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总是要面对的
2019-11-26文上海市致远中学初三周利书
文上海市致远中学 初三(3)班 周利书
“啪!”一记沉闷的声响。弦断。
我抱着琵琶,看着断裂的弦在空中晃了晃,随即颓然垂下,我有些无措,但更多的是迷茫。
初学琵琶时,惊于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叹于大珠小珠落玉盘,四弦一声如裂帛。八年过去了,还未领会透彻诗中的句子,感受最深的,竟是这一地鸡毛的杂乱。
面前谱架上放着的是《土耳其进行曲》的简谱,各种复杂的降调,双弦,相距甚远的音符,扑面而来的是如同看天书一般的眩晕。
回想起上次上课,我又是呆坐在谱架前,看着熟悉而又陌生的曲谱却无从下手。我只能厚着脸皮,第五次请求老师教我开头的弹法。我低下头,没敢看她。她叹了口气,抱起了琵琶。我忙抬头,只见她的手在弦上飞速移动,如同蛇一般游走,不带痕迹。而我,既忙着看谱,又忙着看她,还要忙着自己摸索,整个人因为极度困惑而显得笨拙,就像一头熊。
上课的时间,又要到了。
“如果不用心学,就不要学了。”上次老师抛给我这句话。
我想象着,她的失望会不会将我从头到脚淹没,就像把我紧紧裹进一个充满失望的无形水球中一样,有一种压迫感,压得我喘不过气,几近窒息。
我闭着眼,脑海里回闪过一幕又一幕场景。说实话,琵琶并不好学,但这四根弦上所承载的,是我的童年。行云流水般的音符将我的童年温柔地揽入怀中,或在花开烂漫的午后,或在寂静无人的深夜,我多少次因琵琶感到充实,多少次因一首曲子而感到安定。
有几首曲子,对于琵琶演奏者而言,是如同信仰一般的存在。而我,还未领略到《十面埋伏》的激烈悲壮,还未见识到《天鹅》的技艺高超,又怎敢轻易言弃?
我默默下定决心,直面我的任性和脆弱,将之击碎。不逃避、不躲闪、不辜负,就算放弃,也要心安理得,不后悔,而不是遇到困难就赌气般匆匆做出决定。
有些事,总是要面对的。
我轻轻敲了敲虚掩着的教室的门。
这篇文章取材于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生活气息浓厚。全篇以上琵琶课前的心理过程的转折为主线,写得细腻、明晰,条理清楚,充分写出了对琵琶既喜爱又畏惧的复杂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