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9-11-26李福德
李福德
【摘要】在开放式课堂环境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容易被突如其来的问题打个措手不及,导致闹出笑话。而农村学生由于在认知和理解上的局限,往往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或者教与学仅仅滞留在表面的热闹中,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微乎其微,教学不出成绩,这就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茫然失措,从而导致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在打破传统教育的同时,摸索不出属于自己的新模式,使得正常教学无法达成统一,进入了死胡同。因而,农村教师重新树立教育威信,让自己渊博的知识和自信作为引导学生的资本,在教学中根据自身状况和优势掌控课堂,才能让学生回归学习的本源。
【关键词】构建课堂新秩序;培养自主学习新思路;鼓励引导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教与学的基本状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几乎每一个教师都在寻找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大家一面尽可能地接受新的教学模式,又不能忍痛割舍早已形成的教学习惯。更重要的是,农村小学生并没有恰当的学前教育,因而在课堂表现和课后巩固中缺乏应有的主观能动性,这就导致教师在充分认识了学生素质的差异后,很难摸索出属于自己的、适合农村小学生的新的教学模式,教师不得不在教学过程中,一面模仿学习分组讨论或课堂启发等新的教学手段,一面又尽可能地遵循传统教学模式。教与学无法达成统一,往往事倍功半。本人根据自己多年的农村语文教学经验,面对这一教育困境,觉得农村小学语文教育,应该回归到教育的本质上来,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教学之路。总结起来,有如下三点建议:
一、因地制宜,构建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新秩序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诚然,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基于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而提出来的,对于学生而言,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需要学生基本掌握课堂内外相关知识,然后才能在课堂上做到有的放矢,这对学生课外学习的自主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是相当高的。但对于农村学生来说,由于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双重制约,一方面他们没有有效的课外学习资源,比如很多的农村学生都是留守儿童,他们的课外时间还要分配出来做农活或者别的力所能及的家务,更没有家长的陪同和辅导;另一方面,落后的学习设备也制约着学生个体的发展,没有图书可以查阅,没有网络可以学习等等,这些都限制了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而在这个基础上,课堂上的合作交流大多数时候就是一句空话,学生的课外知识储备跟不上,课堂上的有效时间反而被耽搁浪费,教学重点得不到及时贯穿和掌握,教师只能干着急。所以,农村语文教学,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大潮下,应该舍取得当,因地制宜,在保留传统教育好的经验的基础上,创新课堂模式,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方面多下功夫,构建农村语文教育新关系,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首先,要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让学生愛上语文学习。小学语文教学,在于启发认识,探究钻研,太过死板的课堂教学会让学生昏昏欲睡,教师应注重教学的趣味性,联系农村教学实际,把课堂内容过渡到农村生活中,让学生听得明白,看得见,让他们感知语文就在身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比如,在学习《颐和园》一文时,农村学生大多数都没去过北京,对颐和园没有一个直观的印象,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放映一些颐和园的影像资料,让学生对颐和园有个大概的认识和了解,然后主抓这一课我们要学会的是如何介绍旅游景点或者某一个部分的建筑这一关键。教师可以在影像资料的辅助下,结合课文逐步分析前进,让学生掌握这类题材作文的写作方法。然后带领学生走出教室,从校门进入,让他们观察学校的布局,结合这篇课文来写一写我们的校园,这样学生就能掌握这类写作的知识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对症下药,建立恰当的师生关系。在新课程改革的现状下,农村教师一面忙于接纳外来经验,一面忙于抛弃已有的教学经验,导致在开放式课堂环境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容易被突如其来的问题打个措手不及,时常闹出笑话。而农村学生由于在认知和理解上的局限,往往会滋生出对教师极端的看法,并冠之以愚昧无知的名号,这就使得教师在教学中威信全无,成了学生嘲讽的对象,教师表面的威严已成了笑话。《学记》有云:“亲其师,信其道”,一语道破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重要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而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之间的不对等,将会导致学生对学习的抵触,从而以点概面,产生厌学心理。因而,农村教师重新树立教育威信,让自己渊博的知识和自信作为引导学生的资本,在教学中根据自身状况和优势掌控课堂,才能让学生回归学习的本源。
二、鼓励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新思路
农村学生一贯以来,受制于成长环境的影响,在世界观和人生观方面往往容易摇摆偏离,在学习上缺少主动态度。学生在学习上过于依赖教师的督促,尤其是一些父母在外打工的学生,由爷爷奶奶照看,学习上没有人监督,容易偏离教学主体进程;还有一些距离学校较远的学生,因为上学条件的限制,他们对学习都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心思并不在学习上,随时都有放弃的可能。因而农村教育很多时候并不在于教与学的关系上,而是要把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仅仅要充当传递知识的作用,还要做他们生活上的导师,鼓励和引导学生正确面对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时光。
首先,教师应当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尤其作为语文教师,由于和学生接触面大,更容易及时掌握和了解学生一段时间里的心理变化,因而农村语文教师要在注重教学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学生个体,对进入困境的学生及时诱导鼓励,做他们的亲人,成为他们的朋友,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对学校有亲近感,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
其次,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艰苦的学习环境中,爱上学习,爱上语文。农村学生因为大多是留守儿童的原因,缺乏必要的家庭监管,容易受社会上不良习气的影响,容易走偏走远。所以教师在教学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尽可能地做好学生的教育监管职责,让学生不要偏离教育的核心任务。
再次,创新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尤其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将学生从死板接受、死学硬学的学习套路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提出问题,自己研究解决问题的途径,教师还应当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任务和作业量,让学生有收获的喜悦,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强调重点,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的新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无非是教会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认识字词句的能力和基本的写作能力。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会在探究式教学的模式下,学生不容易找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而在考试的时候明显感到力不从心,而教师又觉得所有的知识点都是之前讲过的,使得教学与应试脱节,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因而课后总结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哪些内容是课后一定要背诵记忆的,比如生字、词语解释、古诗词等重点都需要學生在探究式的课堂学习之后再重新记忆。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每一堂课的重点,自己给自己布置任务,这样才能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其次,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理解与讲述,比如一个新的词语解释,教师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方式将大意表述出来,再结合生活实际造句、写段落,这样学生就能词语融会贯通,而不单是死记硬背。还有古诗词的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应在对学生详细讲解分析了诗词的大意和背景之后,让学生分组讲述诗词的内容,让他们自己寻找与诗词相关的历史知识,一方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一方面还能增强他们的记忆与理解能力。在这里,我要说的是,默诵和讲述完全是两个不同的学习方法,只有让学生当众讲出来,像讲一个小故事那样讲给别人听,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印象才能更加深刻。
总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要摆脱目前的困境,教师就必须重新树立自信,寻求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而不是一味地拿来主义,同时还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力,在有效的时间里,让学生获取最大的知识量,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尹玲玲.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现状和实施策略研究[D]. 南京大学,2010.
[2]杨应杰.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J].中国农业会计,2016(8).
[3]马复,凌晓牧.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4.
[4]孙慧.浅析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对策[J]. 现代交际,2017(18).
[5]文德保.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 中国校外教育,2015(24).
[6] 洪俊.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报告[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8.
[7] 梁锦航.小班化语文课堂互动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 教师, 2015(14).
[8] 陈章云.发挥小班化教学优势,培养语文自主学习能力[J]. 吉林教育,20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