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梵高奶奶”用画留住“乡愁”

2019-11-25狄宣亚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9年38期
关键词:质朴老房子高楼

狄宣亚

“梵高奶奶”常秀峰去世了。她的画作曾经风靡一时,她用朴实画笔勾勒、涂绘出的乡村风貌,给无数人带去了温暖与质朴的感动。

“梵高奶奶”从未上过学,但从70多岁开始作画的她,却展现了惊人的绘画天赋。因为她用蜡笔和水彩笔作画,画风又颇有“印象派”风韵,因此被人称为“梵高奶奶”。

“梵高奶奶”出生于河南方城县一个名叫杨家庄村的小村子。生于斯,长于斯,也将长眠于斯。

因为要照看小孙女,她便常常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回忆她在乡村的生活。她想要描述山楂树的样子,却匮于言辞。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拿起了蜡笔,将山楂树画了出来,小孙女立刻明白了。之后常秀峰一发不可收拾,她开始用画笔倾注自己对家乡浓浓的思念与深挚的爱,而画笔也解锁了她非凡的绘画天赋。

有趣的是,她雖然被称为“中国农村的梵高”,却始终困惑于“梵高奶奶”这个称呼,觉得别扭,甚至觉得梵高的向日葵不伸展、画得苦,他本人一定过得不开心。而她画的向日葵长在土地里向着阳光,“有土地养着它,有水滋润着它,就像我画它的心情一样,很幸福”。

简单、纯真、质朴、快乐,在她的画面前,这种感觉确实让观者油然而生。她的画里,都是中国最普通的田园风貌,瓦屋、田埂、麦田、小径、苹果树、向日葵……这些最简单的风物,给了人最直接的感动。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梵高奶奶”和家人住在一起,而挥之不去的思乡之情,促使她拿起了画笔。她的成名,既是偶然,又非偶然。

她在古稀之年拿起画笔,本是罕见。加上她又并无学历,也无任何画画的技巧与训练,作起画来自然天成、一派率真之气,让人能感受到妙笔本天成的自然。

而无数的人被触动,除却“梵高奶奶”天然、质朴、率性的画风让人感到温暖亲切外,更因为这些画作勾起了都市“离乡客”们浓浓的乡愁。

“梵高奶奶”的经历,是中国社会大变迁一道极为细小的缩影。儿子从农村奋斗到了大城市,并在城里扎根立足。她也随孩子离开了生活一辈子的故乡,成了“老漂族”。相似的命运,呈现在太多人身上。这当然不限于那些随子女入城的老人。那些出身于乡村、在钢筋水泥铸造的高楼之间穿梭打拼的异乡人,都能从“梵高奶奶”质朴的思乡之作中生出共鸣。

高楼孤高冷漠,不如自家的老房子温暖可亲。高楼也是城市的象征与代表,这里面生活着的多是为生存奋斗挣扎的“漂一族”。在这些城市“漂一族”心里,每个人或许都有一间温暖可亲的老房子,在等着他们回家。

为我们把“老房子”画出来的“梵高奶奶”离开了,但她笔下那生动自然而又朴实深情的浓浓“乡愁”,却永远留在了人世间。

(摘自《新京报》2019年8月2日)

青年观点

★曹新林:老太太的画属于原生态,没接受过一天正规训练就能画出这样的作品,老太太真的很有灵气,绘画天分很高。

★董贺:“梵高奶奶”画作中有很多乡土元素,唤起了很多人的乡愁。

★刘世超:“梵高奶奶”留给子女的,是一种精气神,一种方向、视野。

★方菊:人老心不老,精神不老,老太太画画对如今很多退休在家的老人是一种启发。

★化建国:表达内心的真实就是艺术家,梵高奶奶是很纯粹的艺术家。

猜你喜欢

质朴老房子高楼
一间老房子
高楼搬家
重拾质朴
盖高楼
山有桂子
北边
质朴
老房子
追寻最质朴的美
老房子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