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速递

2019-11-26

汽车工程师 2019年12期
关键词:电池汽车

2018 年新能源汽车补贴资金初审结果公示

2019 年12 月10 日,工信部发布《关于2018 年度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补助资金预拨审核情况的公示》,首次清算2018 年度的新能源汽车补贴,预拨付资金共计1 377 811 万元。

从企业的情况来看,比亚迪能拿到的补贴资金最多,达36 亿元,其次为:奇瑞13 亿元、上汽11 亿元、江淮9.6 亿元、宇通9.1 亿元。从各地区的情况来看,安徽要发放的资金最多,达26.7 亿元,前五名还有陕西、深圳、上海、河南,最少的为山东,仅有11 万元。

按照工信部此前发布的2018 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初审结果统计,专家组核定的新能源汽车推广数为54 万辆,而中汽协公布的2018 年全年各类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5.6 万辆,此次清算的车辆不足2018 年销量的一半,也意味着后续补贴清算将会有更大额的资金发放。

5G 时代下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

高性能处理器和数字化的发展,使得汽车的电子件和软件在汽车中的使用比重越来越大。由于智能汽车里大部分创新都由软件驱动,预计到2030 年,电子件和软件各占汽车成本的30%。

滴滴出行专家认为,交通出行这件事情做好的关键就是实现人、车、路的高度融合,重要抓手就是“车路协同”。共享智能汽车是共享出行平台未来的一个重要载体,最典型的智能设备就是行车记录仪。作为人、车、环境、数据的接口,由AI 加持的智能座舱已成为复杂的边缘计算平台。智能座舱、智能操作系统在汽车产业发展中所占比重愈发增大。亿欧汽车认为,5G 牌照的发放,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5G 商用元年,边缘计算随之崛起。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背景下,汽车价值链的重心将从硬件的生产制造,逐渐转向系统、算法等软件层面。

车联网联合安全实验室启动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与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共同成立的车联网安全联合实验室正式启动。联合实验室的启动是双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落地的标志,也是双方正在推进的车联网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及产业化、车联网信息安全综合服务平台搭建、车联网政府支撑和行业服务、标准规划、人才培养等多项合作的重要载体。

联合实验室近期目标将瞄准建设国内首个真实环境下的在线攻防靶场,形成在安全检测服务业务的核心能力,在总线、T-box、ECU 等方面形成核心优势,对外输出整车级、零部件级、定制专项检测等不同级别的安全检测服务。目前,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已经初步建成国内最全的汽车安全漏洞库,并研制出联网汽车自动化安全检测平台。

更灵敏的光电二极管可用于自动驾驶车辆

现有的近红外光电二极管通常由化学材料制成,需要单独的冷却装置,很难集成。韩国大学的研究人员采用沙漏型的硅纳米线,增加了硅对红外光的吸收。纳米线上方倒转的纳米锥通过产生回声壁式共振,延长了近红外-短波红外光子的停留时间,而下方的纳米锥由于反射率低,能够重新吸收附近纳米线的入射光。与现有的平板硅光电子二极管相比,该纳米线在1 000 nm 波长下,对近红外光的反应增加了29%。将新研发的光电二极管用于移动心率测量系统中,结果发现,新型光电二极管的灵敏度更高,而且误差率不到1%。

用于制造光电二极管的硅能够以低成本量产,潜在的应用方向包括自动驾驶车辆的激光雷达、图像传感器等。

集成式卫星摄像头系统实现透明发动机盖功能

大陆科技公司将单独部署的几个卫星摄像头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以提供高精度的图像数据,数据由中央控制单元进行处理和评估。该系统是模块化、可扩展、可联网的一站式系统,能够实现很多新功能,让驾驶更安全、更舒适,还能够提升车辆的自动化水平。

其中“透明发动机盖”功能突出展示了智能集成式摄像头系统的能力。在此种新型光学信息的帮助下,驾驶员能够精准地控制汽车,使其在复杂地形上仍能安全行驶。该“透明发动机盖”功能是“人类视觉”系统的进一步延伸,而“人类视觉”系统基于摄像头显示屏,能为驾驶员提供支持。

