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古族传统木质摆件制作技艺调查*

2019-11-25刘婷坤仪德刚

关键词:摆件蒙古包木质

刘婷坤仪德刚

(内蒙古师范大学 科学技术史研究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传统工艺是指源于生产实践,并通过经验的积累不断传承的,旨在解决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物质性生存问题的知识、技能、技艺和技巧.[1]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在其历史背景、社会风俗、地理环境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使得各地的民间手工艺品呈现不同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草原游牧文化是北方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现代社会的影响,蒙古族传统的马鞍制作、蒙古包制作、擀毡、毡绣、肉奶食品加工等游牧生产生活方式日渐式微.

蒙古族传统木质摆件工艺品以游牧生活为模仿对象,将蒙古包、勒勒车、酸奶桶等草原生产生活品以微缩模型的形式点滴重现,是民族文化与民间生活水乳交融的鲜活载体;其制作技艺中蕴含的草原民族智慧,体现出游牧文化本真而久远的情感历程在现代蒙古族民俗生活中的传承与创新.作为内蒙古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名录中仅有的一个有关蒙古族传统木质工艺品的项目,蒙古族传统木质摆件制作技艺①2012年4月申报呼和浩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时名称为“蒙古族仿真微型工艺制作技艺”,后为描述准确于2017年12月更名为“蒙古族传统木质摆件制作技艺”.的历史与发展现状值得我们重视与保护.鉴于此,笔者征得传承人齐田仓的同意,于2017年10月开始,前后5次到位于呼和浩特大盛魁文创园北区齐田仓的工作室进行调研采访,结合照片、摄像、笔记、录音等方式详尽记录了微型仿真蒙古包的制作过程,从技术史角度对其制作工艺做了调查和描述.

1 蒙古族传统木质摆件历史概述

蒙古族传统木质摆件制作技艺是内蒙古地区特有的一种传统手工艺,制作者根据制作蒙古包、毛毡、畜牧用具、肉奶制品工具等实践经验,选用与实物相近的原材料,对牧民的生产生活用具按一定比例进行微缩仿制,制成木质摆件工艺品.蒙古族传统木质摆件在制作上集合了木工、制毡、美工、雕刻等手段,成品包括微型木质蒙古包、勒勒车、蒙古大帐、蒙古战车、酸奶桶、蒙古摇篮等,是不可多得的能够体现草原文化精神风貌的民间传统手工技艺.制作者多分布于包头、赤峰、通辽、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呼和浩特等蒙古族聚居地区,作品早期雏形为清末时期蒙古贵族用的佛龛、蒙古象棋、首饰盒、鼻烟壶格、食盒等;民国前后出现梳妆盒、妆奁匣、蝈蝈笼、鸟笼等民众生活用具;新中国成立后出现小木房子、木制小勒勒车、儿童弓箭等玩具.

齐田仓,蒙古族,1952年生于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翼左中旗,退休前是科左中期卫生防疫系统的一名职工,现居呼和浩特市,其家族上溯三代均为木匠,大哥齐丹森扎布年轻时曾从事过木工工作.受家庭影响齐田仓自幼爱好手工制作,小学时曾为班级做过黑板擦、运动会木牌、玩具木手枪、陀螺等,参加工作后将木工作为业余爱好.齐田仓于1988年拜兄长齐丹森扎布为师系统学习木工操作技术,后又专程到新巴尔虎左旗牧区向牧民学习蒙古包、勒勒车的制作,并开始制作简单的小型木质蒙古包玩具.2003年齐田仓退休后移居呼和浩特,在家研制与牧区生产生活相关的酸奶桶、农具、牧具等木质小摆件;2005年左右作品趋于成型,开始在大召广场露天摆摊售卖小型蒙古包、勒勒车、农牧用具等产品,并获得一定经济效益.2008年前后,齐田仓的木质工艺品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旅游旺季时一些导游会带游客到他的摊位选购产品,作品于当年被“呼和浩特年会集市”收录为民间艺术品.2009年,齐田仓收自己的女儿齐其布尔、侄儿齐宏伟为徒弟,使该项目传承谱系达到六代.2012年6月,“蒙古族仿真微型工艺制作技艺”(于2017年12月更名为“蒙古族传统木质摆件制作技艺”)被评为呼和浩特市非物质遗产项目文化传承项目.

