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数学

2019-11-25宋建兵

读写算 2019年25期
关键词:数学

宋建兵

摘 要文章主要就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问题,谈谈笔者的做法。

关键词数学;我想学;我要学;我乐学

中图分类号:C9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5-0171-01

《义务教育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我们应该根据新课标的精神,重视和加强情感和态度的培养。

一、正确认识主动学习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动作用

所谓“主动学习”: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来的自觉性、进取性、坚持性、独立性等特征的总和,是学生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主动学习包括认知的好奇性、活跃性,情感的兴奋度和意志力的强度,表现为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有探究新知的欲望、喜欢独立解决问题,并有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热情,能创造性的完成任务。主动学习要求教师要把课堂上获取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信息的主动摄取者和加工者,以自身的力量去主动作用于教师所教的东西,充分挖掘学生自己的潜能,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的“要我学”转化成主动进取的“我要学”,变“学会”为“会学”。“要我学、学会”与“我要学并会学”虽然都是基础技能,但二者之间却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学生是被动学习,而后者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表现别。

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做法

(一)激发兴趣,以趣激学——“我想学”

兴趣是小学生积极认识教学内容或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心理成分,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因此,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愉悦的氛围中主动学习的首要条件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的知识和信息都是静止的,古人曾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学生的积极思维都是从怀疑开始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在静态的信息中巧妙设疑,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一开始就进入最佳状态。例如,我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课前准备了各种只露出一个角的三角形教具,在课堂上让学生猜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当露出一个直角时,学生说是直角三角形;当出示一个钝角时学生说是钝角三角形;当露出一个锐角三角形时,学生也自然地说是锐角三角形。这时教师拿出的却不是锐角三形,这样就使学生产生疑问:为什么有一个锐角的就不能确定是什么三角形?在学生积极探究这一问题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以后,我就顺势导人新课,此时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已经使求知成为一种“自我需要”,使学生达到“我想学”。

(一)创设目标诱因,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我要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它是直接激励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动力。学习动机的培养,是指导学生从没有或很少有学习需要到产生学习需要的过程,也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时,教师可利用一些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从“我想学”到“我要学”。

“理想和励志”是用祖国四化建设的成就、社会的需求和时代的发展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以启发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数学中的许多内容能直接启发学生正确、远大的动机。例如:教材中有一些统计数据、图表反映了祖国四化建设的成就,通过这些内容可给学生讲学习数学与祖国四化建设的紧密联系,增强四化建设的紧迫感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形成长远的学习动机,产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意义励志”是用生动形象的事例说明学習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责任感,使学生从“我想学”进而发展到“我要学”。比如,在学习了人民币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当家庭收支活动的“小会计”,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帮助家长计算一个星期或一个月的家庭收支。这样不仅巩固了知识,而且使学生通过有趣的数学活动,解决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学习的兴趣就更高了。

“目标励志”,即是根据学习的进程,不断地提出一个又一个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让学生体验达到目标的成功和喜悦,激发学生为实现目标而奋发向上的动力,从而自觉、满怀信心的学习。

(三)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我一定要学好,我一定会学好”

学生发展的过程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过程。作为教师,应当依据心理学的动机理论,针对不同智力的学生,不断改变评价方法,对学生的不同进步及时给予肯定,从而增强学生的进取心和自信心。同时有意识地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坚强的学习意志,使学生在心理上,从“我想学”“我要学”“我乐学”进而深化到“我一定要学好”“我一定会学好”。

参考文献:

[1]樊健美.生活,回归教学的本质:浅谈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文理导航(下旬),2015(4).

[2]杨庆宇.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08).

猜你喜欢

数学
我们爱数学
数学潜能知识月月赛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简:我心中的数学
美:我心中的数学
寻找另一半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