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搞好精准扶贫中劳动力培训工作的思考
2019-11-26王璠
王璠
【摘 要】 甘肃省在扶贫工作中高度重视贫困户劳动力培训与输转,取得了显著成绩。该文结合工作成绩分析了存在的不足以及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培训建议:需要不断提高贫困户劳动力的素质;提高培训的效果;实施差别化培训;提升政府服务的能力等建议,助推精准脱贫。
【关键词】 劳动力;输转;助推;精准脱贫
通过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对2017年底甘肃省剩余的189万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分析,20%的贫困户是由于缺技术而致贫,在所有致贫原因中处于第二位。因此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培训工作,制定了《甘肃省就业培训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计划未来三年培训精准扶贫劳动力90万人,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输转意愿的劳动力实现应输尽输,支撑和带动60万以上贫困人口收入达到现行标准下脱贫的收入水平。本文系统总结甘肃省精准扶贫劳务力培训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一、甘肃省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取得成绩
根据《甘肃省脱贫攻坚就业扶贫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提出要求,所有贫困县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劳动力培训工作,呈现出以下基本特征:
1、从培训的内容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施分类培训
根据农村劳动力就业分布情况,实施分类培训。对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主要进行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育,提高发展现代农业的能力,通过发展农村种养业,提高收入。例如静宁县苹果是主导产业,县上举办果树、养殖培训100期4986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7600人。对有外出务工意愿的劳动力,主要进行就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务工的工资水平。例如积石山县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坚持以短期培训和掌握实际操作技能为主,积极开展汽车驾驶、挖掘机、装载机、陇原巧手等专业技能培训,累计培训220余人,其中180多人实现了稳定就业。对留守妇女,开展特色培训。
2、从培训的方式看,采取灵活多元化的方式
为满足市场对劳动力多元化需求,各地结合当地实际与就业需求,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在政府承担大量劳动力培训任务的同时,不断创新培训方式,实行多元化的培训方式。有些贫困县委托企业或用人单位,进行培训,实现培训与就业的无缝对接,使贫困户实现稳定就业。例如东乡县与浙江宁波奥克斯公司达成初步协议,对建档立卡户进行培训输转,在县职校培训气焊15-20天后,输转到奥克斯空调公司就业,月工资达6500元左右。有些县区组织农技专家深入到乡镇村庄、田间地头,对农民进行苹果树剪枝、牲畜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解决农村生产中难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些县区与高等学校、专业技校进行合作开展劳动力培训。例如东乡县在兰州东方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宏达驾校开办挖掘机、装载机、汽车C照、电焊工(气焊)等培训班,建档立卡贫困户每人培训补贴3650元,培训结业合格的一次性发放500元/人的务工补贴。
3、从资金保障看,普遍加大队培训的投入
根据规定对培训对象实行不同的补助标准,A类人均补助1200元;B类人均补助1000元;C类人均补助600元;D类人均补助300元。为了保障培训顺利开展,各县还安排专项财政资金,统筹扶贫资金,对劳动力培训进行支持,保证了对贫困户劳动力大规模、高质量的培训。例如渭源县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2017年全县安排344.92万元扶贫专项资金用于农村贫困劳动力培训,2018年安排扶贫专项资金1583.8万元,整合省市培训项目资金151.5万元,就业补助资金150万元,各类培训资金达1885.3万元,为有效高质量开展培训提供了经费保障。
4、从培训特色看,立足地方特色打造劳务品牌
甘肃省历史悠久,自然环境差异巨大,孕育出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各地立足当地文化,打造地方特色鲜明的劳务品牌。例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挖掘回民饮食文化特色,打造“张川伊香拉面师”品牌。着力抓好“张川伊香拉面师”技能培训,认真做好技能鉴定、岗位推介等服务,尽力做到“包训包会包就业”,拓展了增收致富渠道。累计发展清真餐饮经营店18850家,从业人员10万人,年创收36亿元,年产值达120亿元,带动10000多个贫困家庭实现稳定脱贫。2018年培训“张川伊香拉面师”89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49人。
