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高校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2019-11-26唐瑜佳
唐瑜佳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高校英语教学正处于蓬勃的发展期。在高校学习学习生涯中,英语具有重要意义,而阅读更是占据了英语教学的关键位置。通过多年实践可知,思维导图对于提升学生阅读速度、使其主动进行阅读具有有效帮助,因此,高校英语教师应当对其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实践高度重视。
一.思维导图概述
(一)思维导图的定义
思维导图又被称作心智导图、脑图、树状图、脑力激荡图、思维地图或者心智地图等,其主要为人们发散思维、表达思维的图形类逻辑工具,其应用简洁、高效,实用性较强[1]。思维导图以图文表现出各主题相关且隶属的关系层级,链接有关主题词的颜色、图像等。思维导图可以充分激发人类左、右脑机能,并经由思维、记忆以及阅读的规律帮人类平衡发展想象、科学、逻辑和艺术。思维导图主要是形象化人们的思维逻辑,并且将其以放射式的方式表达出来,构建立体、形象的结构,进而深化人们的记忆、发散人们的思维。
(二)思维导图的特点
(1)于中央图形中集中关键点、主题点。
(2)从中央出发,主题主干以分支状放射性地向周围延伸。
(3)每一个分支都由联想线条关键词或者关键图形组建,次要话题从中也会以分支状被表达出来。
(4)通过不断的放射、延伸,构成了树状架构的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在实际应用中具备开放性、可视性、系统性、发散性以及浓缩性等重要特征,通常会遵循人类脑部自然的逻辑模式,以图文激发大脑潜能,同时提升人类的记忆力以及理解能力,进而激发出人类的创造意识,最终在各个领域中得以应用。
二.高校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在世界经济持续全球化的进程中,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对于即将面临步入社会、参加工作的高校学生而言已经成为了一门必须掌握的学科,作为新时期的高校学生,需要对其的运用达到熟练的程度,而这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便具备较高的要求。对于英语阅读教学而言,其并非单纯地让学生弄懂表面含义,而是需要其充分掌握分析文章架构以及语言深层知识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不管是公共英语,还是专业英语,很多阅读教学仅流于表面形式,为了单纯地完成教学任务,一些教师只是引导学生翻译文章,一句句了解表面含义,这并未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2]。
三.思维导图在高校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意义和理论基础
(一)思维导图在高校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意义
思维导图在高校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主要是作为课堂教学辅助工具,充分结合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思考模式,从而把无序、散乱的知识要点系统、有序地连接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架构,从而使高校学生更加深刻、直观地认识、了解并且掌握英语知识。这种充分运用图文的思维模式,可以帮助高校学生培养、增强思维发散能力,并且帮助高校英语教师使备课的效率得到充分提高,进而有效地帮助、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逻辑,使其大脑潜能得以被全方位激发出来,进而使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得以实现。
(二)思维导图在高校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理论基础
1.学习理论意义重大
在通常情况下,人类的学习是具备一定意义的。与此同时,高校学生有意义地展开学习能够同化心理机制,进而影响主观以及客观因素:
(1)从主观层面看:高校学生的学习一般会受自身因素所影响,进而影响其学习兴趣
(2)从客观层面看:学生会受到教学材料影响,进而其学习的目标以及动机被影响。首先,高校学生需要具备学习的目标、动力,随后再同化其知识,而学习材料自身性质决定了其应当具有逻辑性。
从本质上来看,高校学生开展有意义的学习,主要是一种将新旧知识构建成一个整体网络的进程,在其中,学生如果可以自发地把原有的知识以及新接触的知识进行有效融合,能使学习变得具有意义。除此之外,高校学生自身进行的各类创造,便属于一种思维性的活动,所以,学生应当进一步寻找新知识,并且将新、旧知识的联系加以巩固,最终使整个学习流程具有积极意义。
保证耕种方式的科学性有助于提升小麦产量,在种植过程中应当采用轮作方法,以保证土壤中有足够的养分,进而提升小麦产量。如果长时间在同一地区种植小麦,会导致土壤营养成分不断流失,从而影响小麦的生长。
2.现代脑科学
