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述风尘才子白衣卿相柳永
2019-11-26余雄
余 雄
文载道,诗言志,词诉情。在文学史上,宋词是继唐诗之后又一座高峰。在宋词的大观园中百花争艳、姹紫嫣红,按传统词风而言,划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两大派别。其中,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婉约派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源远流长,各有千秋。可是,对大词人柳永的评价和认知,争议颇多。有人认为其有才无德,虽柳词大行于世,受人追捧;但他本人却有失检点,穿花街,走柳巷,流连于瓦市勾栏,依红偎翠,花前月下,卿卿我我,醉生梦死。有人认为其无才无德,屡试不中,仕途坎坷,以填词为生,多是些淫词滥调,不上台面,有伤风化;为人不堪,堂堂男儿,寄身妓女篱下,靠妓女生活,且朝秦暮楚,情感泛滥。实为“渣男”,或为“流氓”,不值一提。片面之词,妄下断语,有失公允。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评述。
一.社会背景
大宋内忧外患,是多事之秋。对外而言,没有完成统一,与辽、金、西夏时有冲突。不时狼烟遍地,烽火连年。战败之后,签订城下之盟,割地赔款,以求一时安乐,但处在虎狼环视之中,长远的威胁依然存在,难享太平。
对内而言,官僚机构庞大,人浮于事,财政支出甚巨。只好横征暴敛,转嫁给百姓,加重百姓负担,苦不堪言。朝廷结党营私,党人纷争,你死我活,削弱力量。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本意富国强兵,结果用人不当,“新党人”身居要职,排除异己,把“保守党人”赶出朝堂,“一鸟不鸣山更幽”,一手遮天,趁机大贪大揽,中饱私囊,祸国殃民。宋仁宗继位,恢复旧政,罢免“新党”,重用“保守党”,彻底废除新政,造成社会动荡不安,人心惶惶。其后,宋哲宗、宋徽宗、宋钦宗,都无多大作为。特别是宋徽宗,继位以后,醉心于其“瘦金体”书法、宫廷花鸟山水画,懒于政务。且私欲甚重,沉溺酒色,不满足“后宫佳丽三千”,与名妓李师师幽会,真可谓:“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上行下效,捧妓成为时尚。达官显贵、文人才子、富商巨贾、贩夫走卒,视“狎妓”为荣,官家有官妓,豪门蓄私妓。结果四处花红柳绿,莺歌燕舞,纸醉金迷,歌舞升平。国力日衰,国势日下,宋徽宗传位宋钦宗,想转嫁危机,继续享乐。终于酿成“靖康之耻”,沦为阶下囚,丧送了大宋。
试想,柳永身处此境,非神非仙,非圣非贤,仅是落拓江湖一书生。能不受此风气的影响?不逆流而行,就得随波逐流,同流合污了。一个文弱书生岂能力挽狂澜、改天换地?说其品行低劣,还有待商榷。与其同时的高官文豪:欧阳修、王安石、苏轼、晏殊、秦观等人,谁不与歌姬往来唱和,私交甚笃?才子佳人,柔情似水。有谁来说他们不是?反而传为美谈!独对柳永偏见太深,认为不齿!怕是门缝看人吧?
二.个人经历
柳永(约984—约1053),原名柳三变,字景庄。因排行第七,人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官阶最高时为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出身于书香门第、官宦世家,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15岁时写出著名的《劝学篇》。名扬乡里。
少年英才,进京赶考。可惜,怀才不遇,命运多舛。科场屡屡失意,只好沦落风尘,宦游江湖。只因恃才傲物,曾在一首《西江月》中写道:“纵教匹绢字难偿,不屑与人称量。我不求人富贵,人须求我文章。”得罪了权相吕夷简,遭弹劾。又因一阕《鹤冲天》中:“忍把浮名,换了浅酌低唱。”惹怒了宋仁宗,仁宗对其判词:“此人风前月下,好去浅酌低唱,何要浮名?且去填词!”阻断了仕途。柳永灰心认命,戏称“奉旨填词柳三变”,自封“白衣卿相”。混迹花街柳巷,依红偎翠,靠填词为生,借酒浇愁,换得一世浮名。
在1034年,更名为柳永,字蓍卿,考中进士。先后做过睦州推官,定海晓峰盐场盐官,余杭县令,屯田员外郎。为官清廉,政绩卓著。后退出官场,四处漂流。孑然一身,居无定所。在穷困潦倒中病逝,众妓女筹资买棺安葬,其坟名为“风流冢”。一代才子悄然逝,几多红尘喧嚣在。诺大的世界,安放不下一颗破碎的心。可悲可叹!
