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档案开放鉴定工作探析
2019-11-25云南省开远市档案局李建梅
文/云南省开远市档案局 李建梅
在档案生成方式由传统纸质档案变成电子档案的影响下,传统档案开放鉴定工作已无法满足新时代需要,鉴定类型单一、针对性差、理念滞后等问题的受关注程度不断提升,而为了尽可能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正是本文围绕新时代档案开放鉴定工作开展具体研究的原因所在。
一、现阶段档案开放鉴定工作存在的不足
(一)理念滞后。由于部分档案工作人员未能跟上时代发展步伐,“重保管轻利用,重保密轻开放”的思想仍广泛存在于我国档案系统,档案开放鉴定工作也因此侧重于馆藏档案。此外,由于档案开放鉴定制约因素众多且力量薄弱,档案开放鉴定工作显著滞后于其他业务工作的情况极为常见,这一现状必须得到重视。
(二)针对性缺乏。在各种制约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多数档案馆采用间接鉴定法开展档案开放鉴定工作,通过鉴定档案案卷目录,档案开放鉴定经常出现一卷档案中有一件不宜开放,则整卷不开放的情况。此外,虽然近年来档案管理的数字化程度不断提升,但很多档案管理人员仍通过查看文件电子目录开展档案开放鉴定工作,技术革新带来的积极影响因此大大削弱。
(三)开放鉴定类型单一。虽然近年来我国档案门类和载体不断增多,大量民生档案也因此进入档案馆,但在笔者的实际调研中发现,我国很多档案馆往往忽视不同种类和载体档案的开放鉴定,档案利用成效自然会受到负面影响。
(四)存在衔接问题。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影响下,政务信息公开的常态化程度不断提升,社会各界与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也因此不断提高,但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与我国档案开放鉴定工作相关规定存在一定衔接问题,信息公开往往会因此受到不利影响。
二、更好开展档案开放鉴定工作的策略
(一)依法依规推动开放鉴定工作。为保证新时代我国能够开展较高水平的档案开发鉴定工作,依法依规推动开放鉴定工作必须得到重视,遵循“提高鉴定质量,确保开放利用安全”“谁定密谁解密”原则,明确档案开放鉴定工作制度属于其中关键。1.遵循“提高鉴定质量,确保开放利用安全”原则。为真正依法依规推动开放鉴定工作,“提高鉴定质量,确保开放利用安全”原则的遵循必须得到档案管理人员重视,“逐件逐页审核”“审慎进行划控、鉴定工作”的要求也需要同时得到重视。在具体的档案开放鉴定工作中,需实现档案控制使用范围的动态管理和适时调整,并缩短档案开放鉴定周期,同时将档案案卷级开放改为文件级开放,即可为新时代档案开放鉴定工作的更高水平开展奠定坚实基础。2.贯彻“谁定密谁解密”原则。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档案开放鉴定工作需遵循“谁定密谁解密”原则,因此各地档案局应结合自身需要开展涉密档案解密审查工作,考虑到该工作范围广、经验少、难度大,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多方征求意见。
(二)明确档案开放鉴定工作制度。为保证档案开放鉴定工作顺利开展,档案开放鉴定工作制度的明确同样不容忽视,相关省、州、市档案局需要在其中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以此制定《档案馆馆藏档案开放工作管理办法》,并同时推行档案开放鉴定实施细则,由此明确档案开放鉴定工作的组织机构、职责、鉴定标准、工作程序,同时创新指导模式,档案开放鉴定工作的水平提升便能够获得有力支持。
(三)充分应用新理念、新机制。1.应用思路。通过树立服务主导理念、实现馆室联动推进工作,新理念、新机制便能够更好服务于新时代的档案开放鉴定工作。服务主导理念的树立是为了打破档案开放鉴定工作的各种束缚,以此明确“开放是常态,不开放是例外”认知,即可结合需求导向明确公众关注和需求的重点与热点,社会和群众急需档案的优先鉴定开放自然能够顺利实现;馆室联动推进工作需结合“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展开,安全、高效、统一的原则也需要得到较好遵循,由此即可最终建立相关单位协同参与、各机关综合档案室为辅、档案馆为主的开放鉴定工作新机制。2.具体应用路径。为真正实现新理念、新机制的充分应用,机构和制度的建立、加强指导和监管、馆藏档案开放鉴定的积极推动属于其中关键,具体路径如下:(1)机构和制度的建立。需建立区域档案开放鉴定领导小组,小组应由机关协作组长、业务科室负责人、档案局负责人组成,以此负责区域档案开放鉴定总体规划,区域内档案室、档案馆作为工作主体,由此形成各负其责、分级管理、统一部署的联动工作机制。同时还需要结合不同档案和类别,以此制定可行性较高的档案开发工作流程和实施细则,高水平的档案开放鉴定工作开展可由此获得充足依据。如遇涉密档案鉴定,可在必要时设立降解密工作小组,小组应由保密部门人员、相关行业人员以及档案局主要业务人员组成。(2)加强指导和监管。考虑到档案开放鉴定工作的难度大、范围广且专业性较强,相关人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同样不容忽视,因此各地档案局必须加强日常监管工作,同时实行“三纳入”,这里的“三纳入”指的是纳入档案法执法检查内容、纳入规范化档案室创建要求、纳入年检评查范围。(3)馆藏档案开放鉴定的积极推动。需重点关注增量档案、存量档案的开放鉴定工作,以此结合政务信息公开条例、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逐步实现开放鉴定工作的分期分批、先易后难开展,民生档案开放鉴定探索也需要同时得到重视。
(四)关注现代技术、网络平台应用。为更好适应新时代变化,现代技术、网络平台的应用同样需要得到重视,具体应用如下:1.“现代技术+人工智能”。为提高档案开放鉴定水平,“现代技术+人工智能”的应用探索必须得到重视,由此借助技术实现超前管控,开展电子全文鉴定、人技融合辅助鉴定。超前管控的实现需得到OA系统、电子文件归档和接收系统的支持,“是否公开”字段设置需得到重点关注;电子全文鉴定需实现档案数字化成果的充分应用,以此突破时空限制开展疑难文件的复审或联合鉴定;人技融合辅助鉴定需结合政府信息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以此提炼关键词、敏感词进行全文搜索,即可实现批量化的档案开放鉴定。2.“开放信息+网络平台”。为满足社会利用需求,“开放信息+网络平台”的应用同样需要得到重视,以此实现档案开放信息的多形式公布、档案数字化成果优化并建立区域开放档案利用平台,档案开放鉴定即可更好满足时代发展需要。档案开放信息的多形式公布需针对不同的档案分别展开,如涉及著作权的照片档案需进行处理,婚姻档案需设置权限并进行一定处理;档案数字化成果优化需重点关注分开打包和命名方法应用;区域开放档案利用平台的建立是为了实现跨层级、跨区域、馆际、馆室的信息资源共享,由此即可更好满足社会和公众对档案信息的利用需求,这一过程需重点关注全文专题数据库和区域性开放档案目录中心的建立,同时强化现有检索服务功能,以此提供全文查询和信息导航,即可满足社会各界的多层次、多渠道、多途径档案查询需求。
三、结论
综上所述,新时代档案开放鉴定工作的更高水平开展存在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的遵循“提高鉴定质量,确保开放利用安全”原则、明确档案开放鉴定工作制度、加强指导和监管、“现代技术+人工智能”等内容,则提供了可行性较高的新时代档案开放鉴定工作开展路径,而为了进一步提高该工作的整体水平,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开放鉴定业务交流培训的开展同样需要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