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的都市感觉
2019-11-26杨乃运
杨乃运
1 太子城广场和装饰性建筑。
2 升旗山。
3 商店里的旅游纪念品。
时空走廊马六甲
马来西亚人用时空走廊来形容和概括马六甲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我觉得挺有意思。600多年前鄭和率领的船队是世界上抵达这里最早的远洋船队。在世界上的著名远洋船队中,郑和率领的中国船队是最受当地人崇敬的,它只有和平的目的。一个英国人在得到了已经埋藏了600年的一幅地图并深入地研究后发现,早在哥伦布抵达新大陆之前的六七十年就已经有航海家抵达了那里,那个早于哥伦布发现了世界的航海家是郑和。这个英国学者惊奇地说,北美、南美、北极、太平洋、大西洋的地图绘制都早于欧洲人,而能如此熟练地掌握天文导航术实现了环球旅行的竟是中国的郑和与他的庞大船队。这位英国人的震惊程度可想而知,他由衷地感叹并称赞:“郑和是何等杰出的一位人物!他不仅是指挥舰队驰骋大洋的最伟大的海军司令官之一,同时也是一个虔信宗教和恪守道德的典范。他从未向别国要求过一寸一毫的土地,每次航行都本着和平的宗旨。”郑和初次抵达马六甲时,参与了马六甲的建设,马六甲自此和中国有了频繁的往来,世界文化遗产古城马六甲最具传统特色的建筑中,有中国式的民居、寺庙、店铺和街道。
马六甲的殖民文化建筑也有遗存的代表作。马来人的传统建筑和文化更为辉煌。这座城市的味道很历史。
从中国国内去的旅游团,必被安排游中国街的吧。中国街真正的街名叫鸡场街,还有一条街,街名叫做庙堂街。我在那里印象最深刻的是寺庙。青云亭,由华人领袖于1567年始建,那是我国明代的隆庆元年。但这个始建年代一直有争议,出现了好几种说法,唯青云亭之名,一直公认是平步青云的意思,很中国。
它最早建起时是观音殿,供奉观音。现在还供有天后娘娘。
青云亭是缺少纵深的,正中只有横向的敞向山门的一座殿宇。这限制了它发展的规模。它的建筑风格、装饰特点很南方,有岭南晚清时代的典型风范。花脊彩檐,正脊大量地用有故事情节的组合式灰塑,施重彩,所饰无论是物品还是人物还是动物都讲究精细、丰繁、传神,只有瓦是粗线条的,天然的瓦纹在画面里像故意拙刻出来的,犹如小学生的涂鸦,这是一种巧用,画面的整体和谐感特别强烈。门与窗诸建筑构件上的木雕更是中国南方风格,黑底金漆分外夺目。看惯了广东、福建的庙宇,对青云亭不会有太大的惊奇。差别还是有的,青云亭相比之下有拙厚的一面,缺少广州一带庙宇翘脊挑檐的轻灵。我还有一个感觉:马六甲来自福建的华人不少,街上多有孙悟空的石雕。福建人是视福建为孙悟空故乡的,有很深的孙悟空情结,孙悟空是他们的骄傲。这个问题有点复杂,与吴承恩无关,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不是吴承恩小说《西游记》的原创。
庙堂街和鸡场街一样有很多华人开的商店,街角处还有小庙式的建筑。
4 马六甲红屋。
历史时空中的西洋人遗痕
我没有看到过比马六甲的荷兰红屋更红的建筑了,它红得深,红得透彻。广场上的那组建筑群:教堂、办公大楼、水塔没有不红的,全是通身红,红得冷艳,红得让教堂上白色的钟、白色的十字架被衬出了一种特别的惨烈而格外醒目,窗洞、门洞就像惊悚状态中红脸汉子的嘴巴和眼睛。搞不懂当年的设计者建造者为什么搞了这样一组全红建筑,有什么特别的文化和心理诉求。这是荷兰人17世纪在马六甲兴建的,是东南亚地区现存的最古老的荷兰式建筑,也是一个地标。它的色彩和线条个性太简约而鲜明了,没有人会误识误判。荷兰红屋作为马六甲博物馆了,馆内能让今天的游客看到荷兰古兵器、葡萄牙人16世纪以来的服装、马来人婚嫁服饰金银珠宝手工艺品、在马六甲港口停泊过的各类古船照片。
5 堡墙像耐火砖砌成。
6 城门。
7 清真寺门。
圣保罗教堂是葡萄牙人于16世纪建的,建在马六甲河口的升旗山上,此山叫过西山,也叫过圣保罗山。说是山,看上去也就是个高高的、坡度比较平缓的大岩包,它是马六甲的至高点。教堂已成废墟,荷兰人与葡萄牙人争夺马六甲时摧毁过它,也修复利用过它,把它作为城堡,与英国人的战争中又遭英国人的猛烈一击。荷兰人后来是把它当贵族墓地用的,废墟里墓碑上的文字不知多少人能看懂,远远的,从外观上看,此教堂基本完好,能从拱门望到里面时,就已知它除了赤裸的墙壁再无别物。走进去,仰头看,天空就是它的屋顶,夜晚,星星会朝此挤眉弄眼。若把见证了多国纷争睢留干疮百孔的古堡墙壁比作历史老人的话,它也只能是挤出一丝苦笑吧。墙脚依墙而立的几块墓碑应不是怕残墙寂寞才移过来的,它们和教堂的残墙一样属于历史文物。教堂的一端有崭新的白色塔楼,塔楼旁有立于耐火砖砌的方形高台上的圣方济雕像,雕像没有右手臂。圣方济是葡萄牙传教士,死于1553年,他让人感怀的是曾在教堂里办过学校,被传得特别神奇的是他死后肉身不腐。西班牙人不信,扒墓起尸,断其右手,果真血流如注,大惊,视为神圣,为他于教堂前立起塑像。也有另一说,他是为说服众人募捐修教堂而自断右手的。
