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北京冬奥会对中国学校体育的促进研究*
2019-11-25闫丽敏
闫丽敏
新时代北京冬奥会对中国学校体育的促进研究*
闫丽敏
(河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以新时代为背景,从奥林匹克运动的视角出发,探讨北京冬奥会对中国学校体育的影响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结果表明:在新时代背景下,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加速学校体育进入现代化进程;北京冬奥会“三大理念”推动学校体育思想的创新与整合;北京冬奥会与中国学校体育的文化对接,促进我国学校体育文化的新发展;北京冬奥会助力中国学校体育的新发展。
时代;北京冬奥会;中国学校体育;促进
教育不仅是奥林匹运动的精髓,更是贯穿奥林匹克运动的生命线。奥林匹克运动先驱顾拜旦先生指出:“世界文明的进步,可以不依靠政治手段、经济手段、军事手段,但不能离开教育”。前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也曾说过[1]“奥林匹克若离开了教育,就不能实现其崇高目标”。中国奥林匹克之父何振粱先生一生致力于奥林匹克教育理念的推广宣传和普及,他最伟大的贡献和教育情结就是促使学校教育与体育走向紧密结合的发展道路,并将体育赋予了教育以完整的意义。2008北京奥运会将体育与科技、人文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恰如其分的融合在一起,为中国和世界留下宝贵遗产的同时,加快与拓宽了我国学校体育的深化改革与发展思路。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时隔五年,2013北京携张家口再启新征程,2022北京冬奥会的即将举办,是中国与奥运的“第三次握手”,中国学校体育应如何纵情拥抱?本文对此进行研究。
1 新时代、北京冬奥会与中国学校体育
新时代、北京冬奥会与中国学校体育,这三个看似毫无关联的词汇,对教育人尤其是体育工作者来说却意义重大,恰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三个高频出现的词汇蕴含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回顾历史意义重大,从1952年新中国第一次“初识奥运”到2008北京奥运会的“无与伦比”,再到2014青奥会的“完美无缺”,这条奥运之路国人走得风雨兼程,但从未怯步,反而信心倍增,因为我们有强大的国家和团结的人民。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基于这一科学论断,同时提出“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和“筹办好北京冬奥会”[2],给新时代背景下的体育赋予了新的定位、新的使命和新的功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北京冬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是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有着强有力的牵引作用”[3]。在十九大到二十大这“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节点,筹办好这届具有重大标志性的奥运盛会,对加快我国体育强国建设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展望未来,肩负重任,在新时代大数据、大教育观的社会背景下,培养全面、创新型的复合型人才,既要满足新时代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又能面对国际人才竞争的挑战,学校体育教育肩上的重任既重大而又意味深长。
2 北京冬奥会“三大理念”对学校体育思想的影响与创新
2.1 “以人为本”契合学校体育人本思想教育理念
申办冬奥会的三大理念之一“以运动员为中心”,是中国传统思想“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国传统思想中对人权、人道主义普遍性的肯定。“以人为本”的理念不仅与学校体育倡导的“健康第一,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相互契合,同时也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哲学观,是学校体育教育价值观的核心,更是学校体育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在学校要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将广大学生和教师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调动起来,增强主人翁意识和主体精神,以校为家,爱校如家。在生活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并使之与个体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很好适应与勇敢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并能够游刃有余地进行正确地知识选择与创新。在未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是教育的中心和出发点,使学生成为富有主体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是学校体育的目标和期望。
2.2 “可持续发展”顺应学校体育的素质教育观和现代学生观
“可持续发展”作为2022北京冬奥会三大理念之一,是我国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理念和实践上的又一次提升,是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也是人与自然在奥林匹克中的和谐共舞[4]。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将会给北京和张家口在交通、环境、产业、教育等方面,带来一系列积极的改变与影响,3亿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不仅人民的体质得到改善,同时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提到“人”的可持续发展,就不可回避的要提到“教书育人”的阵地——学校体育,因为青少年学生既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参与者,也是学校体育的受教育者。奥林匹克运动可以很好释放青少年爱玩、渴望竞争的天性,使其能够在参与和玩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懂得遵守规则、公平竞争的意义。