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大鼓
2019-11-26
百年兴衰旧书场、华夏沉浮生民情。清风树荫下,一人左手夹着月牙钢板,右手敲鼓,一人拨弄着坠胡。纳凉的人们围在四周,轻摇蒲扇,耳听鼓声咚咚,琴弦悠扬,和着清脆悦耳的月牙板声,跟着说书艺人感受或惊险或悲壮,或捧腹大笑或哀婉凄凉的场面,如痴如醉。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洛阳人,大多还会有这样的记忆。
河洛大鼓,河南传统地方曲种之一,俗称“说书”,是一种以说、唱为艺术表演手段,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感情、歌唱社会生活的传统音乐。发源于河南偃师,兴于巩义,流行于洛阳、孟津、登封等地。其演唱艺术形式有十一种词牌,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曲目有《刘公案》《双打擂》《大红袍》《大八义》《小八义》等。
河洛大鼓起源于清末民初,是流行在河洛地区一个较年轻的曲种,它有百年历史。据老艺人说,相传大约在1900年前后洛阳一带流行一种琴书,只有坠琴伴奏,艺人闭目端坐,唱腔低沉,节奏缓慢,在群众中不大普及。南阳鼓儿词艺人李四来洛阳以后,和琴书艺人同台演出。琴书艺人吸取了鼓儿词艺人大腔大口演唱和动作表演的优点,加之使用打击乐、书鼓和钢板,很能烘托气氛,很受群众欢迎。经过一段相当长时间的合作,改革丰富了洛阳琴书,使洛阳琴书发生了质的变化,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富有豫西地方风味,颇受群众欢迎的新曲种——大鼓书。
河洛大鼓早期流行于农村,20世纪30年代后渐渐流传入城市。在20世纪30年代中晚期,洛阳城区已经出现了相当稳定的曲艺市场,且艺人之间竞争激烈。自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河洛大鼓开始在洛阳及偃师的周边地区,如宜阳等地迅速盛行。
新中国成立后,许多原先存在的曲艺人员的行会制度逐渐被国家认可、资助的文艺体系所取代。在新的政治、经济环境下,河洛大鼓的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1950年,周恩来总理率领慰问团到朝鲜慰问抗美援朝的志愿军,偃师县二代鼓书艺人张天培随团演出。周总理观看演出之后问张天培:“你演的叫什么曲种?”张回答:“这是我们河洛地区流行的地方曲艺——大鼓书。”周总理说:“那就叫河洛大鼓吧!”根据周总理的建议,在1951年洛阳专区召开的第一次曲艺工作会议上将此种曲艺形式正式命名为“河洛大鼓”。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给全国范围内的传统曲艺发展带来致命打击,河洛大鼓也不例外,由于政治环境骤变造成的影响,直接导致了洛阳几乎所有传统曲艺表演的中止。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许多传统艺人成为被批判对象。洛阳地区传统曲艺界的境遇直到1977年才开始好转。“文革”后对传统曲艺的“解冻”把河洛大鼓推向一次短暂的巅峰。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河洛大鼓在城市以及一些郊县中则渐渐被边缘化。
河洛大鼓除了在园子里(如曲艺厅等)有舞台外,在村镇乡野,大都是一桌、数椅、一茶就可以开书了。演唱工具主要有书鼓、钢板(也称鸳鸯板,月牙钢飞)、醒木、折扇等,也有的加配简板。其演唱方式主要有一人单唱不加弦子伴奏的(“单大鼓”)和自拉自唱这两种。每场书一般说三大段,每一段一个小时左右,称为一板书(济源一带称为一关书)。每一板书开头一般都要加一个书帽,其作用主要是为了调节气氛,变换口味。
河洛大鼓最常见的表演形式为:主唱者左手打钢板,右手敲击平鼓,另有乐师以坠胡伴奏。演唱风格欢快活泼、气氛热烈,常以说书的方式,在乡村庭院表演。他的唱腔属于板腔体,即以对称的上下句作为基本单位,通过对节奏、速度进行改变,形成不同板式。唱词中的奇数句为上句,偶数句为下句。演唱者通过上下句的反复或变化反复构成一段唱腔,这便是河洛大鼓。
