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汽车专业实训与实验教学互补的必要性与措施
2019-11-25张峥
张 峥
(武汉机电工程学校,湖北 武汉 430012)
1 中职院校汽车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根据相关的实践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当前大多数中职院校在进人才的培养是会将教学重难点放在学生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及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上。要引导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应当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强化学生记忆,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学生后期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专业职业能力的强化则应当通过实践教学的形式进行深入开展。目前,大多数中职院校是采用实训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岗位内容和工作要点,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为了帮助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中职院校在开展实训教学时应当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提高其团队协作能力、与他人沟通协调能力、注重其职业性的在外体现,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意识和就业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已经逐渐成为开展教学活动的目标任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职院校的实训课程逐渐引起了社会的重视,在进行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的优化设计时通常会按照一比一的形式进行完善。中职院校为了更好地实现创新教育,推动学生后期可持续发展,在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资金、人力资源等等,也积极采用了当前社会中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通过项目教学法、任务导向法等等不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2 中职汽车专业开展实训教学与实验教学互补的必要性
所谓实训教学,主要是指中职院校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对学生的职业技术、实践作用能力进行训练培养的过程,其中,明确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教师从旁对学生进行协助指导,使学生从真正意义上感受到企业中的汽车工作环境;所谓实验教学,主要是指中职院校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对学生完成产品进行检测分析,考察其是否达到参数要求。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实验教学能够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对数据进行分析检测,学生可以从中得知自身所完成的产品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从而不断优化自身技术能力,以便培养并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同时这样的教学方法无法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产品的基础结构和基本原理,无法实现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其实践操作技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将实验教学与实训环节进行充分有效的结合,就能系统完整地将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进行有效的互补,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其长足发展。
3 中职汽车专业实现实训教学与实验教学互补的策略和措施
3.1 采用分组教学
根据汽车实训项目的实际要求,中职院校汽车专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性格特征进行小组划分,通常10人最佳,每个小组都应当配置两台性能完好的设备设施,推举出一名组长,对项目工作进行协调安排。
3.2 对汽车项目实际操作进行规范示范
汽车专业实训教师应当根据具体的流程和方式进行操作规范演示,可以运用当前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更为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了解步骤流程。在此基础上,小组可以根据汽车的构成原理,拆装程序,分别进行零件的分解、清洁、检修及装配等等,逐渐实现总成的拆装维修。
3.3 有针对性地对设备性能进行检测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每个小组在进行拆装检修的过程中都应当对汽车发动机的总成进行试验,根据最终的真实结果对学生检修中的行为动作,操作要点进行分析。例如,发动机设备在进行拆装以后仍能正常启动并运转,那小组考核则通过,如果发动机无法正常启动,或出现异响等等,小组则应当对发动机构件进行重新检查维修,明确发动机相关设备设施的技术性能,参数指标,尤其是对于气缸的密封性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这个过程中,部分已经通过考核的小组也可以进行观察学习,对实验过程进行有效的分析,找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运用自身所学知识,结合故障点,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和措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汽车实践教学过程中如果忽略实验教学,是无法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例如,在进行发动机基本结构和维修课程的实践教学时,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对发动机综合性能的检测分析,学生就只能了解到发动机的基本技术形态,技术参数,根据一系列发动机的在外表现分析发动机是否出现故障。但是在实训教学之后并没有及时进行实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拆装训练,即使学生知道发动机存在故障,却不知道故障点在哪里,也不知道如何进行故障的检查维修,导致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基于此,只有在汽车专业教学过程中充分高效地融入实训教学和实验教学,实现二者的互补,才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