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运动中来,将帮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陪伴他们从青少年更好地完成向成人的过度,这不仅是学校体育的责任担当,也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目的所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强调健康教育、素质教育的同时, 顺应学校体育的素质教育观和现代学生观,更好地贯穿健康文明、自然和谐的教育思想,使学校体育在文明健康的氛围中,使学生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2.3 “节俭办赛”引领学校体育的道德建设和德育培养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俭办赛”作为2022北京冬奥会的三大理念之一,是众多申奥的发展中国家所关心的重要问题。科学、严谨、务实、节俭是“节俭办赛”的四大原则。2022北京冬奥会的“节俭办赛”真正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认真且真正做到节俭、节约;二是对奥运遗产的利用与继承。“节俭办赛”的办奥理念,正是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给了青少年学生目前所出现的“盲目攀比、高消费、追星一族、奢侈风”等现象重磅一击。奥林匹克运动带给广大青少年学生的,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参与,更是精神上的熏陶,冠军的精神、榜样的力量,将引领和加强学校体育的道德建设和德育培养。在奥林匹克精神的引领和驱使下,学校教育作为青少年教育的承担者,不能片面地追求升学率或教育质量,而忽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而应用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促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使学校体育的道德建设和德育培养落到实处,形成良性循环的教育氛围。
3 北京冬奥会与中国学校体育的文化对接
3.1 奥林匹克文化与学校体育文化的互动与融合
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样体育文化是体育强国的根基和灵魂,没有体育文化的繁荣,何谈体育强国的建设。历史悠久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宝贵遗产,是对青少年进行身心教育的生动素材,也是青少年乐于接受的教育内容[5]。奥林匹克文化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力量,能不断地征服与影响人们的行为意识、心理情感以及伦理道德等许多方面,这些潜在的文化功能与学校体育是有异曲同工之处的。借北京冬奥会的契机,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虽然现代奥林匹克文化被广为流传和接受,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以及其他各国体育文化的内在力量却不容忽视,加强青少年对传统体育项目的了解与热爱,使学生在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同时,也不忘感受体育运动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和文化魅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吸收优秀成分,本身就是一种普遍价值”[6]。北京冬奥会将再一次推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多元化和全球化,加快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向国际化迈进的步伐。
3.2 冰雪文化促进学校体育文化新发展
冰雪运动文化在我国体育文化的摇篮之中犹如一株含苞待放的奇葩,随着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和筹办,这株含苞待放的稀世之花将开始争奇斗艳。习总书记指出:“冰雪运动在中国还不普及,如果能在关内推广,将能带动起两三亿人”[7],“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将不再是梦想而将成为现实。学校体育理应成为主战场,“百万青少年上冰雪”和“校园冰雪计划”地推行,很好地响应了国家体育总局提出的冰雪运动进校园活动;纪录片《冰雪之约》《冰雪记忆》纪录与传播冰雪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促进了青少年冰雪运动的普及与发展。冰雪运动在学校的推广,能给校园体育活动带来新的内容,给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带来新的感觉[9]。高校学校体育应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有特色、有选择、有创新的构建符合新时代特点的校园冰雪体育文化,使我国高校鲜明的冰雪体育文化形象独树一帜,进一步促进我国学校体育文化的新发展。
4 北京冬奥会助力中国学校体育的新发展
4.1 冰雪运动全面走进高校体育课堂
北京冬奥会的即将举办,加速了冰雪运动进入高校体育课堂的进程,不仅是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需要,更是高校学校体育发展的需要。传播冰雪运动文化、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恰恰凸显了冰雪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也正是北京冬奥会带来的宝贵文化财富和教育资源。学校方面,从场馆开放体验到大学联赛,再到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师资方面,从冰雪运动明星进校园到冰雪运动专家讲学;学生方面,从多媒体平台到社团组织,再到俱乐部筹建等等各方面,各个高校都在摩拳擦掌、备足马力,发展各自特色鲜明的冰雪运动项目,通过对冰雪运动的了解、参与和喜欢,让冰雪运动真正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冰雪运动全面走进高校课堂,不仅促使冬季运动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善,同时为冰雪运动人才的培养输送与储备提供了保障,提升冰雪运动在高校体育中地位的同时,对高校冰雪体育教育的课程设置、课程结构以及教学内容与方法都将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
4.2 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倡导青少年健康生活方式
