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后备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2019-11-26赵晨露

少年体育训练 2019年11期
关键词:体校后备高水平

赵晨露

(太原市体育运动学校,山西 太原 030002)

田径运动与人类进化和人类社会发展相伴随,也是在全世界开展范围最广、普及程度最高的运动项目。在竞技运动领域,它是现代奥运会中金牌数最多的项目。随着飞人刘翔的横空出世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竞技田径运动也愈来愈受到国人的关注。但是总体而言,相比欧美田径强国,我国田径运动总体水平在全世界来说还是处于较低水平,在历届奥运会所得的金牌总数中,田径项目金牌数占比较低。因此,目前田径运动仍然是制约我国体育运动总体水平继续提高、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一大薄弱环节。我国竞技田径运动水平不高与田径运动后备人才培养机制的缺陷有关。因此,本文对我国田径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科学的、可行的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建设路径。

1 当前我国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后备人才培养机制的现 状

1.1 初步构建起了“三级”金字塔人才培养机制

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当前的社会现状,因此,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水平还相对有限,在体育上投入的资金还相当有限。在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后备人才培养方面,结合我国的国情,本文我国初步构建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后备人才培养机制。

三级培养机制呈现“金字塔”形,塔基为地方体校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校大都为地方体育行政部门主办,以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为主,将具有体育天赋与特长的学生集中到一起进行专项体育训练,在文化课程教学方面往往采取与普通学校合作的方式。这些学生平时将大部分的时间用于系统的体育训练,并且能够从小就开始培养,是发现田径运动以及其他运动项目后备人才的重要方式和培养途径。在很多地方,体校往往成为当地某些运动项目的二队,成为一线队伍的重要梯队。但是,由于大多数家长希望孩子能考上大学,不愿意送孩子到体校进行体育方面的培养,加之许多学生受不了长期运动训练的枯燥和艰辛,选材面相当有限。但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该方面的不足,体育项目传统学校为地方体育、教育主管部门共同组织、管理,对学校开展体育项目专业人才培养给予一定的经费补贴和专业指导帮助,它在让体育特长生与其他学生共同学习的条件开展体育训练,能尽量做到学习和体育训练两不误,并且能扩大选材面,从广大学生群体中去选拔具有体育特长的学生。

“金字塔”的第二级、第三级分别是省队和国家队。省队由各省体育主管部门建设,选拔水平较高的田径运动员,集中进行管理,组织训练及比赛,提供人财物等方面的支持。省队主要是参加全国的比赛获得名次,为地方争取荣誉。但经费等条件有限决定了进入省队的运动数量是极其有限的。并且,进入省队的大都为成年的运动员,运动寿命比较短暂,培养的起点较高,决定了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范围有限。“金字塔”的塔尖是国家队。在举国体制的大背景下,国家队承担了为国争光的重要任务,为国家队的运动员设计的也是精英化培养道路,其拥有最好的条件和资源,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培养世界顶尖运动员。但总体上而言,“金字塔”塔尖的强大必须依靠坚固的塔基,塔尖高水平田径运动的竞技水平也必须依赖塔基的人才培养。

1.2 我国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后备人才培养“三级”金字塔人才培养机制所存在的不足

“三级”金字塔人才培养模式与我国当前的发展现状相契合,在高水平田径及其他体育项目的人才培养中也取得显著的成绩,所培养的田径运动员总体水平在亚洲处于领先地位。但是,该机制仍然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和问题。

1.2.1 体校面临的问题 由于输送渠道不畅、出路有限,且部分家长对体育运动人才培养的认识不足,导致体校在招生和人才选拔上存在较大的困难,愿意进入体校进行体育专项训练的学生越来越少,体校甚至成为一些文化课成绩不好的学生的无奈选择。这种局面导致了具有体育特长的学生不能进入体校学习和训练,影响到田径后备人才选拔的质量。另外,大部分体校只注重学生体育训练成绩,而忽视学生文化素质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影响到学生的升学和进一步深造,反过来也影响到学生进入体校的积极性。此外,当前大多数体校的都面临经费短缺的现状,体校大都为体育部门主管,得不到教育经费的支持,甚至导致一些体校有名无实,训练和比赛都基本陷入瘫痪状态。

