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模式的探究
2019-11-26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实验小学校
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实验小学校 顾 婷
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模式采用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倡导下,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当一线老师具体实施的时候却发现不少问题:
1.教师不愿大范围地采用自主学习模式
在如今的小学课堂中,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得到较大范围的推广,许多教师只是在公开课或是省、市一级的优课评比中才会采用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在平时的课堂中依然以教师主导课堂为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新课标要求得不到体现。
2.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较低
由于习惯了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显得有些欠缺,教师若是采用了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系统的知识就会得不到很好的掌握,并且在课堂中学生的讨论也很容易出现“跑题”“偏题”的现象,一些经验不足的教师难以很好控制课堂,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就会低下。
3.缺乏较完善的评价系统
自主学习的模式能否发挥其导向、激励、调控、前瞻等功能,评价目标能否转化为学生行为、习惯,运行机制是否健全,是关键的问题。当今的自主学习模式缺少了健全的评价机制,因此让很多教师难以掌控,实施的力度得不到很好的控制,不知道什么样才叫完善运用。
二、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模式的实施策略
1.重视课前活动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学生都是在老师开始上课了,才知道这节课要讲的是哪篇课文,对课文的内容一无所知,而教师又不愿浪费课堂上宝贵的四十分钟,于是就直奔主题或者少有引入的开始讲课内容,学生也只能跟着教师屁股后面走,而一旦走神,就会跟不上教师的步骤。因此,让学生在课前了解课文的内容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条件。
(1)提供实践活动,激发情趣
传统的预习方法就是把预习工作布置下去,让学生自己看书,未免显得有些枯燥。其实预习工作可以不局限在课本中,让学生在自然的环境下预习、学习,更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例如苏教版四年级上《秋天》的教学中,我就在课前的活动课上让学生走出教室,用心去体会秋天,并且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体会:你心目中的秋天是什么颜色的?找出你认为可以代表秋天的东西。爱玩本来就是小学生的天性,这样就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
学生通过之前的活动和导入了解了课文内容,强化了学习动机,为下一步的自主参与、自主质疑奠定基础。这时学生在心底一定有很多问题,因为问题的提出一定是以主动积极的思考为前提的。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地思考,自主探索,鼓励学生“敢问”。
这时,学生的提问是五花八门的,就像在《秋天》这篇课文的教学导入过程中,有的学生提出“春天比秋天美”,这个问题与本篇课文的教学是毫不相干的,当然,也有一些学生提出了很有价值的问题,对于有价值的问题我们要保留,对于一些不太相关的问题,我们可以引到有价值的问题上。一个有经验的教师是先把一个问题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讨论,然后再把学生的讨论转到核心上,有的放矢地运用技巧。
2.课堂形式多样化
(1)提倡自读自悟
例如在苏教版四年级上《一路花香》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在导入的过程中,就让学生通读课文,并提出两个问题:这花香是怎么来的?是谁培育了这么多的鲜花?由于是寓言故事,并且在之前也学习过寓言故事,因此,在学生通读课文时,一定会或多或少地明白其中的寓意,学生自己从中悟出的寓意,要比教师一段一段教有效得多。这样学生就是课堂的主体,他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是他把握着教材,而不是跟着教材走。
(2)鼓励学生交流与合作
小组讨论是目前条件下,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讨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在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可以设定主题来进行讨论,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讨论的效率。
在《狐假虎威》这篇课文中,就可以让几个学生分别戴上狐狸、老虎、小动物的头饰,表演故事内容,让学生在相互合作表演中,亲身感受,理解寓意,最后反问小动物“你们为什么跑呀?”让学生来展开讨论。这种方法不仅与语文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也能很大程度地促进学生自主能力的发展,他们不再是死板地接受寓意,而是在玩中,亲身地感受到寓意所在。
3.多种评价机制
(1)加强学生自评和同学间互评
自主学习强调的就是学生自主能力的发展,因而评价的自主性也不容忽视。积极有效的评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而且有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提高。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可以知道自己掌握了什么,还有哪些方面欠缺。而同学间的互评则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及人际交往的能力。学生自我反思的过程也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教师无法替代的。因此在课的最后,要把时间再次留给学生,让学生的思想在交流中得到升华,在交流中与全班同学分享,变成了全班同学的财富,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了,课堂的效率才会得到提高。
(2)教师实施有效评价机制
①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
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是通过考试,但是这并不能真正地、全部地发挥功能。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提高,习惯的养成,方法的掌握等,通常需要在平时不断的激励与指点。因此,在评价中,要把握好形成性评价,在过程中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通过评价,及时地向学生提出可以接受的最近发展区。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得到持续性的发展。
②表扬与批评相结合
在评价过程中,教师的鼓励应该占重要地位,但是,教师也不能一味地去表扬学生,这样会显得不真实,也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恰到好处的批评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能够使学生找到自己正确的位置,积极地展开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