中国人对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态度更乐观

许多汽车制造商都在对工厂和供应链进行大规模改造,从而生产昂贵的电动汽车,并投资数十亿美元的资金开发自动驾驶技术,一些西方国家的消费者似乎并不看好。在美国,只有大约50%的消费者表示下次购车时将考虑电动汽车。在欧洲国家,64%~77%的受访者有购买意愿。而90%的中国居民表示,将会考虑、有可能或一定会购买电动汽车。

大约1/3 的西方国家消费者表示,他们并不相信自动驾驶车辆,而中国受访者中,只有4%的人表达了这个观点。

新低成本含硫塑料透镜可用于自动驾驶汽车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通过提炼化石燃料产生的废物锻造出一种含硫聚合物塑料,新材料可让红外(IR)摄像头和传感器设备的价格更低,方便消费者使用,可应用于经济型自动驾驶汽车以及安全或防火的家庭热成像。

与第1 代红外中波长透明含硫塑料相比,新聚合物更坚固、更耐热。此种新透镜在更宽的光谱窗口范围内是透明的,光谱可延伸至长波IR,而且远比现有工业标准的锗金属透镜便宜。利用计算机模拟设计不吸收IR 的有机分子,并且预测了候选材料的透明度,极大地加快新材料的设计速度。含硫聚合物透镜含有特殊的化学物,可以在更低的温度下成形,同时还能够保持良好的热机械性能,防止开裂或出现划痕,可靠性基本相当于常规用于眼镜的光学聚合物。

光电融合新机制加速电池充电且性能不降

对于推进电动汽车普及化来说,快速充电仍然是关键挑战。目前快速充电技术中,锂离子电池是在黑暗状态下工作,电极被封装在壳体中。在过短的时间内输入过高电流,会降低电池的性能。美国能源部阿贡国家实验室推出光辅助技术,使用透明容器,在充电时通过集中的光束照亮电池电极。研究小组制作带有透明石英窗的小型锂离子电池,让白色的光从窗口照射到正极上,再测试没有白光的情况。研究人员假设,在充电过程中,白光会与典型的正极材料(LiMn2O4)发生良好的相互作用,并且该观点得以证实。

测试结果显示,开灯后,电池的充电时间缩短至原来的一半。这是光和电池技术首次融合的结果,预示着电池创新充电概念的良好发展前景。

德国公司推出燃料电池电压监测系统

德国公司推出CVMG5S 电池电压监测系统,测量并监控燃料电池中单个电芯的电压,可用于量产车型。

CVM G5S 测量模块可在环境温度高达105 ℃的情况下使用,输入电压在4.5~32 V,因此,可在12 V 或24 V 的电源下直接操作。1 个测量模块能够同步监测和获取多达200 个电芯的电压,可将多个模块串联在一起。CVMG5S 只适用于系列化生产。此外,作为单板解决方案,该产品具有依赖于数量的成本优势,在连续运行过程中表现更佳。

通过联合工具链,用户可直接从研发过程过渡到量产阶段,不需进行整合工作。通过电池接触部件,可提升系统监测范围。这些部件所需的安装空间特别小。

德国开发铝绕组生产技术增加电机连续输出功率

德国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铸造技术,可用于生产具有更高沟槽填充系数的轻型铝绕组,以取代电机中的铜绕组。他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与铜绕组相比,铝线圈可以增加电机的连续输出功率,降低工作温度,同时减轻质量,并降低原材料成本。

研究人员使用250 W 的商用助踩式电机,通过不同层压芯体和线圈组合,重新构建发动机,并在实验台上对其进行测试。铝绕组表现出诸多优点,且这种线圈具有良好的热性能,在工作温度下,连续功率可提高近20%。在另一改进型助踩式电机中,经过优化的线圈层压芯体表现出更大的优势。在质量较轻的情况下,与原发动机相比,转矩提高近80%,连续功率提高25%。可以通过不同的设计,来进一步提高铝线圈电机的性能。