伴随我国整体科学技术水平的持续性提升,关于生命领域的学科研究越来越深入,每日都会有重要的新发现。对于人类大脑架构的深入分析、研究和科研,让人们逐步掌握了借助脑部自身结构使人类学习、理解以及记忆等能力得以提升。对于人类而言,其脑部的脑细胞极多,而每一个脑细胞的自身结构都十分复杂。与此同时,每一个脑细胞还会以网络状连接以进行联系。而思维导图便是以此为基础,极度符合人类脑部自然的思维逻辑形式。这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人类充分培养创新能力,并且提升学习效率,强化学习的最终效果。
3.可视化的知识
所谓可视化的知识,即经由可视的图像以及图形等,把平时相对繁复、冗杂的知识,更具人类自然思维逻辑方式展开表达和构建,进而使知识可视,并且变得更加浅显易懂。可视化的知识,其主要目的便是将知识信息进行有效的传播,进而使人类对于知识信息的了解更加深入。当前我国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得到了全面发展,这可以帮助可视化的知识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应用于社会中的各个领域。在教育教学事业中,思维导图已经成为众多学生开展深入学习的重要辅助工具,其从一定程度上而言,已经将学生认知各种知识的模式进行了有效改变,进而充分提升了其学习质量以及效率。
四.思维导图在高校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一)以课题为主体,借助头脑风暴发散思维
例如,在学习以“成功”为主题的单元、知识时,经过多年的知识积累,大部分高校学生已经对其十分熟悉,其在生活中对“成功”的探讨已经有很多次了。所以,教师在知识的导入阶段中,可以将主题“success”当作思维导图中心的关键主题词,让学生自发地将思维进行充分发散,并引导其积极、深入地展开思考,在其活跃思维展开思考的进程中,便会使其主动进行讨论,从而活跃课堂的氛围,使阅读前的准备工作得以有效完成。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开提问,如“成功的方式有什么?”“你们认为印象中最成功的人是谁?”等,这样会使学生主动思考“成功人士是以什么方式取得成功的?”“什么类型的人会更容易取得成功?”等,进而经过讨论得出其自己认为的“成功秘诀”,教师进而引导学生对思维导图加以逐步完善。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兴趣已经被充分激发出来,也已经进入了学习状态,这就使接下来的英语阅读环境得以无缝衔接。因为此时学生大脑中的认知思维图形开始成形,会使其主动地展开阅读;与此同时,有关于思维导图中的思考框架,可以有效帮助学生从阅读中收获到关键知识点,进而获得整篇文章的基本框架[3]。
再如,在学习有关“找工作”的单元、知识时,由于此类主题与高校学生即将进入社会息息相关,其关于面试、入职等的知识点有很多,这也是广大学生极为熟悉、重视且感兴趣的主题。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课文的主题作为思维导图的中心,使学生已存在的认知图示得以激活,使其展开头脑风暴,在发散逻辑思维的基础上激发其英语阅读的兴趣。
(二)借助思维导图深入阅读,掌握文章意义
在实际的英语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把文章作者自身观点以及主题放在关键的位置,并且以语篇的层面展开深入阅读,从而避免语句、单词等的实际用法、含义等阻碍阅读学习。教师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应当致力于提升学生的语言以及思维逻辑能力,并且以思维导图使学生更容易了解阅读的最终目标,进而使其提升阅读速度、效率,在阅读中将关键的信息找出来,最终整合新、旧知识。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让其运用思维导图内的关键主题词及其下级的关键词对课文展开复述,进而将语言知识进行实际的运用实践。
随后,便进入了“精读”的环节,教师此时应当帮助学生分析文章逻辑架构,从而让学生展开逐段的阅读。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文章语篇的实际衔接形式进行分析,进而使其对语篇的整体结构加以进一步了解。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可以将语言的知识点作为最后阶段的学习内容,从而使学生明确英语阅读教学的主次目的。
(三)充分结合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巩固
高校英语教师应当充分结合课堂学习以及课后的复习巩固,进而以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并且让学生主动展开沟通和探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当鼓励其自发性地组成复习小组,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阅读课堂所学的知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将思维导图以手绘的方式画出来,以便在学习微信群、QQ群内进行展示和分享,这不仅使学生个性得到尊重,还可以使其主动进行阅读,并且推动生生间的课后互动、交流[4]。
总体而言,在现代人类发展进程中,思维导图对于发散人们的思维具有重要作用,它借助形象的图文激发出人们更多的逻辑潜能。应用思维导图的核心在于让高校学生在学习生涯中逐渐掌握主动学习、思考和记忆的方法、习惯,在实际应用中,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受益匪浅,他能激发出学生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