试想:柳永身为一介书生,仕途不顺,出路何在?何以谋生?手无缚鸡之力,难以种田或做工;又无经商头脑,难以做买卖;不会溜须拍马,媚上治下,难以做官。“百无一用是书生”,幸好才华横溢,填一阕好词,名扬天下,填词为生,糊口安身,宣泄情感。其中的辛酸和苦闷,只有他自己知道。故而,斥其为有才无德、无才无德,依靠妓女过活。有点求全责备,脱离他本人的实情,要求过高。若有更好的出路,谁愿意如此?犹如笼中之鸟,自鸣自唱,谁能解真意?真可谓:“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三.词坛风流
柳词在大宋词坛上,承前启后,开一派新气象。把词从文坛推向民间,从高端走向底层,由贵族化转向平民化。其贡献,不可小视。
柳词意境美。可以说:“词中有画,画中有词,词画合一。”比如:《雨霖铃》:“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该词犹如一支彩笔,描绘出一片天高水阔、烟雾茫茫的江南水乡美景。词人酒醒之后,已身在异乡,相送的人不在眼前,只见岸边杨柳依依,晓风轻抚,一钩弯月挂在天边。美景衬出别情更苦。
柳词情感真。柳词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毫无矫揉造作之嫌。也体现出,虽身在红尘,却也是至情至性之人,毫无市侩之气。比如:《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该词倾吐心声,情感专一忠贞,即使为自己心仪的人因长相思,变得消瘦憔悴,也毫不后悔,可见痴情痴心!又如:《忆帝京》:“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睡。”“系我一生,负你千行泪。”该词展现出:词人深夜难眠,相思成灾。又怕辜负佳人深情,诉不尽内心深处的愧疚和悔恨,用我一生情,换你一世苦。
柳词语词新。柳词生僻典故少,多用清新口语和俚语,无怪异生涩之感,易解易诵。摆脱高深冷漠,辞藻华丽的文人腔。比如:《满江红》:“残梦断,酒醒孤馆,夜长无味。”“独自个,赢得不成眠。”“无人思量处,几度垂泪。”该词中:“无味”、“独自 个”、“垂泪”皆是口语,新鲜亲切,如话家常,娓娓道来。平民化了,满是生活气息。淡淡的生活,孕育出脉脉词情,更是词人的写照。
柳词内容丰。柳词意境开阔,入词意象鲜活多样,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内容丰富,气象万千。比如:《女冠子》:“断云残雨。洒微凉,生轩户;动清籁,萧萧庭树。”“疏篁一径,流萤几点,飞来又去。”该词中:“断云残雨”、“轩户”、“庭树”、“疏篁”、“流萤”,皆为物。但在词人笔下一草一木,一轩一户,几点流萤皆成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如王国维所言:“一切景语皆情语”。
柳词歌者众。柳词突破小令和中调之短,以长调见长。小调太小,较为简洁,小巧玲珑,意境难以展开,失之单一,犹如“小家碧玉”。中调稍有提升,渐有气象,但还是不如词人所愿,犹如登山到了半道,境界还是不够开阔。故柳词开拓新境界,写景景如画,抒情情似水。深得人们喜爱。文人雅士,歌伎舞女,商贾工匠,村妇村夫......皆会歌柳词。“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接地气,有人气,竟与大文豪苏轼比肩,可是大宋词坛上的一大奇迹!可见,柳词影响深远,开一代先河,深得大众认同。传唱千古,不是那么不堪入耳。故此,奠定了柳永在大宋词坛的地位,其在文学史上的贡献也是不可磨灭的。
四.世人评说
关于柳词评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士大夫中,有人认为其人其词不堪,属于“淫词艳科”,儿女情长,格调不高。有违“礼教”,有伤风化,当禁止。有人认为,其词新,其情深,其意长。唱出众人的心声,当推崇,当传唱。相互攻许,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故无定论。因此,不能一刀切,全盘否定柳永柳词。应加以比较、鉴别,全面认识,肯定其价值。正如:牡丹秋菊各有胜场,谁能独占四季?
普通民众尽管各有所见,说长道短,但还是认同者众。柳词中:无论宴乐、应酬,唱和,无论赠别,相思,羁旅。都各有所长,深入生活,贴近人心,争相传唱。且有歌妓们为其命运和遭遇抱不平,诗云:“乐游原上妓如云,尽上风流柳七坟。可笑纷纷缙绅辈,怜才不及众红裙。”表达了不尽的怀念和同情。可谓:识才,怜才,念才。
当然,柳永一生,怀才不遇历坎坷,命运多舛尽艰辛。才华横溢,可惜生不逢时,多是冷遇和挫折,一生悲凉。但他本人的一些做法也欠妥,仕途遇阻,不思进取,借词酒醉人,麻醉自己,逃避现实。借妓女糊口,有损男儿尊严。未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未能“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孤身一人,无牵无挂,只在红尘走一遭,了无痕迹。也是一种悲哀。借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风尘才子、白衣卿相,词坛辉煌,人生寂寥。“相识遍天下,知音有几人?”说不尽的辛酸,道不完的凄凉,死后有谁知?后世人只能通过一卷卷词稿与其对唱!何须计较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