图1 齐田仓和他的作品Fig.1 Mr.Qi Tiancang and his handcraft

齐田仓的家族制作木质摆件始于清道光年间,距今约有150年的历史.第一代创始人齐那木拉是通辽市科尔沁翼左中旗小有名气的蒙古族木匠,他制作的家具至今在当地仍有人使用;后代传人齐图希木、祖父齐特格希都终生从事手工艺品制作;父亲齐那德那在世时是旗里的木工师傅,当时为当地人盖房、做家具、农具,工闲时用边角料制作梳妆台、食盒、礼品盒、蝈蝈笼等生活用具补贴家用,齐田仓儿时的玩具中有祖父和父亲做的小木刀、小勒勒车、小石磨等.大哥齐丹森扎布从师于父亲,年轻时与父亲一起从事木匠工作,后在工厂做机械师,退休后从事木匠及手工艺制作,作品在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左旗当地小有名气.表1为齐田仓传统木质摆件制作技艺的传承谱系.

表1 齐田仓传统木质摆件制作技艺传承谱系Tab.1 Inheritance and pedigree of traditional wooden ornament making techniques

2 蒙古族传统木质摆件技艺考察

蒙古族传统木质摆件的产品种类繁多,涉及的技艺繁杂.制作者要有木工功底、白铁加工技术、缝纫技术和美术功底,同时要求有多年从事工艺品制作的经验,以保证作品美观,质量达标.制作过程仍沿用传统的纯手工制作工艺,传承方式多以口传心授、师傅带徒弟的模式.通过对木质蒙古包摆件制作技艺的实地考察,以照片、视频、录音、整理收集历史文字资料的调研形式对其制作流程和加工工艺进行全程记录,力求全面展现这一蒙古族传统技艺,以期为此项目的发展和传承谏言献策.

2.1 木质蒙古包摆件基本情况

传承人在该摆件的制作上力求选材规整、制作精细、成品美观,将其定位成“弘扬蒙古族草原文化、真实还原游牧民族生产生活方式”的特殊民族工艺品.木质蒙古包分为三个类别的产品:以微型蒙古包为仿制对象的蒙古包木质摆件;以历史资料为蓝本复原蒙古大帐;以博物馆复原为主的蒙古战车、成吉思汗指挥车展品.以上三个类别都是以木质蒙古包为主要配件,按需要增加勒勒车、装饰性外毡、苏鲁锭等其他配件组合而成.制作工艺非常耗时费力,每个作品都有单独的规格尺寸,要想达到熟练水平至少要有两年以上的时间不断磨炼.现有的几个学徒都是业余时间学习,制作水平参差不齐,目前能够独立完成木质蒙古包制作的艺人只有齐田仓与齐丹森扎布两位.

木质蒙古包摆件主要包括木质骨架和羊毛外毡,两部分都可以随时随地移动拆卸、组装重建,形制结构与牧民在草原上使用的小型蒙古包完全一致.木质骨架分为套脑(天窗)、乌尼(连接杆)、哈那(围墙)、和乌得(门)四部分.套脑位于蒙古包穹顶顶部的中央,下接数十根乌尼杆,共同构成蒙古包的穹顶部分;哈那部分由细竹签交叉组合编织成网状结构片,竹签与竹签的连接部位穿孔用塑料钉固定连接,结构片展开绑好围成哈那;哈那和乌得(门)用绑绳连接绑定,构成蒙古包的骨架主体.外毡部分由穹顶及四壁组成,用绑绳将合乎骨架尺寸大小的毛毡绑定在穹顶和哈那的位置,制成木质蒙古包锥形.由于木质蒙古包摆件形制微小,因此不需要立柱来支撑;为了更清晰展示蒙古包内部的各个结构,套脑上多不覆盖毛毡.

