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习作指导策略探微

2019-11-25万燕娜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责任心习作情感

万燕娜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学生的习作质量直接体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同时也体现了思想以及认识水平。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又进一步提高了对写作教学的重视程度,也对习作有明确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仍然沿用过去的教学方法,很难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语文教师积极拓展教学思路,改进传统写作指导方法,消除学生习作当中的诸多弊病,实现写作教学的突破。

一、认识写作重要性,培养写作责任心

写作教学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不管是所占课时还是涉及到的指导内容都较以往有所增多,这就对学生写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的习作质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写作活动中,掌握写作技能。通过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习作情况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就是缺少写作责任心,不少学生片面认为写作是作家的事,自己写作主要是为了完成教师安排的任务与作业。这样的错误思想严重影响写作教学的开展,也制约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要扭转这一局面,就要从提高学生对写作重要性的认识开始,不断强化他们的写作责任心。语文教师需要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他们认知写作的价值,强化写作意识,尤其是要引入一些实例凸显写作的实用价值。比如教师的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报纸、杂志、书籍、广告等都有写作的身影,可以说生活和写作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当然教师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与探究:假如没有写作的话,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与传统文化应该怎样留存于世?这样学生就能够在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中正确认识写作价值,强化写作责任心,并将写作变成一种自主的学习活动。

二、加强情感教育,写出真情实感

写作活动本身就是用文字提出看法和抒发内心情感的实践活动,要让学生在写作中突出真情实感,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就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调动学生的情感,促使学生写出高质量的作品。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生活以及世界,鼓励学生带着情感感知自然与社会生活,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从而创作出贴近实际生活,抒发内心情感的优秀文章。这样,学生在写作时就不会只是机械性的,用语言文字来堆叠,而是用文字和情感的密切互动与渗透写出感人的美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着重培育学生美好心灵,让他们始终怀有善良和感恩之心,感受生活,认识生活,思考生活。例如,学生在得到他人帮助时,应该怀有感恩之心,感知朋友的重要性以及友谊的伟大,这样在相关主题的写作中就可以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提高写作质量。在实际的写作环节,教师需要着重引导学生发现新内容,在写作过程中融入新颖见解与个性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优化指导方法,帮助克服畏难心理

在小学生作文时,教师的指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写作水平。面对学生写作时严重的畏难情绪,教师只有发挥引导作用,增强学生的胆量和兴趣,才能让学生写出优秀文章。教师在指导时要降低写作难度,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为他们今后的写作打下基础。小学高年级学生虽然经历了中低年级的积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能力,但是仍旧有着较强的畏难心理,对写作的认识比较片面。对此,教师需优化和改革写作指导方法,帮助学生克服畏难心理,提升写作动力。为降低学生的写作难度,教师可以积极运用示范教学法,引入优秀作文范例,在激励学生熟读与理解的过程中进行改写、扩写、续写、缩写等训练,促使学生感知写作的乐趣。阅读是获取习作素材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指导学生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密切结合起来,推荐一些经典的阅读书目,让学生主动积累写作素材,实现以读促写和读写结合。另外,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写作时突出个性,体现出自主意识,提高自由写作和表达能力,避免写出的文章过于单调。

写作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活动,是小学语文课程学习中的重头戏,同时又是提升难度相对较大的学习活动。整个写作过程涉及语文学习的多个方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文学素养、阅读能力、语言组织与应用能力等,需要提高學生的综合学习素养,以便开拓思路,促使学生写出高质量文章。语文教师要不断归纳总结,最终找到适合学生写作技能发展的教学指导方案,并有效落实,给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发展提供支持。

猜你喜欢

责任心习作情感
责任品格培养
情感
北京市高职生责任心年级差异分析
台上
伴侣责任心强,工作更出色
习作展示
破坏责任心的5种领导角色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