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中的航天故事
2019-11-26焦毅
文 焦毅
今天,我们带大家梳理一下课本中的航天故事和航天知识。首先,我们提到的就是人教版的《太空生活趣事多》和沪教版的《航天飞机》,这两篇课文一个出现在二年级,一个出现在三年级,用的都是一种轻松诙谐的对话方式,讲述了两个小故事。故事虽然很轻松,但是里面涉及了不少航天知识哦!
比如课文《太空生活趣事多》,就通过睡觉、喝水、走路、洗澡等多个方面, 把航天员在太空中面临的失重问题准确、清晰地描述了出来,让大家对太空飞行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而课文《航天飞机》不仅讲述了航天飞机的主要使命,同时还重点描述了航天飞机与普通飞机的区别。普通客机一般以亚声速飞行,主要靠气动力提供的飞行升力克服重力,同时考虑其采用的动力形式需要大气层内的氧气,这两点限制了它们只能在稠密大气层飞行,因此升限一般在 20 千米以下。而航天飞机主要依靠火箭发动机提供动力,无需氧气,这使得它们对大气层没有明显的依赖,升限更高;同时由于其速度更快,普通飞机的外形对于它们来说阻力太大,因此才选择了“三角形的翅膀,尖尖的脑袋”。
当然,航天知识不仅出现在了语文课本中,小学英语课本上,同样少不了航天的影子,而且一出现就是一整个单元。比如,深港版六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和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都是以航天内容为主题。
此外,在人教版语文的七年级下册中,杨利伟的《太空一日》堪称科普文学的典范。在这篇文章中,他不遗余力地讲述了自己进入太空的经历和心路历程,是迄今为止最为权威和全面描述“神舟五号”飞行任务的一篇文章。在飞行流程上,他全面地描述了神舟飞船从起飞到着陆过程所要经历的各个关键节点,依次包括助推器点火、逃逸塔分离、助推器分离、整流罩打开、在轨飞行、切换返回轨道、发动机制动、飞船调姿、无动力下滑飞行、降落伞打开、缓冲发动机点火、落地等。其中,杨利伟还通过对以下阶段的诸多身体感受的描述,为我们从一个更直观的角度展现了太空飞行时的体验。我们不妨截取片段来感受一下。
飞船入轨
“当飞船刚刚进入轨道,处于失重状态时,98%的航天员都会产生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这种错觉很难受,明明是朝上坐的,却感觉脑袋冲下。如果不消除这种倒悬的错觉,就会觉得自己一直在倒着飞,很难受,严重时还可能诱发空间运动病,影响任务的完成。”
起飞过程
“火箭逐步地加速,我感到压力在渐渐增强。因为这种负荷我们训练时承受过,变化幅度甚至比训练时还小些,所以我的身体感受还挺好,觉得没啥问题。”
飞船再入
“首先是快速行进的飞船与大气摩擦,产生的高温把舷窗外面烧得一片通红;接着在映红的舷窗外,有红的白的碎片不停划过。飞船的外表面有防烧蚀层,它是耐高温的,随着温度升高,开始剥落,并在剥落的过程中会带走一部分热量。我学习过这方面的知识,看到这种情形,知道是怎么回事。”
降落伞打开
“其实最折磨人的就是这段过程了。随着一声巨响,你会感到突然一减速;引导伞一开,使劲一提,这个劲很大,会把人吓一跳;减速伞一开,又往那边一拽;主伞开时又把你拉到另一边。每次力量都相当重,飞船晃荡得很厉害,让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除此之外,文章中也纠正了一些大家对航天知识认识上的误区,包括近地轨道看不到地球的球状全貌只能看见一段弧、在太空中真的看不见长城等。总的来说,这篇文章可以说是科普界的经典了。
通过简单的回顾,就有这么多收获。大家是不是很惊讶,原来我们的课本中竟然藏着那么多航天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