1.2.2 省队面临的问题 省队面临的问题,首先体现在人才选拔方面,受金字塔基影响,难以选拔到经过科学系统训练的优秀苗子;其次,省队虽然代表了一个省域范围内的最高水平,但在实际中发现,大部分省级田径运动队因为训练理念落后,训练方式方法不科学,科学化训练水平较低;再次,省队大多把训练和比赛的重点放在全运会上,竞争意识不强,导致我国田径运动缺乏国际竞争力。

1.2.3 国家队面临的问题 首先,存在体校到省队再到国家队渠道不畅通的问题,缺乏衔接和交流,遴选机制不健全,塔基的人才不能顺畅地往塔尖输送。其次,由于塔基的萎缩,导致国家队缺乏高水平的高水平后备人才储备。最后,在训练中只注重运动员田径运动水平的提高,忽视对运动员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影响到运动员的竞赛水平,也影响到运动员以后的职业发展。

2 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后备人才“教体结合”培养机制构建

田径运动作为奥运竞赛重要项目,也是我国的薄弱项目,在体育强国的建设中势必需要加强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后备人才的培养。田径运动后备人才培养作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重点。针对当前我国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后备人才培养机制现状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教体结合”培养机制,将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后备人才培养纳入我国现有学校培养体系中,依托各级各类学校,利用学校教育的强大影响力、学生群体的广泛性、学校教育的连续性,建立以高校为金字塔塔尖,以中小学为塔基的“教体结合”高水平田径运动后备人才培养机制。

2.1 “教体结合”机制在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后备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

2.1.1 “教体结合”模式能最大限度地扩大选材面,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费不足

学生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从该群体中去选拔具有田径运动天赋及爱好的学生,能最大限度地扩大田径运动的选材面,从而提高选材的质量。同时,通过建立“教体结合”模式能扩大田径运动的影响力,对田径运动项目起到宣传、普及和推广的作用,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田径运动,使田径参与人口数量的增加,从而提供更多的人才选拔与培养机会。另外,依托学校培养田径运动后备人才能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场地、器材和设施设备等硬件资源和师资等软件资源,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

2.1.2 “教体结合”模式能对田径运动员后备人才进行规范化、全面化的培养

一方面,传统的培养机制在各个培养阶段和主体上缺乏连续性,在培养的目标、规划上缺乏衔接,然而学校教育具有系统性、连续性的固有属性,能根据学生的身体条件和运动水平,合理地设置各个阶段的培训任务和目标,合理地安排各个阶段的训练内容和方式方法,建立从小学到大学的连续性的培养机制。另一方面,传统的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后备人才培养中,忽视了对运动员综合素质的培养,造成即使运动员在田径运动方面具有较高的竞技水平,但科学知识文化、人际交往、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素质较差,影响了运动员的长远发展。而依托学校建立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后备人才培养的“教体结合”模式,能充分发挥“教体结合”模式的优势,在提高学生田径运动水平的同时,对其各方面综合素质进行培养,促进高水平田径运动员的全面发展。

2.2 “教体结合”机制构建路径

2.2.1 完善顶层设计 田径运动作为我国竞技体育的薄弱点,田径竞技人才培养成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及提高我国竞技体育总体水平的重要发力点。因此,建立完善的、科学的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应该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从国家层面加强制度建设,成立专门的机构,完善人才培养各项制度。

2.2.2 规范各阶段的培养目标与任务

学校教育培养作为一个连续的过程,依托学校作为培养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后备人才的基地,需要对各学段的培养目标与任务进行科学的设计与合理的规划。其中,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与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并参与田径运动,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发现具有田径运动天赋和良好身体条件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则是进一步扩大田径运动学生的参与面,建设一批田径运动项目学校,给予扶持,建立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学校田径运动开展机制。在大学阶段,培养目标与任务是培养高水平田径运动员,通过在招生、培养、输送等方面建立完善的机制,培养具有较高竞技水平的田径运动人才,力争为国家队输送高水平田径运动员,为国争光。

2.2.3 加强各培养环节的相互衔接、交流与指导 在宏观的目标与任务设计上,各环节要做到相互衔接,在具体的执行操作层面上,各环节更应该紧密衔接,相互交流、学习,通过相互衔接使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后备人才培养保持连续性,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通过互相交流和指导促进我国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后备人才培养整体水平的提高。

猜你喜欢

体校后备高水平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对分课堂”在体校语文课堂应用初探——以《囚绿记》为例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肘后备急方》——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2019年全国体校杯足球比赛总决赛在广东清远举行
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走到十字路口的业余体校
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