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领小学生快乐写作的有效策略

2019-11-25吴为为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佳句作文题目写作文

吴为为

现在的小学生多数有“作文恐惧症”,害怕写作文,提到作文,就像霜打的茄子,没了精神。长此以往,不仅直接影响到作文水平的提高,而且严重制约了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

那么,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作文能力呢?如何真正做到“在快乐中学会作文,在作文中享受快乐”呢?下面谈谈我对小学生作文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氛围激趣,创设情境

六年级的学生年级较高,对写作有抵触情绪,明显没有初识新事物的浓厚兴趣。拿到作文题目本能地找出作文选一抄了之,或者三言两语草草了事。鉴于此,在第一次指导写作时,我首先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想办法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消极心理,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这样可以让学生知道:作文其实就是把你自己的生活记录下来,用笔说话。让学生乐于写作文,增强写作文的信心。

我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熟悉鸡蛋么?今天请你们回家做个实验,拿只鸡蛋,开动脑筋想办法,让鸡蛋从两米高的地方掉下来而不摔破。”

犹如在热油锅里点了一滴凉水,教室里立刻开了锅。学生们叽叽喳喳讨论起来……

“同学们,老师刚才说的实验今晚回家要认真做哦!把实验的过程记录下来,写清楚明白。作文其实一点也不难,就像老师刚才说的那样,只要把你做过的、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让人看明白就行了。简单吗?”

学生高兴地回答:“简单。”

我顺势又问:“想试试吗?”

学生迫不及待地回答:“想!”

第二天上课,我们一起讨论昨天的实验。我给学生创造了一个非常开放的写作空间,让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实验过程。学生侃侃而谈,说的时候仿佛都身临其境一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非常放松,似乎就是在生活中作文了。接着我巧妙地引导学生进一步完善说话的情境,引导他们将语言說得“生动些、活泼些”,为接下来的写作做好强有力的铺垫。我想,作文前就应该这样营造宽松、愉快的写作氛围,激发他们写作的欲望,建立多条自由的通道,铺设好攀登的阶梯。

二、开放式命题,让思绪飞起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因此,在写作教学中,不要固定作文题目,不要束缚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是最富有个性的个体,不同的个体自然有不同的喜好,不同的喜好自然又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表达方式就决定了学生会选择不同的角度去反映自己眼中的世界。因而,世界在孩子的笔下也就变得缤纷多彩了。

另外,写作是一种创造活动,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束缚太多,框框太多,就会造成学生语言匮乏,导致写作内容千篇一律,枯燥乏味。所以,作文教学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必须创新,让每个学生都能自由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所做、所见、所闻、所感,真正体验到写作的快乐。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燥,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便是写作的源泉,大自然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有源头才有活水,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想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就要让他们表现真实的生活,表达真实的情感。想要让学生懂得作文就是用笔记录生活,就要引导他们深入体验生活,在体验中慢慢发现,不断探究。正所谓真实的情感最能打动人心。在写作教学中必须坚持写作与生活相结合,严禁学生为了字数胡编乱造,最终导致空话一箩筐。

另外,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要真正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在平常的写作教学中,我所出的作文题目都尽可能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如:《假如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美》,这样的半命题作文不会束缚学生的想象力,学生自然愿意说、愿意写。由于这样的半命题作文题目可供选择的内容很多,学生的写作思路也就宽了。

三、善于积累,“有米可炊”

在写作文时,学生常有“无米可炊”的烦恼:想写,写不出。要让他们“写得出”,肚子里得有“料”,这就要从平时入手,积极引导他们积累写作素材。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所以,我们要指导学生善于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认真建立“采蜜本”。在积累素材方面,我引导学生做到以下三点:

1.日记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写作材料最好的方法,也是提高写作水平最直接的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做过的、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等等,都可以写进日记,这样学生就有了自由表达的空间,能写出最真实的情感。比如:放学路上、春游之后、一起游戏,这些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学生能把在游戏中全员参与、热火朝天的快乐场面描写得十分生动、真实、具体。当然,如果不是亲身经历,学生是写不出真情实感的。因而在写日记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提高了写作水平,更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2.文本积累

“重视文本”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现在很多课文的课后练习都有“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好词、佳句”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文本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在摘抄好词、佳句时慢慢积累写作材料。好词、佳句的掌握为以后的写作做铺垫,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写”。比如:本学期在教完《三亚落日》《孔子游春》《理想的风筝》等课文后,文本中优美的段落,诸多的好词、佳句,为学生以后写写景作文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

3.课外积累

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我还指导学生看课外书籍。“不动笔墨不读书”,我让学生边读边摘抄其中的好词、佳句,进而完善他们的“采蜜本”,丰富他们的写作素材。

有了这些课内、课外写作素材的积累,一段时间后,每个学生的“采蜜本”都有了满满的“蜜”,写作文时再也不愁“有心无力”了,真正做到“有心更有力”。

以上就是我对作文教学的一些理解和感悟。我相信只要引导学生立足于社会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一定能改变学生不愿写作的尴尬局面,每个学生都会乐于写作,最终达到“在快乐中学会作文,在作文中享受快乐”的理想境界。

猜你喜欢

佳句作文题目写作文
补成语组佳句
劳动最光荣
写作文的烦恼
小丁写作文
拜谒杜甫草堂
你眼中的我
《我爱写作文》的魅力值
写作文等
佳句碎碎念
2009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作文题目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