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域下的美术教学策略探究
2019-11-25顾霞
顾霞
摘 要:时代的发展要求教育要做到以人为本,而美术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提高学生文化品味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渗透文化教育,通过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进行体验,培养和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文章从文化视域出发,对在美术教学中如何渗透文化教育进行探究,为在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文化视域;美术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模式;文化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9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9)29-0096-02
在社会文化体系中,美术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无论是美术创作还是美术教学,都要在特定文化环境中进行,所以文化教学历来是美术教学的题中之义。但长期以来,在美术教学中,文化教学不受重视。在新课改推动下,美术文化教学的重要地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也要求广大教师从文化视阈出发,积极探索美术教学策略。那么,文化视域下的美术教学策略有哪些呢?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对此进行探究。
一、以教材为根本,挖掘文化素材
新课标突出了美术课程教学的人文性质和文化教育功能,美术新课标第一句话就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此外,新课标还从课程价值、教学理念、知识体系等方面,阐述了美术的人文性质和文化功能。其中,美术的文化功能在于“引导学生参与文化传承与交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这些目标的实现,最终还是要落实在美术教学中,而美术教学历来是以课堂教学和教材为根本的。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深挖教材中的文化资源,并从文化视角切入,进行文化教育,以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培养学生文化素养。
例如,在七年级美术上册“图案之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1974年出土的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彩陶人面鱼纹盆导入新课。先让学生欣赏彩陶人面鱼纹盆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内壁绘鱼群围绕的人面有何作用?在学生讨论交流后,由教师作答:据专家研究,内壁绘鱼群围绕的人面是当时的一种图腾形式,这些图案包含着生者对死者的怀念和祝福。此外,教师在讲述美术图案的形式和作用时,还可以结合古代的青铜器、玉器、金银器、家具、建筑上的各类图案,让学生知道人们借助图案美化生活,表达情感,寄托希望。后来,在不同的领域和文化中,图案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在节日中,人们会用丰富多彩的剪纸渲染气氛。在织染工艺中,图案更是不可或缺的,它使织物更加精美。从某种程度来说,图案不仅是文化的产物,还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结合教学内容,深入挖掘文化素材,并以文化为主线,将相关知识串联起来,可以使课堂变成传统文化教育阵地,还可以让学生对美术的文化性质和特征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这种教学方式,对在美术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和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大有裨益。
二、创设文化情境,进行文化教学
任何美术作品都不是孤立的,所有的美术作品都是在特定的文化情境中出现的。文化情境是美术作品创作所依托的环境和条件,所有的艺术家在进行美术创作时,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文化情境的影响。同样,学生要想了解美术作品的内涵,只有在特定的文化情境下才能取得理想效果。因此,教師要把文化情境作为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重要条件,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身心特点,借助有效手段创设生动、具体、有趣的文化情境,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
例如,在八年级美术上册“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的鉴赏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展子虔的《游春图》,这幅画是中国山水画开宗立派之作,也是迄今为止存世最久的画卷。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看图画中都描绘了哪些景物。有的学生会说图画中有山水、游人、白云、江树。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些都是中国山水画不可或缺的素材,然后借助一些描述山水美景的古诗词如李白的《望天门山》、刘禹锡的《望洞庭》、陈师道的《清平乐》、李廌的《虞美人》等,讲述中国古代文人、画家是如何借助山川之景抒发自己的情感、营造艺术意境的,并让学生根据某一首古诗词画一幅简单的山水画。
将传统文化的代表——古诗词融入美术教学中,可以营造充满文化氛围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了解古代文人雅士的思想情怀、中国山水画和诗词的创作背景,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继而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情感,让其产生文化兴趣。
三、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文化兴趣
美术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审美能力,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综合文化素质。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决定他们很少有机会参与文化活动和文化实践,这也就使得课堂才是文化教育的主阵地。当代学生是在电子产品的包围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对新生事物、新颖有趣的事物比较好奇,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本无法吸引他们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文化兴趣,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学,并借助有效的教学手段开启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让他们领悟美术的文化魅力。
例如,在八年级美术上册“泥土的味道”的教学中,教师如果一味地进行知识和内容讲解,会导致教学氛围枯燥无趣,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将中国传统的“泥人”“泥塑”艺术与美术教学结合起来,将随处可取的泥土材料带到课堂上,或者提前让学生准备一些橡皮泥。在课堂上,教师可用“女娲补天”的故事导入新课,这样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接下来,让学生欣赏一些民间泥塑,简单讲述一下泥塑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泥塑在造型方面的特点。接着,让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动手,创作泥玩具、泥人,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
采用民间故事、泥塑欣赏和泥塑创作的教学方式进行美术教学,可以促使课堂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场所,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鉴赏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开展教学活动,促进文化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