北京冬奥会又一次带动了传播奥林匹克文化,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的热潮,与其说又一次,不如说我们的生活早已与奥林匹克运动相伴而行、水乳交融。顾拜旦先生曾说过:“奥运会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生活的本质不是索取,而是奋斗”。互相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始终激励着青少年对生活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9]。 然而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沉迷网络、过度肥胖、追棒明星、奢侈消费” 等现象正诱惑与歪曲着青少年日常的生活方式,使他们在物欲横流与浮躁的社会不良环境中迷失方向, 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正如一股泥沼中的清流,将引导他们走出迷途,走向空气清新的大自然。在学校认真、努力、勤奋的去学习,在生活中快乐、坚强、勇敢地走出去,积极锻炼,健康成长,才是青少年所应拥有的健康生活方式。这无形之中与《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2016)》中“指导思想”所指出:“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的目标不谋而合,相得益彰。
4.3 扩充学校体育教育的内容,提供教育样板与素材
2022北京冬奥会的申办与即将举办,将为学校体育教育平添新的活力。 冰雪运动课程的开设以及奥林匹克文化教育计划的实施,都将丰富与扩充学校体育教育的内容与素材。目前,欧美一些国家已将奥林匹克内容列入相应课程作为对青年学生的思政教育教材,这为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自我更新提供了新的参照与借鉴[10]。奥运冠军作典范、榜样为力量都将成为学校体育的教育样板,在遇到困难时要坚强勇敢地面对,年轻永不言败,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不断失败不断成长,这种精神教育正是学校体育教育目标所在。新时代青少年必须具备良好的性格和坚韧不拔的心理素质,不断完善的学校体育教育能助力青年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乐观面对生活、自信走向世界。
4.4 推动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创新
北京冬奥会的即将举办将不仅带动了三亿人走向冰雪运动,更加快了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2016),把增强学生体质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提到更重要的位置上来,“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 对当前一些学校把体育课上成“应试课”是一种警醒,对把体育纳入高考招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更是一种指引[11]。因此,随着现代奥林匹克的介入,它不仅引领着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方法及手段的更新,同时为其提供丰富的实践平台和空间,奥林匹克文化也在过程中历经全球化传播与多样化发展的蜕变。中国学校体育一直走在改革与发展的最前沿,课程、教材以及教学过程不断更新与完善,在现代奥林匹克的助力推动下不断寻求新的契机与突破。
5 结语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新时代,新时代更是年轻一代的新时代,青少年体育将在新时代开启新的篇章。新时代北京冬奥会的即将举办,不再仅仅是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深入交流,而将成为“中国展示”的窗口,“绿色、开放、共享、廉洁”的“中国经验”,“精彩、非凡、卓越”的“中国贡献”,“倡导更好更健康生活方式”的“中国模式”,必将引起全世界人民的共鸣和认同。而中国学校体育正处在深化改革的风头浪尖,乘着北京冬奥会的东风,进入现代化建设的快车道,整合与更新教育思想及观念,科学严谨地梳理思路,使学校体育在科学、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真正担负起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时代重任,为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打下最坚实基础。
[1]王子朴.斯人远行,教育长存——何振粱先生留给我们的教育遗产[J].体育教学,2015(1).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3]新华社:把握冬奥战略节点 加快建设体育强国[EB/OL].http://www.tj.xinhuanet.com/ztbd/qyh/2017-09/01/c_1121586356.htm.2017-09-01.
[4]罗军委,李良.关于2022北京、张家口冬奥会“三大理念”探究[J].科技世界,2017(9):160-161.
[5]冯霞,尹博.中国学校体育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对接[J].体育学刊,2004(4):4-6.
[6]任海.奥林匹克运动的全球化与文化的多样性[J].体育文化导刊,2002(1):81-83.
[7]田小静.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筹办北京冬奥会的历史价值管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7(5):22-24.
[8]朱立斌,刘丽辉.东北地区高校冰雪运动推广的理性思考[J].冰雪运动,2015(3):42-45.
[9]王伦国,王忠勇.现代大学体育与健康[M].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9(3).
[10]王樱桃.2008北京奥运会与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互动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7):21-23.
[11]构建健康中国,学校体育进入现代化建设快车道[N].解放日报,2016-5-26.
[12]董进霞.[英]J.A.曼根著.奥林匹克文化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7).
[13]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
[14]万晓红.奥运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8).
Research on the Promotion of School Sports in China by Beijing Winter Olympics Games in the New Era
YAN Limin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453007, Henan, China)
2014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4YJC890030。
闫丽敏(1978—),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奥林匹克运动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