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经济学”也有亮点
2019-11-25刘军红
刘军红
近日,日本内阁府发表7~9月GDP统计,显示名义GDP年化增长率为1.2%,高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的0.9%,也高于日本民间机构的预测均值(1.0%)。
自安倍晋三执政以来,围绕“安倍经济学”的成败,外界舆论始终褒贬不一,且批评多于肯定。究其原因是“安倍经济学”的三大政策并未同时点火,而是过度依赖金融政策。金融政策的目标是通胀率要达2%。在日本个人消费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内需未点燃,消费物价很难有起色。
外界的质疑并非没有道理,但今天我们再审视“安倍经济学”,也应该看到其中所存在的可圈可点之处。
早在2006年安倍第一次执政时,阁僚就曾给他总结了旧“安倍经济学”。其重点是模仿“里根经济学”搞“保守主义改革”。但遗憾的是,当时的安倍执政不到一年,经济政策效果平平,“保守主义改革”也只剩下“保守”了。
二次执政后,安倍总结教训,调兵遣将,先做组织安排,确保政策到位。如抽调亚开行总裁黑田东彦任央行行长,推行异次元量化宽松。黑田上任后不折不扣地落实大胆的金融政策,搞“直升机撒钱”“火箭炮轰城”式的量宽政策,最高时每年购买80万亿日元国债,外加股票基金,全力释放基础货币总量。推行负利率政策,用金融政策压制日元汇率,促进日元贬值。从2013年4月到2015年5月,日元对美元贬值约37%,这一举措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日企恢复出口,账面业绩得到改善,市场信心提振,股价回升。自2012年12月至2019年11月22日,日经股指上升147%。股价上涨带动企业增加设备投资,多雇员工,普涨工资,推动个人消费,支撑景气复苏。
除上述三大支柱外,“安倍经济学”还采取了很多细微型政策来改善经济增长环境和市场心理。如给法人企业减税,法人税率从38.5%降至27%,个别善于资本运营、股权重组的企业实质税率甚至降至个位数。与此同时,为刺激企业恢复经营活力,日本政府还给各类企业降低“交际成本”。如大企业交际费(接待饮食费)的一半免税,中小企业交际费全额免税,刺激企业动起来,积极经营。这不仅拉升了股价,也促进东京等大城市扩建,发展高档餐饮、娱乐设施,刺激需求。安倍本人也利用各种场合宣传日本美食,提升日本料理文化软实力。
积极申办东京奥运会、橄榄球世界杯以及大阪世博会,推进相关投资,吸引民间资本拉动城市改造。
针对少子高龄化的人口结构,日本政府提出“人生百年时代”,推出一系列社会改革措施,承诺到70岁仍有工作机会,促进老人、妇女就业,允许外国人就职,以解决人手不足、供给受制约的问题。推进“劳动方式革命”,利用互联网技术,鼓励居家工作、移动工作、弹性上班;针对社会多样化需求,多样化人生,鼓励、默认个人搞副业,从事第二职业。针对社会保障体制限制、财源不足,以及人口减少导致的空屋、空地、遗产无人继承等问题,改革税制,鼓励个人投资住宅、股票、基金等资产,用资产增值,保障老而无忧。
推进生产率革命。在劳动力人口每年减少1%的严酷现实下,维护潜在增长率,就必须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尽管其“造人计划”、幼儿教育免费计划等未取得显著效果,但政策方向还是让日本人看到了希望。这些政策也丰富了“安倍经济学”。
在世界经济与贸易整体不景气背景下,“安倍经济学”今后或将面临更多严峻考验。量宽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是否会对日本经济的未来产生不利影响,也有待进一步观察。不过,认真审视这个从一开始就面对众多怀疑之声的“安倍经济学”,其适应日本国情和时代特点,激发民间活力的做法还是值得借鉴的。▲(作者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