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现状与发展
2019-11-26杨崇禧
杨崇禧
广东花城工商高级技工学校 广东 广州 510800
1 引言
大气污染、全球变暖等问题日渐严峻,新能源已经应用到很多行业。根据相关的报道统计:汽车尾气在大气污染中的比例占到七成左右。所以发展新能源汽车对于我国的环境、经济基至是政治都有比较重要的意义。《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显示,预计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年销量将会占到汽车市场需求总量的2成以上,市场份额占比预计会达到8成以上。由此可见,向新能源汽车转型过渡是中国迈向世界制造业强国的必由之路。工业和信息化部为满足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制定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新能源汽车指的是:集低能耗、低排放、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高新技术于一体的,采用非常规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者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的混合动力、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的新技术新结构汽车。
2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自从2010年我国将新能源汽车产业纳入战略型新兴产业,成为国家重点发展对象,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使得产业迅速发展,国内的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已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根据相关统计显示,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量接近100 万辆,同比增长59 %。截至到2019年,新能源汽车市场销售量大约为121万辆,较2015年增长了88万辆。
3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核心技术不成熟
虽然我国新能源汽车在个别领域已经取得一些成绩,例如目前我国是世界上锂电池第二大生产国,但是续航里程短、循环寿命短、电池存在造价高、电池不稳定、充电时间长等多种技术和应用难题。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和国外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另外很多关键技术仍然依靠从国外引进,自主研发能力有待提高。
3.2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基础配套建设设施环节相对滞后、体量小,这也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的充电站达不到需求的覆盖率,与随处可见的加油站相比,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降低了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购买热情。
3.3 产业集中度偏低、发展不协调
中国从传统汽车制造开始,产业集中度就不高,造车企业多,但百强企业仅占整个行业的约30%。全国范围内形成了的六大产业群分别是: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西南地区、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其中长三角地区雄踞新能源汽车榜首,东北地区与西南地区整体资源较落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集中度较低,规模效应不够明显,产业内各企业呈现数量多、规模小、散而乱的局面。
4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策略
4.1 重视核心技术突破与零部件研发
政府应当为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研发提供足够的财政支持,鼓励汽车生产企业在研发上加大投入,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工作,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接受度,扩大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当地政府积极响应《中国制造2025》的号召,整合当地资源及时投入新能源汽车的制造中去。
4.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续航问题、能源补充等方面是影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应当加快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积极搭建科学合理的充电桩服务站点。地方政府应当为新能源汽车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在城市地区、高速公路等地方建设充足的充电桩,解决好消费者的后顾之忧。相关部门统一制定行业标准,提高各品牌基础设施之间的兼容率以及基础设施自身利用率,做到资源不浪费,提升新能源汽车企业相对有效的服务效果。另外还应促进新能源汽车维修点的建设,为新能源的维修和保养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
4.3 跨区域协同联动配合、统一技术标准
由政府部门主导建立区域产业技术平台,加强统筹协调。建立配合联动机制,统筹布局规划,优化资源配置。相关的部门和汽车行业协会应当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标准建设,逐步完善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检测认证等技术标准,实行新能源汽车生产和检测的强制认定。
5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传统能源日益紧缺,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新能源汽车是汽车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化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因素。相信我国在新能源技术发展和国家政策支持下,一定有非常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