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策略

2019-11-26

名师在线 2019年1期
关键词:小芳化简小明

汪 华

(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新城小学,安徽太湖 246400)

引 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针对数学学习提出:数学学习要体现出生动和活泼,使学生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调动。故而教师就应在教学小学数学时,积极创造适合学生合作交流的情境,以便他们能通过交流完成自主学习,亲身体验知识的生成。教师在“学为中心”的背景下,应遵循“以生为本”的要求,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出更加有效的数学交流活动。

一、借助质疑情境,点燃交流欲望

俗话说得好:“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创新意识较强的学生往往在质疑能力上也有很高的水平,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因此教师在提问中应把握可展开交流之处,以激发学生主动表达个人观点的欲望,实现对数学的创造学习,这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以教学《比的认识》一课为例,教师先带领学生对比、除法和分数三者的关联进行学习,然后提问:“同学们,在了解了它们的关系后,请想一想比的后一项可不可以为0?原因是什么?”对此学生们各持己见,并与对立方进行了争论。此时教师则让学生阐述自己的理由。

生1:从前面的比较中我们知道,比的后一项其实和除数、分母是对应的,故而和对除数与分母的规定一样,不能取0作为比的后一项。

生2:虽然生1的分析具有一定的道理,但我们在观看比赛时,常会听到解说员说2:0、3:0等,这里的比的后项就是0呀!

生3:我认为数学中的比表示的是一种除法关系,其比值等于两个数的倍数,在球赛中解说员口中的比仅表示对比赛比分的描述,体现的是二者的差值。

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的提问引发了学生的争论,教师抓住这一时机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为学生畅所欲言提供了机会,使学生通过质疑、探索与收获深入理解了有关知识。

二、基于学生思维,把握交流时机

圣贤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在教学小学数学时,应找准时机开展交流活动,一般是在学生想表现自己的思考成果,或者希望进行交流时,还有就是需要通过讨论来解决问题时,学生在这几种情形下往往最适合开展交流。

(一)学生思维开放时,引导数学交流

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学生思维开放的时候应是教师重点关注的,要借此机会展开数学交流,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把握其本质特征。

以教学《分数的再认识》为例,教师利用与教学相关的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儿童节时,小明和小芳相约去新华书店买书,在挑选各自需要的书本后,小明所花费用占零用钱总数的1/5,小芳所花费用占零用钱总数的1/4,那么他们谁在买书上花的钱更多?于是有的学生从表面上比较后,觉得小芳买书的钱更多,也有学生表示是不能确定的。针对学生“不能确定”的回答,教师组织学生展开了交流。于是有学生认为:题目中没有说明他们谁带的钱多一些,所以假如小芳的钱总数更多或者与小明的钱一样多,她买书的钱就多于小明的;而如果小芳带的钱比小明的少,那么她花在买书上的钱就会更少。也有学生举例进行说明:如果小明一共有100元,小芳一共有40元,那小明花在买书上的就是20元,小芳花在买书上的就是16元,这时小芳用来买书的钱就比小明用来买书的钱少。

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准确地把握了学生思维开放的时机并展开数学交流,使学生在交流时更加积极地进行思考,从而使学生有效地理解了分数所表示的深刻内涵。

(二)学生思维出彩时,引导数学交流

小学生往往思维比较活跃,常会在学习数学时产生特立独行的见解,教师遇到这种情况时,应抓住机会展开有效的数学交流。

以教学《化简比》一课为例,教师先引导学生学习其概念和化简方法,在巩固新知的学习成果时,有学生突然说:“我们学的是可以对不是最简比的比进行化简,那为什么球类比赛中像30比25这种不能化简呢?”对于这一思维成果,教师应重点关注,组织学生以数学交流的形式进行思考。这样的交流,就能以对比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学中的比与比赛比分在概念、性质以及结构、内涵方面的不同,让学生充分感知到“比”和“化简比”所针对的对象仅为数学概念中的比。

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抓住学生思维的出彩之处,组织开展数学交流活动,从而以对比的方式剖析了数学概念的深刻内涵,使得学生在实际思考中锻炼了自身的思维能力。

三、突显学生主体,优化交流形式

数学交流离不开交流的主体,而主体不仅涉及教师和学生,还包括教材。实际课堂交流时,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以适当的策略推动学生突破数学交流的掣肘之处,以便学生能挖掘出数学知识的本质,实现对数学思想、数学文化以及数学精神的深入探讨。

(一)生生交流

学生和学生的交流是数学交流中最普遍的一种。为了实现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教师有必要让学生以说的方式来学习数学。先要让学生产生说的欲望,以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让学生主动地说。这将有利于学生从更深的层次,以更有条理的方式完成对数学的说,从而营造出良好的说的氛围。

以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课为例,教师为学生创设了如下的问题情境:“一家商店中,总共有儿童小号15把,一天有一群小朋友去店里买了8把,请问店里现在有多少把?”教师鼓励学生以小棒来代替小号,并同小组成员一起进行交流学习。接着派出代表讲述小组成果,从学生的“述学”中可以看出他们的成果很大。

生1:先用15减5得到10,接着减掉3就得到结果,这就好比吃水果,先吃5个,再吃3个。

生2:我觉得可以之前减掉10,由于实际上只需要减掉8,所以还需加上2,于是就可得到结果为7。

生3:我们可以以加法的思路来计算,从8+7=15可以得到15-8=7。

……

教师只有保证了学生所处环境的自由和安全,才能保证他们的数学交流的有效性。同时教师应让学生学会倾听他人见解,从而能够取长补短。

(二)生本交流

“生本交流”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和课本的交流。课本承载着教学内容,里面充满了人类智慧的成果。为此需要学生对课本进行深入解读。学生通过生本交流,就能在学习新知的同时,实现思维的深度发展,从而在理解教材主旨的基础上,敢于对其中的问题进行质疑。

以教学《认识方向》一课为例,仅通过教学课本知识是无法满足学生需求的。学生在阅读《你知道吗》后,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规定上北下南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用指南针可以指明南方?树干的年轮朝南的一面比较稀疏,而朝北的一面比较紧密,这是什么原因?晚上我们能同时看到北极星和北斗七星吗?……可见学生觉得对课本的阅读,仅了解到教材所说的“是什么”还不够,好奇心会驱使他们挖掘其中的原因,从而了解到“为什么是”。

结 语

综上所述,开展数学交流学习,不仅是为了训练学生的能力,使他们掌握知识,还重在借此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巧妙地设计数学交流活动,推动学生在有效的交流中得到锻炼,确保他们能通过交流来形成数学素养,从而发挥出数学交流的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小芳化简小明
好朋友
求婚
组合数算式的常见化简求值策略
安慰
小明系列漫画小明篇
做不到
做不到
一类特殊二次根式的化简
城里有个姑娘叫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