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扮演更强角色
2019-11-26王冬
本报记者 王冬
“2019年以来,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十字路口。”近日在中国广州召开的国际金融论坛(IFF)第16届全球年会(F20峰会)上,IFF大会主席、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在致辞中,表达了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担忧。在这场主题为“全球稳定:新变局、新发展”的论坛中,200多位全球财经领袖和著名企业家展开高层对话,为世界未来发展提供前瞻思想和增长新思路。其中,国际金融管理体系面临的新挑战,以及中国在体系中应当扮演何种角色引发热烈讨论。
今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19年世界经济增长将会是3.5%,此后又下调预测到3%,这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低的一个预期值。IFF联合主席、韩国前总理、第56届联合国大会主席韩升洙认为,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一再下调,主要因为贸易壁垒以及地缘政治的因素。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金融科技的变革带来很多机遇和风险。“中国完全有机会,利用这些新型技术释放金融的巨大力量,甚至可以让那些没有被金融体系所服务的人们获得他们所需要的金融服务”。
区块链以及数字货币,是此次年会讨论的热点话题。由社交网络巨头脸书主导的、号称“无国界货币”的数字货币Libra自发布以来就饱受争议,包括美国和欧盟在内的多国和地区纷纷对其出台监管令。中国在区块链金融探索、支付方式创新探索以及金融监管方面的做法,受到关注。
奥地利维也纳经济大学加密经济学研究所所长舍尔明·沃斯米吉尔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相比欧盟,中国在数字货币和区块链领域发展的一大优势潜力在于,对于新的金融支付形式更加“技术友好”,“中国已经拥有比较成功的移动支付网络,比如阿里巴巴的支付宝,而欧盟有相当一部分人还在使用信用卡和老式手机,在发展最新技术方面,中国已经比我们领先许多”。
在谈及区块链监管问题时,沃斯米吉尔告诉记者,监管相比于金融创新永远会落后一步,区块链技术是一个全球性的技术革新,而金融监管目前仍然是区域性的,这是全球未来在区块链技术和数字货币发展方面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之一。
巴基斯坦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委员阿什法克·哈桑·汗表示,在全球治理过程当中,要让那些新兴发展中经济体有发言权,一个多元化的全球金融治理体系会降低风险,同时给世界带来更多金融稳定性,或许可以降低2008年金融危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他表示,中国已经发现目前全球金融治理体系的缺陷,并且积极参与这样的治理。一方面中国在现有的金融管理体系里面扮演更强角色,中国货币国际化是一个重要例子;另一方面,中国也倡导一些机制,来作为对现有发展与金融治理的补充。
印尼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SIS)基金会主席德吉斯曼·西门金塔克表示,全球经济重心向亚洲偏移,尤其是东亚。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之一。对于中国发起的多个倡议,他表示非常欢迎,比如说“一带一路”已经形成全球影响力、亚投行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当前金融体系的补充,以及丝路基金的不断完善等等。这些倡议能够得到落实,与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