回收炭黑生产轮胎大量减少碳排放

普利司通利用回收炭黑,大规模生产新轮胎,为减少碳排放铺平道路。这在轮胎行业尚属首例。

轮胎制造商通过炭黑填料,来提升产品的强度和耐用性。生产“纯”炭黑的过程中会产生CO2以及其他副产物。对此Delta-Energy Group 集团开发了从废旧橡胶产品(包括轮胎)中回收炭黑的方法,比起传统的炭黑制造方法,每吨材料可减少81%的CO2排放量。普利司通已从Delta 公司购买235 t 回收炭黑,用作农业和客运应用轮胎的增强填料。普利司通称,采用回收炭黑生产轮胎,可减少约347 t 的CO2排放。到2020 年底,普利司通计划,将回收炭黑购买量提升至目前的30 倍,相当于200 万个旧轮胎。

中美科学家研制有机聚合物制高性能电极

目前,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便携式设备、储能系统和电动汽车。不过,下一代电池有望使用更便宜、更安全、更环保的材料,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和容量。目前,研发得最多的电池种类都基本采用了与锂电池相同的充放电技术,但通常锂离子都被更丰富、更环保的钠、镁和铝等廉价的金属离子所取代。然而,这种替代也使得需要对电极材料做出重大调整,能够将高能量密度和快速的充放电速率相结合。对此,中国和美国的科学家就研发了一种由有机聚合物制成的高性能电极,可用于低成本、环保且耐用的钠离子电池。

电池管理新技术可评估锂离子电池组残余价值

松下公司开发出新的电池管理技术,通过测量电池的电化学阻抗,有效评估堆叠式锂离子电池组的残余价值,预计未来将应用于车辆。新电池管理技术利用交流电励磁法,测量堆叠式锂离子电池模块的电化学阻抗。通过劣化诊断,并根据测量数据进行故障测评,来评估残余价值。这将有助于促进锂离子电池的回收再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除了传统功能,新开发的BMIC 测试芯片还内置电化学阻抗测量功能,利用交流电励磁法进行测量。BMIC 芯片可以测量电池运行时的电化学阻抗,而不需要对目前电池中的BMS 配置进行重大调整。进行电化学阻抗测量时,达到与标准仪器同等的测量精度。

新技术适用于带有多电芯锂离子电池的设备和车辆,未来可用于电动汽车和大容量蓄电池。

德国研发微扫描镜使汽车免受干扰

德国研究人员正在研发一种微扫描镜(MEMS 扫描仪),可以让汽车可靠且不受干扰地感知周围环境。为了让汽车识别周围环境,激光雷达传感器会代替驾驶员的眼睛。激光雷达采用光探测和测距技术,可以测量物体与车辆之间的距离,工作的原理是将激光信号发射到环境中,再分析反射回来的激光信号。

研究团队正在研发“扫描眼”方法,以实现三维数字化视觉。微扫描镜模块通过在二维空间发射激光以扫描环境,由探测器信号确定物体反射回来的三维激光。

该扫描仪的特别之处在于,能够可靠地探测周围所有距离范围内的物体。此外,该部件质量轻,可以集成到车辆中,非常灵活,而且不会受到汽车振动的影响,因而可以在不测量运动模糊信息的情况下,探测周围环境。

普渡大学研发发动机叶片振动监测系统

美国普渡大学研发了一个监测系统,以探测燃气涡轮发动机叶片过早出现故障的常见原因之一——转子受迫响应振动。

燃气涡轮发动机叶片通常阻尼很小,类似于调音叉,当叶片共振时,会有一个特定的频率或音调。普渡大学的技术就是采用多个非定常压力传感器探测与叶片振动相关的压力波。

在大数据分析的帮助下,可以利用叶片振动信息预测可能产生的发动机故障,并优化预防维修计划。该项技术可用于航空、汽车和发电业中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实时叶片振动健康监控系统。压力传感器阵列早已被纳入大多数研究和商用燃气涡轮发动机中,此种新方法能够同时测量和监测叶片振动,提供一个更低成本、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自动驾驶汽车传感器部署有望加速

