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成才的机械制造专家
2019-11-26徐以立
文/特约记者 徐以立
熊朝林上海工匠、上海市首席技师,现任上海阿为特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工程部经理,从事机械制造行业20余年,近年来通过对细胞切片机的核心精密零件制造工艺的持续改善和创新,有效提升了细胞切片精度,2018年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在机械制造行业,他带领团队多次攻克技术难关,不断突破传统制造思维,将很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打破了国外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并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他手握4项授权发明专利、20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谁能想到,这位具有工匠精神的行业专家、上海阿为特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为特”)工程部经理熊朝林,竟然是以“义务劳动”形式自学成才的。
他的传奇人生,究竟因何而来?
带着疑问和好奇,记者采访了熊朝林。
对知识的渴求
“70后”的熊朝林来自四川省一个小山村。因为家贫,20世纪90年代中期,怀揣着梦想,高中毕业的他来到了上海,成为一名普通的机床学徒工。
十几年前,国内的机床加工还普遍只是以人工手摇,极费人力,“一天工作下来,两条手臂经常抬不起来”。听说邻厂引进了当时先进的数控机床时,他的眼睛瞬间发亮了:“这是未来机床的发展方向,我一定要学会这门新技术。”于是,二十岁出头的他缠着邻厂厂长,软磨硬泡了很久,终于被允许在下班后去该厂当一名操作工。
“但是事先说好,我们是不会付你工钱的。”
“好的,没问题!”
就这样,在3个多月的时间里,从早晨8点到下午5点,他一丝不苟地完成本职工作;5点下班之后,他不顾劳累,匆匆赶到邻厂,向技术娴熟的师傅讨教新机床的操作技术,并上机实际操作,每天义务劳动至深夜12点……
那段时间,劳累过度的他,体重一度只有50 kg。虽然如此,飞速的成长经历却让他第一次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除了要学会操作,对熊朝林而言,学会数控机床的编程也是一道看似难以逾越的门槛。这是数控专业的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课,它要求操作者不仅会读懂程序,还要会编写简单零件的加工程序。面对一张张犹如天书的数控机床图纸,熊朝林虽有些茫然,但并没退却。他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回家后整理汇总消化知识点,常常学习到深夜。
多少个夜晚,苦读的他时常鼓励自己:“山再高,只要坚持,一步一步总能爬到山顶。”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较短时间内学会了看图纸,并自学设计、工艺等理论知识,专业技能更是突飞猛进。
由于只有高中文化储备,专业知识的匮乏成为他工作上的最大“拦路虎”。但是他却以惊人的毅力,在短短几年内,不仅“啃”下了自学大专文凭,还先后取得上海市技能鉴定中心颁发的4级、3级、2级、1级职业资格证书,更是在2015年荣获“上海市首席技师”称号……目前,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虽然身为公司管理层,但他依然没有放弃学习的脚步,仍在紧张地攻读着本科。
很多人问熊朝林是如何谱写出一段令人惊叹的成长历程的,他总是憨厚地笑道:“我只不过比别人多花些时间,多流些汗水罢了。”但在旁人看来,他更是用过硬的技术本领、无怨无悔的辛勤付出,在机械制造业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源自匠心所铸
在《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中,智能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行业被列为中国制造业的战略必争领域之一。近年来,机械制造业正以迅猛的发展步伐向精密加工、超精密加工发展。熊朝林拿下的“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微分进刀系统的制造工艺创新及应用》项目,应用于医疗器械细胞切片机上,属于高精密医疗仪器的精密制造领域。
“切片的厚度及精度直接影响到诊断水平和准确性”,熊朝林介绍说。在此之前,国内生产的切片机切片厚度为2 μm~3 μm(1 mm=1 000μm),精度0.5 μm;而德国厚度可达1 μm,精度高达0.2 μm。
通过多年的攻艰克难,他所带领的团队在微分进刀系统的制造工艺上进行不断完善和创新,通过防止滑动件旋转装置的研制、机加工行业的粗精一体铣刀的首创和不锈钢深孔小螺纹的专用丝锥的发明,这三大关键技术创新使细胞切片厚度达到1 μm、精度0.1 μm。
这三大关键技术创新共被授权8项实用新型专利。为了更好地让记者理解三大关键技术,他以防止滑动件旋转装置为例,一边演示一边介绍:“为确保微分进刀的精度和准确性,使刀片工作时除了切割方向进刀外,不做其他任何运动,必须将活塞旋转运动消除为零,通过两个偏心导向销使刀片通过活塞向前移动时,达到稳、准、精的标准。这是切片品质精度提高的关键。”
别看细胞切片只是前进小小的1 μm,但正是这种医疗设备的精度提升,不断拉近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医疗水平差距,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目前市场占有率更是全球领先。熊朝林说,该研究成果不仅有效提高医疗行业的诊断水平,为我国医疗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还可以广运用于航空航天、光学仪器和半导体行业等领域。
除此之外,2014年初,在研发某个项目时遇到技术瓶颈,一些行家断言该项目不可能取得突破。阿为特抽调了熊朝林担任项目负责人,组建攻关团队。失败了,重来;行不通,换方向……近3个半月,靠着执著的探索,熊朝林及其团队终于取得突破。此外,在工业自动化和机器人应用方面,阿为特更是进行了多项技术攻关,他也率领技术团队申报了多项发明专利。
除了技术创新,熊朝林坚守“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信念,在这些年中,他制定了5项企业技术标准和20多项操作规范,完善了高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始终践行企业标准严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质量理念。
平凡与不平凡
如今身兼管理工作的熊朝林,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要想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必须要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企业要生存发展,必须要苦练内功,增强竞争力。”
强内功,关键是提升人才素质。一方面,他以身作则埋首书本找思路,遇到专家教授诚恳请教,学习现代管理理念;另一方面,他搭建员工成长平台,先后为公司培养高技能人才数十名。通过周例会、月讲评的形式,他及时总结团队成员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不足,并及时跟进改正,帮助其成长、提高,同时,在部门内部倡导能力本位教育(CBE)案例分享。
耳濡目染,阿为特的年轻工程师们心甘情愿地成为“996”一族。熊朝林自豪地说,在阿为特,没有下班铃声一响,所有人都赶紧下班走人的常见情景。“这些年轻人会自发地利用下班时间,或是再次‘雕琢’工作内容,或是自学相关专业知识。不止工作日,就连周末他们也很拼,不是在各类专业培训班学习,就是在去培训班的路上。”
“李斌老师是社会责任的担当者,是上海千万产业工人的代言人,是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被问及心中的匠人代表,他毫不犹豫地说出了已故上海市总工会兼职副主席李斌的名字。虽然只有数面之缘,但是他被李斌身上低调踏实的品格和为职业奉献一生的执着所深深折服。
“中国制造”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人对质量和技术的执着,离不开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对工匠精神的坚守。“劳动者无论干哪一行,都要把它干好、干精,为企业做贡献,为国家的发展做贡献,人生才会精彩。”熊朝林以一句朴实的话语结束了这次采访。而他,也正以此深深地鞭策着自己:工匠精神,不是一朝一夕的慷慨激情,而是长年累月在平凡岗位上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