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学生体育习惯养成的价值分析
2019-11-26牛小双
牛小双,张 伟
(江苏师范大学,江苏 徐州 221009)
“没有全民健身就没有全民健康,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计划进一步深化与改革开展,我们既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快体育强国建设,通过体育提高民众身心健康,又要大力转变观念,改善体育教育理念。
目前许多国家已经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最终目标和最佳答案。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会持续一个人的一生,并且对一个人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体育锻炼要从娃娃抓起,尤其需要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让广大青少年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全面健康成长。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培养目标如何做出新的谋划,使体育教学与当下及未来社会的需求相适应,并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来促使学生养成自发、自主从事体育活动的习惯,使之成为其生活中的一部分,是学校体育教学中亟待解决和完善的一个重要课题。要达成此目的需要将长期以运动技能为主的教学模式向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新理念与模式转化。这就涉及目前我国中小学在改革中努力在改变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形式、教材的选编以及体育与健康课程成绩的评价等。
1 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教学的特点
1.1 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教材的构建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学校体育经历了几次重大的改革。进入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展开,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过程更是提出了新的理念以及一些新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法。但是当我们用冷静的目光去观察这一改革的历程,不难发现,当下中小学学校中仍有太多的学校及体育教师在体育与健康课上的教学内容仍是沿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教材体系,以竞技运动项目移植为学校体育的主要教材的现象还普遍存在。
毋庸置疑,几十年来这些竞技运动项目经过简化作为教材内容,在特定的环境和历史时期,对我国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或身体机能的增长以及体育课程的培养目标的实现起到了促进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在核心素养新视野下,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和需求发生了质的变化,现行的教材体系可以清晰地看出所存在的一些弊病,如教学内容实施多采取少学时、多门类且教材重复率高、教学内容不够灵活多样,同时,在教学中没有注意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教学大纲死板,没有考虑到学生身体素质状况和接受能力的差异性以及现行教材过分强调教材的竞技性等。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等无法得以体现,加之场地器材的缺乏,致使有许多学生感兴趣、喜欢的教材内容无法编入当下的教材体系之中供学生选择。
1.2 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
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已有近20个年头,但是笔者通过走访中小学的观察发现,目前我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大多是沿用开始、基本和结束3部分课的结构,在此类课的结构中每一部分都有明确教学目的和内容的规定和要求。这种的课的结构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在体育课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不能在轻松愉快的、毫无压力的状况下进行身体的练习。课堂教学的转型要从“传统教学”走向“深度教学”,运动技能的认识要从“肯定技能”走向“超越技能”,教学主体的转变要从“师讲生练”走向“师生对话”,教学内容的组织要从“技能教学”走向“主题教学”。
在日常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保持适宜的情绪状态,表现出良好的身体活动参与性,才能使力量增强、精力旺盛。反之,则会产生沮丧、易疲劳的现象。所以,体育课的教学如果不能在课的结构和形式上有所改变和创新,就很难打破学生的心理桎梏,使之充满感情地、愉快地接受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
1.3 课程的评价方式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体育课的考核评价方式明确规定了要对体育课要进行全面、严格的成绩考核,而目前实施的国家学生体质测试、中考体育加试都是对学生体育课成果的量化考核,其考核的方法和标准大多经由竞技运动项目的竞赛标准演化而来,这种简单且过于量化的体育课成绩考核方法,无法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经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大课间以及课余体育活动后的体质健康状况的变化和身体机能改善程度。不同的学生在身体基础上本身存在差距,而目前课程评价没有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进行评估,所有的评价方式和标准都是一刀切,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尽管在课标实施以来,体育课程的考核方式发生了较大的改观,然而截至目前笔者认为尚未有一种较为合适的评价体系能够被广泛地接受,所以单靠体育课内过于竞技化的成绩考核方法,实质上很难评定学生的成绩,它无法全面地反映学生的体质发展状况,这也是造成学生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课的原因之一。程传银教授曾指出,可以采用“多元评价”主体的参与指的是将教师、学生、家长纳入评价内容中,体育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课内的体育学习表现,还要了解学生在家庭生活、校外体育活动参与等方面的情况,全面综合评价。因此该领域的讨论和研究一直也是体育界专家仍在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2 对 策
2.1 加强体育理论与保健知识的教学
早在1917年,毛泽东通知撰写的《体育之研究》中就曾指出:“欲图体育之有效,非动其主观,促其对体育之自觉不可。”而今,在核心素养为导向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过程中,如何才能实现这一宏伟的计划,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学生的教育时既要考虑运动技能的全面性,也要强化体育理论知识方面的教学,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体育锻炼在人生的重要性,从感情上喜爱体育运动,行动上自愿参与,并能够通过自身不断的参与体验,逐渐培育运动兴趣,形成运动爱好,养成运动习惯,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终身受益的目的。
2.2 竞技运动项目游戏化
从现行的学校体育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内容上看,大多数教材是以竞技运动技术为主体实施教学的。这些内容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身体发展的需求,以竞技运动项目作为教学教材越来越脱离了社会的实践和学生的生活的实际。中国体育健康课程模式提出的“竞技运动项目游戏化”,其目的就是结合增强体质和发展学生个性的需求,在现有的条件下对一些竞技运动项目加以改造,使之更具有游戏性、趣味性,以使体育课程教学有情节、有负荷量,真正做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从“三无到三有”,既满足学生参与运动的愿望,又能达成体育教学的效果目标。
2.3 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
受传统学校教育的影响,现行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大多采用的仍是班级授课制的组织形式方法与直接教学的模式,教学模式往往比较单一化,这种教学方式在某种程度上过分注重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样的教学框架极其不利于学生发展体育兴趣、爱好以及运动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不仅强调学生为主体,更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体育教师应尝试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受课主体的差异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例如,运动教育模式、TRSR教学模式、人与社会责任模式等许多适合于实现不同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充分地、自由地、愉快地进行活动,并使学生能够在体育活动中领悟到运动的乐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喜欢体育的感情和动机,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最终为促使他们终身体育观的形成奠定基础。
在此基础上为适应当前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授课方式应打破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改为俱乐部制或体质分班制或者采取多学时少门类的年级专项分班授课方式。
2.4 现代体育与传统体育相结合
在全面完成我国当代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我们既要考虑到体育运动的文化传递和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同时也要重视体育娱乐、健身素材的吸收和接纳。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各民族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教学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水平,很难做到体育教材体系的全国统一化。因此,在贯彻落实国家基础教育改革中体育健康课程标准所制定的体育教学指导纲要的同时,各地区、各级各类的学校应结合地方特点,将现代体育运动与民族传统体育相结合,借助文化传递来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学校体育项目,丰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以利于学生自觉习惯的养成,促进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
3 结 语
在基础教育改革继续深化的当下,核心素养引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已成为当今中小学体育发展的大趋势,但是在实践中各级各类学校在如何确保和落实每天锻炼1小时,将核心素养落实到每堂课、每位学生时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形成真正地培养学生养成习惯的教育教学理念,真正践行《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精神,还需要体育工作者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努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行为,促进学生掌握运动能力,增进其身体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