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村盆面条
2019-11-25
“固墙捞面”在《周口晚报》和《阳城说客》公众平台发出之后,一时好评如潮,点击阅读量直线上升。加之全国各地朋友圈及报刊转发,读者达数万之众。巴村镇党委书记王君看后找我,嘱我也写写巴村盆面条。王君曾和我一起工作过,为人实诚、性格内向,有担当、不张扬。近来一直想在挖掘地方特色、发展乡村旅游上做做文章。宣传阳城、推介阳城,是我作为一个阳城人份内之事、应尽之责。何况提起巴村盆面条,未曾下笔,口水已流。于是欣然从命。
巴村位于阳城西南30多公里处。南接上蔡、西邻郾城。汾河之水状若一条玉带穿境而过,历史悠久、民风淳朴。逢双日为集,自古就是是方圆附近商贾汇聚、商品集散之地。
十月三十一日上午,驱车出城。经雷坡、过舒庄,直抵巴村。路上一派繁忙景象、金色深秋。玉米大豆已收,小麦开始播种。田野里浇地的、犁地的、耙地的、耩地的,人声鼎沸、机器轰呜。
巴村盆面条始于东汉、盛于西汉。站在巴村街头,我戏对王君道:“咱们先当一回穿越族,且把目光穿越历史、跨越时空,把镜头聚焦到西汉末年,刘秀和巴村盆面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时间应该是在天己近黑时候,晚霞夕照,残阳如血。巴村集散人空、趋于宁静。这种宁静没能停留多久,陡然间在马蹄声中散落一地。忽听人相喧嚷、马尽嘶鸣,眼见刀枪剑戟、几百人马猝然而至。风中猎猎招展的“刘”字纛旗已经残破褴褛,似乎顷刻就会随风飘坠。大概是刚刚经历一场生与死的搏斗,浓浓的血腥与汗气相互夹杂着,充斥弥漫在空气之中。他们在这里安营下寨、埋锅造饭,似乎打算歇歇脚再走。
有胆大好事村民出来探询,方知是南阳刘秀一众人等。这刘秀即后来威名显赫、名垂青史的光武大帝。祖居南阳、相传他出生时地里谷子结了九个穗子故起名刘秀。说起来,也算是汉室宗亲。只是传到刘秀时已沦落为乡间小地主。其父充其量只是个当过几天基层公务员的一般干部。刘秀饱读诗书、胸有大志。9岁丧父,由叔父抚养成人。二姐嫁给新野邓家,而邓家与新野豪门世家阴家(管仲后人)是亲戚。从那时候刘秀就暗恋上了后来被李白赞为“丽华秀玉色、汉女娇朱颜”的阴家千金阴丽华。19岁参加王莽同志组织的“高招”有幸考中,成为一个太学生赴京深造。从南阳偏僻一隅到花花京城对刘秀而言,无疑是人生一个质的变化,让他开了眼界、长了见识。原来世界这么大,原来世界这么好!原来世界上还有这样的生活!以至看到百官出巡壮观场面,他心生羡慕,对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执金吾(类似警察局长)更是十分向往,发出“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之叹。打死他也不敢想到日后自己会黄袍加身,娶阴丽华为妻,成了九五之尊,一代明君。后与大哥刘縯起兵造反,随绿林军南征北战、成为实力最强的一支重要力量。并和其他义军首领拥立同姓爷们刘玄登基,当了群主,史称更始帝。