DeepRoute 发布了传感解决方案,旨在使自动驾驶汽车行业更快部署传感器,进一步推动和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该解决方案包括圆滑的、轻量型的车顶盒和高级传感器融合校准服务。

该车顶盒由8 个车载摄像头(具有防眩光、防重影和可靠的信号检测功能,成本更低,动态范围更高)、3 个激光雷达、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以及一系列其他传感器组成,以帮助控制器之间的通信和数据同步,并且其质量更轻,体积更小,抗冲击能力更强。车顶箱可以适应不同的极端天气条件,稳定处理曝光,避免过度曝光。

车顶盒还配备传感器数据处理装置ADS 同步控制器,可以通过高精度时空同步,预处理并融合摄像头、激光雷达、GNSS及其他传感器的海量数据。此外,ADS Synchronous Controller 还支持 DNN 和SLAM硬件加速,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

高效催化剂助燃料电池至少稳定运行180 h

国际研究小组合成了具有铂皮结构的一维串状铂镍合金纳米笼,用作燃料电池中氧还原反应的催化剂。这种纳米笼催化剂铂的质量活性高达3.52 A/mg,比活性也很高,达到5.16 A/cm2,几乎分别是商用铂碳催化剂的17 倍和14 倍。

该催化剂经过5 万次循环后,表现出高稳定性,几乎没有任何活性衰减。试验结果和理论计算表明,应变和配体效应导致的强键合铂氧位点较少。在这种催化剂的支持下,燃料电池在0.6 V 电压下的电流密度达1.5 A/cm2,并能稳定运行至少180 h。

本项研究提供了合理设计铂合金纳米结构的有效策略,有助于为催化剂在能源转化等领域的实际应用提供指导。

“纤维泡沫结构”专利改进座椅和内饰生产工艺

特斯拉提交了一份“纤维泡沫结构”专利申请,声称该用于生产座椅和内饰的技术可成为一种更高效、更环保的可持续性工艺。

目前用于传统汽车座椅缓冲的材料无法回收、不透气、生产耗时费力、不是最舒适的材料。汽车座椅的泡沫结构得到改进可为特斯拉电动汽车车主提供一种更舒适、可回收的材料,特斯拉计划通过堆叠多层不同材料,制成一个更具成本效益的座椅,采用可回收的可持续性材料也可以吸引具有环保意识的特斯拉车主。

中国汽研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基地落成

2019 年12 月8 日,坐落于重庆市大足区双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基地落成。试验基地规划总投资5.8 亿元,占地面积约0.6 km2,是西南地区第1 个智能网联汽车综合测试评价基地,第1 个专业的重型汽车试验基地,能同时涵盖客车、轿车专项测评道路。

试验基地具备性能道国内最长、动态广场规模一流、测试路面谱型最多、智能汽车试验场地、土地利用率高等优点。该试验基地将充分利用资源,满足各类车辆改装、个性化定制需求,帮助车企实现研发、试制、试验、改进、检测、认证一条龙服务,缩短企业新产品研发上市周期,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助力汽车行业发展。

车载雷达竞争格局生变

国内车载雷达市场迎来了综合实力强大的新进者、推进产业化进程的新产品与领先的全球企业的进一步竞逐,整体市场充满竞争与活力。这其中,影响力最大的事件是华为的入局(2019 年10 月22 日,华为宣布将自主开发自动驾驶所需的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

华为将打造3 个平台:MDC 智能驾驶平台、智能座舱平台、智能电动平台,在MDC 智能驾驶平台生态下,华为还将开发毫米波雷达以及激光雷达。华为的入局对现有市场参与者将是重要的挑战,但是作为一个实力强劲的入局者,对国内整体车载雷达市场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将助力国内汽车企业摆脱核心部件的限制,增加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话语权。

猜你喜欢

电池汽车
50年多来《电池》为电池行业服务,积累了大量的珍贵文献!
电池很冤
“一粒盐电池”
自修复电池技术可延长电池寿命并提高EV性能
2019年8月汽车产销环比增长 同比仍呈下降
汽车的“出卖”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相机电池的保养
3D 打印汽车等
硬件修复大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