2.2 制作工序

2.2.1 选材与加工工具

以一个直径为25 cm,高20 cm左右的木质蒙古包摆件的制作为例.考虑到成品的美观度与耐变形度,制作木质骨架时选用加工好的竹签、竹筷、小木片为主料,细柳枝为辅料.哈那墙网状结构片的连接工具塑料钉需要自己制作,制作乌得使用的小木片多为清洗后的废冰糕棍.外毡部分所用毛毡、棉线(毛线)等材料是购买的成品,外毡纹饰采用蒙古族吉祥图案,多用丙烯颜料绘制.制作高级作品,如成吉思汗指挥车外毡用毛线手工绣制.加工工具包括工具刀、钢锯、木锉、手钻、刨子、量尺、剪刀、针、煤油灯、鱼珠胶、白胶、丙烯颜料、清漆等.

2.2.2 制作工艺

断料:按照木材加工原则合理取材,依据原料的尺寸截取成品所需长度.将筷子、竹签等按比例尺刻度用钢锯进行切割.

制塑料钉:将直径为0.05 cm的塑料线用剪刀切成1 cm长的小段,一端用火烤、碾压的方法使其形成钉状,备用.

制乌尼杆:将细竹签按比例切成一致长度,一端钻孔,备用.

制葫芦头:将竹筷底部削成圆柱体,沿圆柱体上方约0.5 cm处切割竹筷,切得1 cm左右小段.每小段用铅笔画出两条短切割线,切成顶部长方体、下部圆柱体的葫芦头,长方体顶部钻眼,备用.(图2)

打卯橓:将细柳条切割成相同长度的两段,呈十字形放置.在柳条交叉部位用工具刀切割出卯、橓,使其咬合.

浸泡柳条:将两根细柳条放入水中浸泡.

拗柳圈:将浸泡好的细柳条拗成一大一小两个圆圈,用细铁丝固定.一般静置两天即可成型.(图3)

制套脑:把成型后的两圈套在一起,将十字形卯榫结构套入内圆环.用鱼珠胶粘合连接部分,制成套脑.(图4)

制铁圈:剪一段与大柳圈周长相等、直径约1 cm的易拉罐铁皮,铁钉在铁皮圈上打孔,圆孔直径与葫芦头小圆头一致.

穿乌尼杆:用细铁丝依次将葫芦头和乌尼杆固定在铁圈上.葫芦头插入铁圈孔,乌尼杆依次插入两个葫芦头中间的空隙.(图5)

连接穹顶:用鱼珠胶将铁圈连接好的乌尼杆部分与套脑部分黏合,制成穹顶.

制哈那杆:将细竹签按哈那墙所需长度切割,由短及长依次码好,备用.制成的哈拉杆呈现有一定弧度,因涉及技术保密齐田仓师傅只提示用液体加热手段软化竹签,但并未提及何种液体和加热温度.(图6)

编排网状结构片:将按比例切割打磨好的竹签逐一钻孔打眼,然后按照长短比例依次摆放整齐,确保组合安装时准确无误.按长短依次对各部分进行组合,连接时由小眼到大眼、一面双数一面单数、最长至最短编制网状结构.将塑料钉插入竹签交叉连接处,用煤油灯炙烤露出的塑料部分使其融化,再用铁片按压固定,制成两端有堵的“H”状结构塑料棍.依次编制好4片网状结构片,3片相同规格1片单独规格,均可自由拉伸收缩.(图7)

固定哈那墙:将4片结构片按照3片相同规格相连,再连接单独规格一片的顺序依次用棉线系紧绑好,留出一个口装门.围好的哈那墙呈圆圈状.

制门框:选合适长度的竹筷,先切割再做卯橓结构,围成门框.

制乌得(门):门头部位用细木棍做门的三个小桩,以备固定乌尼.选取若干冰糕棍,围成门的结构再填充门板,最后切除多余部分,刷上清漆自然风干,制成乌得.(图8)

组装骨架:用绑绳将门固定在哈那墙上,用细棉线将穹顶与哈那墙连接部位依次系紧固定牢固.木质骨架部分完成.(图9)

制外毡:毡布选用纯羊毛毡,根据所制蒙古包的大小剪裁.穹顶部分剪裁后呈扇面形状,底部为长方形,用鱼珠胶将各部分开口黏合在一起,外面绣上蒙古族纹饰,制成外毡.

