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
2019-11-26邹茂宁清远职业技术学院
邹茂宁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
新时期背景下,采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非常重要,其但同高职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关,还同现代社会良性发展有莫大联系。为此,教师给予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高度重视,通过利用可行的方法,将其自身存在的作用全面发挥出来,为高职学生步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本文具体研究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详细如下。
一、当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情况
现阶段,我国高职体育教育情况尽管有所改善,但以就业为导向的体育教学理念还未全面落到实处,高职院校也还未应用行之有效的手段完善教学制度。这些问题具体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首先,体育教学方式滞后性较强。在高职体育教学中,教师所讲解的知识主要与体育运动有关,且以加强学生身体素质为主,未将高职院校的教学特点展现出来,让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同实际相脱离,这对学生的良性发展十分不利;第二,体育教学观念落后[1]。当前,高职体育教学依旧停滞在传统模式上,未将高职院校帮助学生就业的目标展现出来,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加强学生的就业水平;第三,体育教材内容较陈旧。在高中体育教育中,教师应用陈旧的教材内容,诸多都是同体育运动有关的教学内容,很少牵涉到学生的心理素质,不能有效指导学生优化心理问题,导致学生的就业成功率受到影响;最后,教师未明确学生的课堂主体位置。在教育中,教师常占据主导位置,学生只能依据教师的指导学生,不能将主观能动性全面发挥出来。此种教学手段,不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不能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导致学生就业受影响。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价值
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需具备较强的综合素养,不但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还需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体育教学正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主要渠道。体育教育不但可以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学生坚强意志,让学生不随意放弃一份工作。以就业为导向的体育教育模式可以充分考虑学生未来发展,同学生培养目标相结合,有对应的调整教学内容,确保所学知识能够应用到未来的岗位上。高职体育教育中需将同普通教学的区别凸显出来。高职教育目标是为企业输送应用型人才,以保证现代社会良性发展[2]。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应用策略
(一)创新以就业为导向的体育教学理念。教师只有充分认识以就业为导向的体育教学理念,才会展开高效的体育教学创新,因此教师需将新兴教育理念运用到常规教学中,增强教学水平。第一,教师需了解高职体育教学特点,注重发展需求,深入企业,掌握其对从业人员的具体要求,进而构建以就业为主的体育教学计划;第二,教师需把就业理念同高职体育教育结合起来,即体育教育不但要教授学生体育知识,还需紧紧围绕就业需求,增强学生的整体素养,让学生满足岗位需求;第三,教师将人文价值观融入到高职体育教育中。人文价值观的学习能切实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例如组织体育比赛活动,能够让学生指导团结的重要性,且树立正确的人文精神。为此,在高职体育教育中,教师需注重人文观教育[3]。
(二)选取以就业为导向的体育教学内容。以就业为导向的体育教学新模式应用能切实提升高职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为此,教师需积极转变以往的体育教育内容。第一,教师需积极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强健的身体为做好工作的根本,高职体育教育一定要将提升学生体质当作是重要内容;第二,教师需大力提升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学生若是心理承受力较差,是很难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的。基于此,教师需要组织体育训练活动,加强学生工作胜任力;第三,教师应在体育教育中添加新兴的体育项目,调动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观能动性。
(三)选用以就业为导向的体育教学措施。选取恰当的体育教育方法对提升教学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需结合学生需求,选取恰当的教学手段。第一,教师需将课堂内容同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热情;第二,教师需大力开发体育教学方法,比如添加竞技体育;第三,结合学生喜好,教师选用个性化教学手段,展开因材施教,实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结束语
综上分析,在高职院校中合理应用以就业为导向的体育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率,还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转变教学理念,让学生得到更好的体育教育。另外,因为高职学生专业不同、就业方向不同,为此教师需结合学生要求选取恰当的体育项目,加强学生的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