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教学中的设问智慧探讨

2019-11-25李滢

读写算 2019年25期
关键词:核心智慧课文

李滢

摘 要设问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间最常见且重要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行为方式。它是否高效决定整节课是否成功,也是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体现。巧妙设问对于深入贯彻新课标所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的智慧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因此,本文以“阅读教学中的设问智慧”为题,从巧设开篇性、核心性三方面的问题论述如何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激活学生的智慧。

关键词巧妙设问;开篇性;核心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5-0175-01

2011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学生自主、创造性地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巧妙设问,使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激活智慧。本文以“阅读教学中的设问智慧”为题,从巧设开篇性、核心性、梯度性三方面的问题论述如何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激活学生的智慧。

一、巧设开篇性问题,渲染课堂气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推动学生主动探究的内在力量,是智慧的开端,是开发智力、激活思维的推动力量。课堂开始时,教师可巧设开篇性问题,通过温故知新,点燃学习兴趣,激发思考,做好阅读铺垫,让学生尽快融入课堂,渲染课堂气氛。

(一)温故知新,点燃学习兴趣

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应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教师要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课堂提问也应该做到温故知新,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旧知识,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设计出导向性问题,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

如学习《桂花雨》这篇课文,可以先从校园的桂花树谈起,让学生说说自己见到的桂花树、叶子、花朵的样子与感受。然后再让学生读读课题,设疑:为什么课文以“桂花雨”为题呢?充分引发学生兴趣,点燃他们学习课文的热情。

(二)激发思考,做好阅读铺垫

“学而不思则罔”,只知学习而不动脑筋,只是机械的、被动的、消极的学习,只能记住一些表面、肤浅的东西。只有激发思考,积极思维才是学习的内动力。在课堂开始时,教师有目的地对课题进行设疑,激发学生的思考,做好阅读铺垫,有利于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如学习《鱼游到了纸上》这篇课文时,教师板书课题后可设疑:当你看到题目时,哪个字最吸引你,让你眼前一亮,为什么?在教师这样的提问下,“游”字必然会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从而更认真地去研读课文。

二、巧设核心性问题,突破文章重点

课堂中的讨论是由若干个问题组成,但若干个问题中必须有一两个核心性问题,教师要不断钻研教材,关注学习目标、课文重难点、课文的矛盾,抓住本质,确定关键问题,即巧设核心性问题,突破文中重点,达成教学目标,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

(一)关注教学目标,启迪学生思维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它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设疑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一种方式,是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载体。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关注教学目标,设疑应围绕教学目标,做到巧妙设疑,启迪学生思维。

(二)利用课文矛盾,激活学生思维

于漪老师曾说:“对立事物互相排斥,人们碰到这种情况容易引起思考,学习也如此。抓住课文本身的矛盾,抓住学生理解课文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矛盾,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在语文教学中抓住课文矛盾,激发学生深入思考、钻研,解决问题,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

(三)抓住关键词句,拓展学生思维

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不同的课文选择不同的教法。有些精读课文,应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来突破重点难点,设计几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研读课文内容,拓展思维。

三、巧设梯度性问题,关注探究过程

学生的认知过程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这就决定了设疑要通过一系列梯度性的问题,由浅入深,让学生以问题为主线开展具有深度和广度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进行《巨人的花园》“洋溢”这个词的教学时,可先找出概括孩子们表现的句子“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的笑声”。接着让学生看图片了解“溢”的本意,学生一看就明白了“溢”是漫出的意思。这时教师引导:是呀,花园里充满了孩子们的笑声,不仅充满了,笑声还溢出外面了,所以“洋溢”与“充满”相比?学生立即脱口回答:“程度更深了”。所以,正因为教师由图片诠释词语的本意,降低难度,再引导学生回到语境中理解,在设疑时巧妙设计一些梯度,在这一问一答中让原本生硬的解释变得顺理成章,简单易懂。

教育心理学家说:“学生的思维过程就是从问题开始的,如果要把学生的思维引入到一定的高度,就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提问技巧。”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巧妙设问,发挥阅读教学中的设问智慧,巧设开篇性、核心性、梯度性等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激活学生的智慧,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崔金風.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探究[J].赤子,2015(04):164.

[2]陈融.语文课堂有效提问切入点初探[J].现代语文,2013(05).

猜你喜欢

核心智慧课文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端午节的来历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背课文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参考答案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