覆盖外毡:外毛毡用粗毛线系骨架上,顶毡放置在穹顶部位,制作完成.(图10)

到此,一个完整的木质蒙古包摆件基本完成,下一道工序就是晾晒装饰.制成后的成品一般要放置在室外晾晒两天.在此期间为门板画上纹饰、装门把手,同时检查成品是否变形,进一步加固修整.

图2 铁皮圈、葫芦头Fig.2 Parts assembly

图3 拗柳圈Fig.3 Parts assembly

图4 套脑Fig.4 Parts assembly

图5 乌尼杆Fig.5 Parts assembly

图6 哈那杆Fig.6 Parts assembly

图7 网状结构片Fig.7 Parts assembly

图8 乌得Fig.8 Parts assembly

图9 骨架Fig.9 Parts assembly

图10 成品Fig.10 Finished product

3 传承人的创新

齐田仓的家族虽在清朝时期便开始制作各种梳妆台、首饰盒、佛龛等木质摆件,但百余年来经过时代的变迁,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兴的塑料、金属、复合材质的工艺品以造型丰富、色彩鲜艳、形象逼真等特点逐渐代替了木质工艺品原有的市场地位.传统木质摆件在原材料、制作方法、产品内容等方面都面临极大的挑战.

2003年齐田仓退休后来到呼和浩特,先是在家按照自己儿时的记忆用传统木工技术制作小型蒙古包、勒勒车等木质摆件,后又于2009年到新巴尔虎旗拜访其大哥进一步学习用卯榫连接勒勒车的技术,结合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推广,在产品艺术定位、选材和制作上进一步创新.首先,在艺术创意上,将产品定位于表现蒙古族草原文化特色的产品,如蒙古包、勒勒车、酸奶桶、蒙古大帐、蒙古战车等,摆脱了传统木质手工艺品的生活用具地位,增添了其审美情趣与欣赏价值.其次,在原料选用上,将产品原料由传统纯实木选材改为竹签、竹筷、小木条(冰糕棍)、细柳条等半成品,提升了产品外观及形制的美观程度,也符合环保节约的绿色理念.在产品制作上,将过去传统制作中依靠工匠经验操作的流程以自制的工具加以规范化,如:在制作小蒙古包的乌尼杆时用刻好比例刻度的竹签模具来确定每根竹签的长度和弯度,这样即确保了蒙古包穹顶部分整体弯度的一致,又保证了接下来的制作和组装,改变了传统制作完全依照个人经验进行创作的局限.此外,在制作工艺上,将原料用加热蒸煮、火烤等方式进行细加工,使产品细节灵动逼真.

齐田仓在新型材料的使用上也有其独创性.早期木质蒙古包摆件的哈那杆连接处,制作者都是按照传统蒙古包制作的哈那杆连接方法用两头打结的驼毛绳或马鬃绳串接起来,[2]齐田仓在制作过程中发现小型哈那杆用两头打结的毛绳串联时很容易松动脱落,哈那墙无法成型.他发明了一种由细塑料管剪切成长度为1 cm左右、火烤按压后制成钉子样式的塑料钉,在连接竹签哈那杆制作哈那墙时将塑料钉一端插入两根哈那杆中间再火烤按压固定,使用效果与两头打结的毛绳作用相似,方便哈那墙的收纳舒展和走场携带,真实还原了牧区蒙古包的使用情况.传承人通过自己的巧思匠心,实现了作品外形上与实物的“形似”和内涵上体现草原文化的“神似”.