我喜欢看废墟,喜欢废墟残留物上透露的时代与文化信息,喜欢凝结其上抹除不去的那种岁月沧桑的味道和感觉。升旗山山脚的圣地亚哥城堡的城門就是饶有特色的废墟之一。
马六甲的圣地亚哥城堡是葡萄牙人占领马六甲后修建的,修建于1511年。传说所用石块采自爪哇海底的陨石,不仅用材特殊,城墙还砌达10米之厚,石块与石块之间用熟糯米和石灰调成浆粘连。坚固,而且是层层设防,城墙上筑有城楼,四周设炮台架炮,还围城挖了护城河。它坚固到什么程度?屡经战火,150年间没什么损伤,1640年葡萄牙人与西班牙人的一战,败局已定的葡萄牙人躲在城内坚守不出,西班牙人的坚船重炮竟拿他们没办法,铁桶似地围了一年,再不投降就会全部饿死、渴死的葡军才举了白旗。圣地亚哥古城堡就像一个神话,它是毁在英国人手里的,不是攻下来的,是作为持有者自己炸的。英国人要把这儿移交给荷兰人,又怕荷兰人用此坚城对付自己,就决定一毁了之。还好,留了个城门。城门在山的下边,顺下山的小道走过去,看到那城门的门脸,实在感叹它的不容易,拱券门是用漆了红漆的拱形钢管或铁管撑着的。门洞不是直通通的,半堵半通,有曲拐,空间也比较小,是出于安全防御上的需求而设置的吧。和我国瓮城的原理有点相同,就是太狭小局促。砌城用的材料和上面砌教堂用的材料是一样的,是石块而不是砖,切割打磨得比较规整,颜色黑红。高高的门额是糊着灰浆的,斑杂浑浊里绽露着不同块面的灰白。上面有图案,拱券正中都说是个鬼脸,但细辨之下也就是像脸而已,解读需要葡萄牙的相关文化知识。解读砌城石的构成也需要专业知识,为什么砌在城门上的比较完整,风蚀层就浅,而旁侧炮台和炮台后矮墙的就风蚀严重?真是陨石吗?裸露的花岗岩长时间地风化成的样子,蜂窝密布,倒是很好看,有一种奇特美。
1 红塔。
升旗山周围有不少广场,园中和广场上陈列有老式马车、飞机和火车头。是展览性质的,它们把人们带入了近、现代。非展览性却有民族文化意义、历史文化意义。特别彰显当地民族风情的是花车,是用繁花装饰起来的三轮车,它们就像北京四合院儿街区满街跑着拉客的三轮车,古董级别的。您要是坐上去,不仅馥郁的花香熏着您,还有音乐陪伴着您。
2 生态公园。
3 水上清真寺。
4 古城堡废墟。
5 坐落在山包上的仿欧建筑。
6 太子城广场下的商厅。
体验当代的繁华
我们初到马来西亚,在马六甲市下榻的地方距市区20公里车程,名叫福尔摩沙度假村。一到那儿我便喜欢上了那里的房子,红色的双面陡坡顶房子,柠檬黄色楼,楼顶错落出韵致,楼群拔起在树丛中,大自然与现代建筑艺术交合出的建筑韵律。那些客房楼是吸纳了传统建筑元素的。山坡上还有西洋式风格组合的小楼群,紫红瓦、白墙、白柱,看着就舒服。福尔摩沙是都市与自然交混的地带,城市化的享受中不乏自然之趣、自然之美。在吉隆坡和国际机场之间的太子城所观赏到的则是更偏重于现代的人文盛宴。那里的公路像北京的长安街一样宽阔,在最宽敞的那一段,公路两侧很少有什么建筑,矮矮的灌木丛和林带分列两边。路面上很少有车辆驶过,它就如机场跑道一样由远而近地铺展过来,被当地人一再称誉的首相办公大楼、水上清真寺、太子会议中心等建筑被路扯低了、衬矮了,成了视野里的侏儒。天空无限地膨胀,让云海弥放出浩荡之气。这是座土地用得极为奢侈的城市。真走到建筑物下,你才知道什么叫雄霸,什么叫崇伟。首相办公大楼的高台阶就是石的条条块块递升出来的塔;清真寺的洋葱头式圆顶,就像耸峙在头顶的一颗颗星球,巨宽巨粗的石柱接天立地,楼体立面的装饰、地板的铺设极为奢华,坚实厚重的质感中,汪着水一样的光泽。寺的三面都是湖,三面中,一面可以隔湖看到太子城中最大的太子橋;另一侧,有绿圆球顶的首相府成为清真寺的借景。寺外的空间敞亮,寺再高、再雄伟都没有压抑感,有的只是壮美雄胜。水上清真寺之称应是来自于湖,寺的无水一侧是广场,在广场乘电梯可下到凹池里的商贸大厅、商贸地下广场,从露天的电梯回望清真寺是另一种感受。清真寺据说融合了摩洛哥、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的建筑风格,穹顶高达116米,依巴格达阿曼清真寺设计,大门和门上的装饰则仿照了“波斯之门”。整座建筑突出了粉红色,色调柔和壮丽,突出粉红色据说是因为华人喜欢红色,而水上清真寺暗含了对郑和的纪念,是他把回教传给了南洋的马来人。此寺是马来西亚最大的清真寺。
7 福尔摩沙度假村。
太子城并不逊于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在城中走过的那些地方,所见的建筑群落当属世界上比较豪华的建筑群落之一。告别马来西亚之后,回想马来西亚之旅,它留在我记忆里最深刻的,则是小城的郊野和海岛,亲海游才是我最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