河洛大鼓主要唱腔板式是“平板”,又名“二八板”,其他常用唱腔板式有:“引腔”“起腔”“坠子口”“三字紧”“落板”“五字垛”“十字句”“飞板”“叹腔”“凤凰三点头”“垛板”“滚口白”“武板”等十几种板式。这些丰富的唱腔在叙述故事情节、描写人物性格与心理时,都各具独特的效果。
作为河南四大曲艺之一的河洛大鼓,河洛大鼓具有极强的吸收与融合能力,其唱腔吸纳了河南地方各曲种的精华,从中可以听到豫剧、曲剧、河南坠子极其相似的音调。唱腔变化大,演唱风格新颖,开门见山进戏快,气氛活跃,便于和听众交流感情。道白质朴,情以感人,以语气传神,以动作喻势。注唱腔的抑、扬、顿、挫和手、眼、身、法、步等表演程式的运用。
河洛大鼓主要乐器有书鼓、月牙板、鼓棰、坠琴、警堂木、扇子等。其演唱内容非常广泛,从内容上讲,有劝家书、逗笑书、言情书、公案袍带书、朝阁书和武侠书等;从形式上论,有短篇书帽、中篇书段和长篇大书。书帽分为垫场书帽和开板书帽;中篇书段主要有劝家书、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
河洛大鼓的流行区域,主要在洛阳、偃师、巩义、孟津、登封等地区。在河洛大鼓传承过程中,先后出现过许多知名的艺人。第二代传人有“说书状元”之称的张天倍,在洛阳几乎家喻户晓;第三代传人程文和,享誉豫西,并曾代表河南参加全国首届曲代会,一曲《赵云截江》受到国家领导人的赞赏;第四代传人段介平,以及原河南省曲艺团团长王小岳等,都曾独树一帜,闻名遐迩。
然而,随着电视的普及,河洛大鼓的听众人数逐年下降,年轻人已无人听更无人学,特别是年事已高的老艺人大多已谢世,艺人只减不增,并且大部分已不再从事表演活动。除了新媒体的崛起外,农村社会生活的改变也使得河洛大鼓曲艺传统的留存变得更为困难。随着洛阳周边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原先的河洛大鼓的仪式性和娱乐性演出场合渐渐消失,河洛大鼓的生存状况已跌入令人担忧的境地。对此,洛阳市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这门技艺。
偃师市由文化局牵头,组建了“河洛大鼓保护发展领导小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为骨干的河洛大鼓普查工作组,对河洛大鼓项目进行了普查。
从2010年开始,非遗申报中心与洛阳电视台合作,经常在“河洛书场”栏目介绍河洛大鼓,每年的春节晚会都有河洛大鼓节目,并使河洛大鼓融入了歌舞表演等新元素和多种表演形式。还与洛阳市的报社和新闻网积极合作,组织关于洛阳市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访谈,并在中央电视台的《天地洛阳》节目里推出河洛大鼓的优秀传承人。
在2008年和2013年,洛阳市非遗中心与《神舟》杂志社合作,每个月刊登两篇报道关于河洛大鼓的文章,主要讲述河洛大鼓传承和保护工作,提高群众认识河洛大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并举办各种活动,引导群众欣赏河洛大鼓艺术。
2014年7月,洛阳市文化馆成立了“河洛大鼓传习所”,供人们学习、交流河洛大鼓。传习所成立后,举办了一系列宣传活动,如河洛大鼓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等活动,邀请著名河洛大鼓艺人为喜爱河洛大鼓的群众献上精彩表演,群众可免费欣赏。还面向社会免费招收学员,邀请知名老艺人在这里向年轻人传授技艺,也让更多中老年人有地方欣赏他们记忆中原汁原味的河洛大鼓。
2006年5月20日,河南省洛阳市申报的“河洛大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传统技艺也得以流传下来。
河洛大鼓既有金戈铁马的历史风云,又有才子佳人的悲欢离合,也有家长里短的民间故事。活在记忆里,它是风景;活在历史的血液里,它是永恒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