4 面临的困境与建议

传统蒙古族以游牧生活方式为主,在手工业制作等方面并不擅长.元代开始,忽必烈选择汉族官员刘秉忠主持建设开平城(今锡林郭勒盟正蓝旗附近)以及此后一系列的都城建设,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开始与北方各民族人民不断融合.清朝时期蒙古族进一步与中原农耕社会接触,一些多民族聚居地区的蒙古族开始由游牧转为半农半牧,一部分民众也开始从事手工业制作,蒙古族传统木质摆件的出现在当时可谓顺势而生.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材质、造型的艺术品和工艺品层出不穷,蒙古族传统木质摆件在艺术品位和精致程度上仍保持着原有的审美标准,发展前景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作为呼和浩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之一,笔者在调研中发现该项目面临的问题有以下几点:(1)现有产品形式单一,成品的艺术水平较低.作品形制简单且略显粗糙,多为符号性旅游纪念品或展览模型,无法很好地表现出蒙古族草原文化的精神内核.(2)传承人齐田仓现阶段的学徒都是自己的亲眷,制作时间都只是在业余时间,该项目在传承上缺乏后继力量.(3)仅仅将非遗展览、文博交流会等作为一个展示作品的渠道,趋利性追逐现象明显,没有达到“生产性保护”模式所希望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目的.

基于上述问题,提出如下分析与建议:(1)工匠精神的内核在于匠人内心对技艺精益求精的追求.一件完美的作品能反映匠人高超的制作水平,更能体现匠人在制作中物质与精神、身心和谐、道技合一的内心追求.传承人应着力提高自身文化修养,促进其审美情趣的提升,使其在制作过程中以创造性思维对新工具、新工艺的开发和使用,从而使制作技艺得到全面提升.(2)非遗项目的生命力以人民群众生活风俗为依托.传承人在推广项目上应充分发挥自身作为蒙古族的优势,深入蒙古族聚集地或牧区展开交流活动,在增强传承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同时深植文化认同信念,实现该项目的文化保护与传承目的.(3)非遗项目传承人实现传承义务的重要途径是发掘和培养新的传承力量,鼓励将传统的“从师带徒、家族传承”方式与现代培养方式相结合.[3]传承人可尝试带项目走进社区、高校,以制作体验课或高校手工实践课的方式进一步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使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和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中,实现非遗项目的传承目的.(4)非遗项目生产性保护强调“以人为本、活态传承”,强调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社会效益为首位的原则.[4]传承人在传承非遗项目时应首先注重其工艺流程和核心技艺的保护与创新,将产品由传统生活用品升级转型为代表特殊民族文化的文化产品,借助文博展览、非遗推广等方式进一步加深社会各界对其作品的认识,从而实现“生产性保护”模式所希望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目的.(5)传承人在推广非遗项目时应充分借助大众媒体的力量,让普通人民群众在公共文化空间中对非遗项目有更多的了解,创造更多的民众参与机会,实现传播方式的扩宽和传承路径的拓展,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的持久活力.

5 结论

草原民族在历史上以游牧文明著称于世,蒙古族木质摆件工艺品形成于清末蒙古族由游牧转变为半农半牧的历史时期,反映了蒙古族民众因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带来的生活观念的转变,蒙古族木质摆件在制作上结合了汉民族擅长的木材加工与蒙古族制毡制皮技艺,作品内容富有浓郁的蒙古族民族特色,是清以来的蒙古高原各民族相互融合影响下的少数民族民俗生活鲜活样态的生动体现.笔者认为,齐田仓作为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更应该发挥自身优势,传承民间手工艺品实用质朴的同时进一步发挥工匠精神,在充分理解蒙古族民俗生活新变化和新需求的前提下创造出更多精益求精的新作品,从而增强传承人的文化自信,促进整个行业技艺的提升,真正实现对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与保护.

致谢:感谢齐田仓师傅的支持与大力协助,以及其布尔女士提供的照片和文字资料.本文在写作中得到呼和浩特市科协卢燕军的指正与帮助,一并表示感谢.

猜你喜欢

摆件蒙古包木质
我爱我的蒙古包
清代贝雕刀马人摆件赏鉴
稻草人小摆件
温暖系美食摆件
蒙古包
木质风景画
这是蒙古包吗
木质燃料
木质燃料
木质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