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代剧
2019-11-25徐江
徐江
徐 江
诗人,作家,文化批评家。生于1967年,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现居天津。
习惯看“拟写实”风格的观众,肯定不习惯《激荡》“不着调”的路数。但“不着调”恰恰是过往港剧乃至后来韩剧制胜的不二法门
《在远方》《激荡》同步播出,两剧都属于当代题材,剧情背景也类似——同样取材于我国经济腾飞阶段,同样是内地商业精英的成长史,甚至连主演们(刘烨、郭晓东、任重)的表演方式,在各自所处年龄段的明星中,也都属于与众不同且小有争议的“小另类”。这样的荧屏竞争,既“惨烈”又有趣。
按道理说,这样的两部剧相遇,收视上有的一打。《在远方》的阵容更“吓”人一些,明星味道更强:刘烨、马伊琍、梅婷、保剑锋、曾黎、程煜,这样的卡司放到哪部戏里,都会让竞争对手紧张。明星们的表演水准也确实不错,自然、松弛,剧情的调调儿也在大众常规接受范围之内,应该算是一部在线的内地口味十足的创业正剧。
《激荡》不太一样,演员实力也强,除了近几日忽然在媒体上大火的老戏骨李成儒和《蜗居》播出时期走红的李念,其他演员基本都属于平时媒体曝光度相对克制的一群:陶泽如、郭晓东、任重是这样,侯勇、车晓等人也是这样。这种善于自我克制的性格扎堆到一处,如果放到古龙式的武侠世界,是要搞事情的。现在,搁到电视剧荧屏上也同样如此。
说《激荡》不太一样,是因为它不像《在远方》乃至之前的《大江大河》《大浦东》《生逢灿烂的日子》,这一系列内地“拟写实”创作症候明显的剧集。“拟写实”并非“写实”,后者的剧情中需要有冷峻的东西(更早的《温州一家人》相对更多一些这方面的味道)。《激荡》更萌、更跳跃,也更浪漫一些。它可能是内地迄今涌现的极少有几部具备香港“TVB”味道的剧集之一。
郭晓东以前演“洋派”人物,总让人觉得过于质朴,这次在《激荡》里倒不违和,因为陆海波本来就是个类似《义不容情》里黄日华式的人物。任重的戏路,过去看了让人觉得适合演绎那类有些天真或浮表个性的角色,这次演绎勇于赶潮、不安于现状,还有点儿亦正亦邪的陆江涛实在是太合适了。车晓在这部戏里的表演,堪称演技炸裂,人物单纯时的“十三点”、成熟后的精明,被她奇妙地演绎出来了。
习惯看“拟写实”风格的观众,肯定不习惯《激荡》“不着调”的路数。但“不着调”恰恰是过往港剧乃至后来韩剧制胜的不二法门。兄弟俩一个善良、保守,一个易受诱惑、冒进;兄弟二人互换女友;父子二人商场斗法……这些人物冲突所衍生出来的戏剧性,过去大家在港剧里见得还少吗?
因为生活环境不同,内地观众看港剧,是抱着猎奇和信赖的眼光,不管剧情多么夸张、写意,很少会从挑剔、怀疑的角度去看,哪怕人家每部戏的前头都打着“本故事纯属虚构”。现在人们看内地剧集,就不一样了,因为太知道家门口是怎么回事,所以会处处要求剧集“真”,问题是大家从没回过头来想,过去我们叫好的那些内地经典剧集,又有多少在细节和底蕴上,经得起那么冷峻的一个“真”字去考量。而成功的写意风当代剧,内里也未尝没有“真”,有些甚至“真”得更可靠更普泛,它们突出的是——世象背后“人性的真”。
像《激蕩》这样追求写意风的剧,在审美大方向上是没问题的,眼下困扰它们的也就是两点:一、乡亲们还不太习惯;二、自身还有些过往审美上残留的束缚,放得还不够开,略显生硬。但这样拍法的戏,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多。从这个角度上,2019年播出的这部《激荡》,很可能会成为后人分析者眼中一个“地标”性质的作品。
表现跨时代剧情的现当代剧,过去人们都爱归入“年代剧”。现在,伴随着近几年反映近30年经济发展生活的作品明显增多,似乎又多了类型上细分的必要,把它们暂时称为“小年代剧”,倒是一个便捷的办法。
“小年代剧”目前成功的作品不算多,按内地传统“拟写实”的观赏审美,《温州一家人》应该算是一部。《大江大河》则更像是一次追求更高,但切入生活度却更浮表的尝试。《激荡》的出现,标志着写意、浪漫的内地娱乐化“拟史诗”剧集创作的开启,效果如何,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新生事物,看不惯也先不要骂,要给创作者时间,看看这种拍法的潜能怎么样。玩不好,自生自灭,自然是不在话下;玩好了,开一条“内地版TVB式剧集”的新路出来,不也是很好的一件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