有将官打扮的人向村民打探,问此地有无医生。说有人偶感风寒、肠胃不适;身心俱疲,己是两天未曾进食。村民见他们纪律严明、秋毫无犯,遂引荐当地行医小有名气的邵姓大夫给他们。大夫所见病人正是刘秀,只见他尽管病中疲惫、恹卧于榻,却印堂发亮、两瞳放光,丝毫遮不住一身英气。大夫不敢造次,静下心思、闭目搭脉良久,双手一拱而揖道:“大王可否随小民去前面不远之处”?见刘秀眼露疑惑,接着说:“恕我直言,大王身体无恙,乃心病耳。千里奔波、鞍马劳顿;况兼百事繁杂,肝火攻心,以至胃燥肠结、不思饮食。集上有一吃食,可代药去大王之疾”。刘秀不复迟疑,乃在左右簇拥下随他而去。约百十米处转过街角,于那一排店铺中斜出一个布幌,上书“巴村段家盆面条”六个大字。大字下面一行小字,却是“闻香下马、知味停车”。进得店内坐下,早有段家老掌柜迎上前去,亲自用褐色大号粗碗为刘秀盛上满满一碗盆面条儿。刘秀看时,那面热气腾腾、汤水泛红,香味四溢,辣味冲鼻。一闻之下连打几个喷嚏,顿时感觉精神一振。不觉喉结涌动、舌下生津,勾起食欲。狼吞虎咽吃下两碗,头上冒汗、遍体舒坦,待第三碗下肚,又打几个饱嗝。已是五内俱安、七窍皆通。左右众亲兵看的馋涎欲滴、直流口水。
阳城人祖祖辈辈、口口相传,说是那刘秀因着盆面条儿,竟在巴村逗留三日,方才率众北去。据说那一年他的主子更始帝怕南阳帮崛起难以制约,以莫须有罪名诛杀刘秀的大哥刘縯,随后派他去今天的河北省巡阅诸地。所谓巡阅,就是与割据的地方豪强争地盘,把人家辖区夺过来归更始帝统治。且不给刘秀一兵一卒,仅有南阳老家带出来的几百亲兵,说白了就是借刀杀人、让刘秀前去送死。刘秀在驻马店上蔡一带与王莽手下一支劲旅遭遇,寡不敌众、败走巴村。十二年后一统天下、史称东汉世祖光武皇帝。封赏功臣、息武兴文,精简官吏、励精图治。经济繁荣、国力强盛。遂有光武中兴、建武盛世。据说巴村做盆面条的老段家有人被召至京都洛阳做了御厨,专门在刘秀吃腻了龙肝凤胆、山珍海味时,给他做巴村盆面条儿。
其实,这些查无实据、史无记载的故事都是我小时候从爷爷嘴里听来的。到了夏天晚上,坑边大槐树下是儿时纳凉之地。一弯明月、满天繁星,树影婆娑、清风徐徐,蒲扇轻摇、苇席铺地。苇席用来坐卧,蒲扇用来驱蚊。爷爷吸着旱烟,烟锅儿一明一灭就是一个故事。我问爷爷肚子里为什么有那么多故事,爷爷光笑不语。问急了拍拍我的头说是爷爷的爷爷讲给他的。
第一次吃盆面条是在冬天,那时我己十二三岁。鸡叫三遍,被姨母喊醒随她去巴村赶集。家离巴村八里,过一条小河、穿三个庄子,到集上天色已亮。最先看到的就是汾河桥头石狮,这桥把巴村一分为二。南岸巴南、北岸巴北。石狮为清代古物,栩栩如生、雕工精美。尤其是狮子头被人们用手摸的满是包浆,泛着青光。东西置买齐备,已是半晌时分,姨母带我到盆面条摊前买碗盆面条儿。在瑟瑟寒风里吃上一碗热腾腾、香喷喷,辛辣十足、筋斗耐嚼的面条,别提有多得劲,以致在以后岁月里再也没能享受到那种滋味。
在段振忠盆面條老店,王君带我见到了段家盆面条传人段振忠。老段说话慢声细语,人很精明;不象是餐馆老板,倒象是一介书生。据他而言,盆面条因面条煮好后盛在大瓦盆中而得名。原是乡间小吃,多为走卒小贩、周围赶集客商食之,后因刘秀而名声大振。他家几代人都做盆面条儿。他爷爷活到八十六岁于1988年去世,而他从爷爷和父亲手里接过来,今年已56岁。即使不再往上追溯,从他爷爷到他父亲到他做盆面条也愈百年之期。早年间做盆面条靠的是手艺,卖的是苦力。冬天三更半夜起床,开始和面。阳城土地肥沃、多为黑土窑子,四季分明,最宜小麦生长,磨出的面做出的面食,不论是柔韧筋斗还是所含蛋白碳水化合物之类,远非其它地方小麦能比。和面要加少许盐和碱面,醒上两个小时左右。擀面前用一头固定的扛子在面团上反复捶击轧压,增强面团密度韧性。擀时很费力气,不能太薄,也不能太厚。
