅读教学目标为:①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非连续性本文的文体形式;②掌握课文内容,能够自主体会金字塔工程的精巧与宏伟,掌握作者描写书法;③挖掘两篇课文之间的联系,综合学习从语言文字中感悟古埃及人民的智慧和勤劳,体会作者的万千思绪。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后,考虑学生没有接触过非连续性本文,因此制定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方案,侧重于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发现篇章联系、语段联系、图文联系,将这些联系点串联到一起,更加精准地提取本文信息和内涵,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升。
二、分层教学,引导学生逐渐深入阅读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可急功近利,要求学生在初次阅读课文后就能够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这样会给学生带来阅读压力,影响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教师要采取循序渐进的分层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逐渐深入阅读,由浅及深地读懂课文。
首先,鼓励学生在第一次阅读中了解大概内容,尝试提取重要信息。教师提问:“同学们,本节课有两篇课文,现在大家自行阅读一遍这两篇课文,说出你发现了哪些金字塔的重要信息。”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初读,教会学生使用在文章、图片中进行特殊标记或者写下关键词的方法来提取阅读文本信息。
其次,引导学生比较两篇课文,促使学生自觉发现本文特点。教师提问:“同学们,这两篇课文都是围绕金字塔进行写作的,谁能说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呢?”学生的探究欲望被调动起来,将两篇课文联系到一起进行对比阅读,探索出了非连续性文本的独特之处,提高了学习有效性。
最后,适当示范指导,教会阅读方法。学生在联系两篇课文进行阅读学习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不会对比分析、阅读方法不适用等,这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具体问题给予适当的示范和指导,教会学生阅读方法,把握学生学习方向,提高阅读学习水平。
三、尊重差异,教会学生学以致用
每一个小学生都是独立学习的个体,有自身的学习特征和兴趣爱好,在阅读教学中的反应和接受能力也存在很大差别,如果教师没有关注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就会影响对学生的全面培养,无法充分发挥出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降低教学质量。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采取有效策略教会学生阅读学习的适用方法,让全班学生都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得到相应的提升,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学生思维品质。
例如,在学生阅读学习《金字塔》这两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按照学生学习水平、语文综合能力等将学生科学恰当地划分为多个学习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课文中有哪些能够相互印证的信息?这些信息让你想到了什么?”有的小组在讨论后提出:“第二篇课文中描述金字塔石块间是没有黏着物的,这就与第一篇课文中所说的‘金字塔是人类智慧和劳动结合而成,是人间一大奇迹’是可以相互印证的。通过这个相互印证的信息,我们组员想到了古埃及人的智慧和勤劳绝对不是巧合,而是在地理、数学、天文等方面有着全面研究,所以才能够综合起来这些研究成果设计出伟大的金字塔,同时,我们组员根据石块的运输难度,猜想古埃及人的造船技术肯定更加精湛、领先,用船将金字塔的石块运输到了建筑地。”教师对每组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密切关注,肯定学生的小组学习成果,增强学生探究性学习信心,实现“教阅读”的目的。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推进“教课文”到“教阅读”模式的转变,创新教学方法,主动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阅读兴趣、语言素养进行培养,明确教学目标,科学设计教学活动,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