5、从培训结果看,劳动力培训成效显著
各地根据省委的总体要求,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大力开展劳动力培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截止2018年8月底,全省共输转城鄉富余劳动力506.2万人,完成年计划500万人的101.2%,创劳务收入841.7亿元。全省各市(州)、县劳务办从扶贫办摸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189万人,其中有输转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37.1万人。共输转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35.9万人,占8月底总输转人数506.2万人的7.1%;占有输转意愿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37.1万人的96.8%。创劳务收入47.6亿元,占劳务总收入841.7亿元的5.7%。完成年计划1050亿元的80.2%。有组织输转占劳务输转总数接近52.8%左右。(该数据由甘肃省政府劳务办提供)
二、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助推精准脱贫的对策建议
甘肃省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集中培训的成本较高,劳动力技能培训效果欠佳等问题。需要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助推精准脱贫。
1、要不断提升劳动力整体素质
一要坚持扶志与扶智并重,地方各级党组织和政府要有针对性地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引导群众克服消极思想和惰性心理,诚实守信、明荣知耻,把群众的“志”扶起来,激发内生动力。二要加快推进贫困地区的文化精准扶贫,广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不断提升贫困户劳动力素质。
2、要不断提高培训质量
一要紧跟市场需求,科学设置培训项目,培训项目既要符合群众的文化程度及接受程度,更要符合市场的实际需求。二要合理安排培训时间,提前做好市场调研,将集中培训一般安排在农闲时节,如春节期间,根据劳务输转对象的实际需求及外出务工的情况,适度安排培训项目。三要采取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下达培训任务。四要有效整合培训资源,建议在省级层面对现有的培训资源,包括培训项目、培训经费等进行有效整合,避免多头管理、多头培训、重复培训、撒胡椒面式的培训,浪费宝贵的培训资源。五要提高培训资金补贴标准。现在的培训补贴标准还是2013年制定的,受物价上涨和货币贬值的影响,原有的培训补贴标准偏低,导致劳动力培训存在专业单一、内容短平快,参训人员在短时间内不能完全掌握技能,培训质量不高。六要加强培训基地建设,盘活教育资源,不断完善贫困群众培训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创业能力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务工技能培训等订单式精准培训。七要考核注重实绩,培训注重效果。对于劳务输转工作,既要注重“面子”,更要注重“里子”,特别是要做好跟踪了解培训效果。
3、要实施差别化培训
一是突出分层分类开展培训,提升培训时效性、针对性。整合培训资源,集中使用资金,在公开招标确定的省市较高层次培训机构中,选择收入较高的工种开展技能培训,并同步帮助落实就业岗位,提高培训脱贫实效。二是对大中专以上学历和“两后生”等尚未就业的青壮年劳动力,重点开展就业技能或职业技能学历教育,依托当地培训机构、学校和企业等,建立孵化基地,积极培训技能强、有市场的专业技术人员。三是对文化程度不高的青壮年进行初级技能培训。主要是发挥传帮带的作用,由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人员带徒弟,并不断地辐射扩大,以带动周边更多的人员,主要适宜于建筑业、餐饮业、手工业等行业。四是大力开展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把县级培训机构的主业定位在农村实用技术和县域经济发展人才的培训上,强化对农民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支撑产业发展,服务和壮大县域经济。
4、要不断提升政府服务的能力
一要简化报表手续,减轻基层负担。建议将涉及到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务输转的大就业劳务输转子系统、甘肃省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劳务输转平台、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信息平台、“一库五名单”系统等整合为一个系统,以便基层操作简便快捷。同时,建议对“一库五名单”系统进行修订完善,增加 “导入”和“新增”菜单,做到数据动態管理和精准对接,同时开放“一库五名单”系统互联网链接,解决专网限制,以提高效率、降低错误率。二要增加人员编制、经费设备的配套。上有千条线、底下一根针,只有切实加强基层力量,也才能更好服务基层群众。三要做好劳务输转人员的后续保障服务工作。根据劳务部门要在外出务工人员相当集中的地区建立专门机构,对务工人员提供服务,切实保障他们的各项权益。
【参考文献】
[1] 张巧艳.西部贫困地区劳务输转工作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甘肃农业,2018-11-10.
【作者简介】
王 璠,中共甘肃省委党校教授,主要从事“三农”问题、贫困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