说话间,老段从里屋拿出早年老刀,已是绣迹斑斑,和现在菜刀迥异。两头微微翘起,刀身又宽又长。用它切面条时必须刀刀切透、宽窄均匀。然后用手搓成圆条状即成。抓起一把抖上一抖,面条如粉丝自然下垂。不粘不连,圆润剔透。锅内置水,大火烧沸。先把提前准备好的面糊倒入搅拌使汤变浑。面糊不能太稠,过稠面汤粘糊;又不能太稀,太稀面寡汤清。然后面条下锅,久煮不烂、爽滑筋斗。出锅时放入用祖传秘方特制的汤料和辣椒油,让汤面和调料互相浸润碰撞,形成丰盈汤汁。开胃健脾、增进食欲。尤其在寒风凛冽的冬季早晨,吃上一碗香辣可口的盆面条,若手头宽裕再要份片薄如纸,泛红透亮的清真过缸牛肉拌入其中。浑身发热、寒意全无。脑清目明、分外精神。
说起汤料和辣椒油,老段便把我们领到储物之所。将一袋袋香料打开,有芝麻、瓜籽、辣椒、大茴、小茴、麻椒、胡椒、桂皮、砂仁、良姜等二十多种中药材。都是老段精心挑选。小磨油怕不法商贩掺杂兑假,买来阳城本地芝麻自己磨制;麻椒胡椒非四川所产不用,其它香料必来自原产地。早年炮制用药碾子,费工费力;现在有机械代劳,省时省劲。如今老段办起了“振忠辣椒油加工厂”,用祖传秘方主打“振忠辣椒油”和“振忠汤料”。和名闻遐迩、行销全国的“十三香”相比,毫不逊色,已成为阳城一绝、小有名气。当然,在巴村说起盆面条子,还有谢家、毛家、朱家、张家等,都有自家秘制调料、都有自家做面特技,都有属于自家的众多吃货和粉丝。
其实就巴村盆面条文化底蕴、悠久历史而言,有的传说或许有些牵强、有些附会。但美食之所以是美食,自有成为美食的道理。美食不是凭空吹的,不是名人封的,美食在于经营者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积累,在于地域特色,在于消费者的长期筛选和良好口碑,更在于人们于味觉漶漫至心至脑留下来的愉悦记忆。我给巴村盆面条概括八个字,即“韧柔圆光、辛辣麻香”。“韧柔圆光”是指面条的上乘质量,“辛辣麻香”是说汤水的迷人滋味。我敢说巴村盆面条论颜值、论品质、论娴熟制作工艺、论独门秘制配料,完全可以和武汉热干面、郏县饸饹面、山西刀削面、陕西歧山铡刀面争艳媲美。至于发展到今天仍然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走不出阳城、打不开市場,只是缺乏包装、缺乏炒作、缺乏宣传、缺乏推介而已。
中午在乡政府吃饭,自然少不了盆面条子。两碗下肚,忽然想起了在京工作、官至正厅的一个阳城老乡说的话儿。那天首都相聚、酒酣耳热。吃的是北京炸酱面,他扒拉了两口就放下了筷子。对我说道:“老弟呀,你猜我現在最想吃啥哩?这些年天南海北跑遍了大半拉中国,吃遍了各个地方珍馐佳肴,要论面食,吃来吃去都比不上咱老家的盆面条子。参军到部队头几年,除了想家、想娘,就是想盆面条儿”。
我想想也是。老乡是阳城巴村人。小时候日子贫苦,最好吃食莫过于盆面条。一碗盆面条承载几许儿时记忆,寄托无尽乡愁别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