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2019-11-26覃桂杨
覃桂杨
(广西柳州市柳江区百朋中学 广西 柳州 545100)
当前,由于种种原因,初中地理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受到学生和家长的重视,甚至部分地理工作者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地理教学的深刻意义。笔者虽在农村,但一直坚守这块“阵地”,并努力进行尝试和改革。并在地理教学中对于如何渗透德育教育有几点思考。
1.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目标及相互之间的联系
初中地理是一门综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基础性学科,它兼具历史性、人文性、经济性,是一门丰富多彩、情感凸现的学科。中学地理课程的改革使地理课成为了培养学生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在素质教育中承担着重要作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初中地理德育教育的目标即为地理新课程标准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其主要内容有: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形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等。
首先,新教材地理内容的综合性很强,更加强调人地关系,这为开展德育教育提供了空间,而丰富广博的教学内容中德育因素无处不在。地理教学中的德育要素可以从多种角度加以分类。
其次,地理主要是研究人类与环境关系的科学,这为开展德育教育打下了深厚的思想理论基础。一个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地球上生存条件的人,一定会对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人口膨胀、经济发展不平衡、可持续发展等地理问题做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树立起为公共利益而学习的良好动机。
那么如何实现地理知识和德育教育的和谐相融呢?笔者认为,把握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老师及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才有可能实现地理教学与德育教育相统一的目标。而这一目标需要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风格三个方面加以实现。
2.充分利用教材:从知识内容上发掘德育教育内容
现在的地理教材,使用新闻报道、文字介绍、数字图表、诗词歌谣等形式,多角度、多方位地突出了中国地理国情的比重。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把握教材的编排特点,渗透国情教育,使学生的地理知识与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新成就相结合,与国家远景发展目标相结合,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中学地理教材在编排上有一个显著特点,即大量运用了彩图、插图、示意图,给人以直观、具体的形象。在引导学生欣赏图画的过程中,会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陶冶,思想上引发共鸣,产生强烈的情感意识。
2.1 用国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在地理教学中,既要善于通过展示我国地理国情的优势,激发和强化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又要善于通过指出我国地理国情的劣势,激发学生的危机意识。如地大物博,但人均资源量很少;又如经济飞速发展,但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综合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等。使学生在产生必要危机感的基础上,激发责任感和使命感。
2.2 通过地理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德育应结合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德育的基础和根本之所在。因此,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必须要紧扣地理教学内容,抓住培育“三观”这个根本,有效打牢学生的思想道德根基,使学生的道德行为真正内化为道德素质。抓好“三观”教育,最主要的是结合学习“人类、资源、环境、社会与发展”等内容,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学生的运动观、联系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如在讲授“地球的运动”“大气的运动”“陆地水的循环和转化”等内容时,要突出运动观教育;在讲授“日、月、地三者的关系”“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资源”等内容时,要突出联系观教育;在讲授“天体演化”“气象气候变化”“城市聚落的形成”“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等内容时,要突出科学发展、持续发展观的教育。
3.广开渠道:从教学方式上丰富德育教育的内涵
3.1 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扩展德育教育的课堂。初中地理特殊的角色为地理老师扩展地理课堂教学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即形式多样的地理课外兴趣小组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很自然。另外,可以组织学生做社会调查,如在“人口”内容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选定“当地农村家庭人口构成”的主题,组织学生对本辖区(村)部分家庭人口构成进行统计,如人口数量、年龄结构、外出务工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认识家乡人口现状,发现家乡人口存在的问题,既培养学生独立观察、思维的能力,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语言沟通能力。
3.2 举办辩论和知识竞答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老师可以将一些知识点做成竞答题,在班中分组或以个人形式参加竞赛,也可以让学生自行编题,自行组织比赛。同样可采用辩论的形式,对一些有争议的地理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极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3.3 利用地理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素养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内化为人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德,使每个人的智力、品德、感情、体格等各组成部分都达到和谐状态,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培养一种人文精神。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努力挖掘地理学科的人文因素,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是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地理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也是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重要途径。学生的能力、情感态度及道德精神不可能在狭小的教室空间内完全形成,因此,地理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恰当地选择课程资源,同时鼓励和指导学生组织兴趣小组、社会调查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打好基础。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生活经验的开发与利用,如让学生看天气预报、参加气温测量、谈天气对生活的影响等;还需要培养学生多关心时事、关注民生,从时事中寻找教学资源,如嫦娥四号的发射、北斗七星导航系统、渤海水污染、长江经济带、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等。
总之,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明确地理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目标及相互之间的联系系;其次应以把握学生情感为中心,以翔实深刻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以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最终达到地理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和谐统一。同时提高初中地理教学与德育教育之间的教学互联,提高学生们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及培养学生们对地理学科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