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体育院校专项教育发展探析

2019-11-25于海生吉林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

灌篮 2019年18期
关键词:体育院校纲要体育产业

于海生 吉林体育学院 运动训练学院

一、前言

当今中国体育正处于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重要历史时期。为不断实现体育强国战略,充分发挥体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重要作用,国家出台了《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从新时代我国体育所处的方位出发,对体育人才提出了要求,也为体育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高等体育教育是体育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其教育教学改革要以《纲要》为引领。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也要努力从战略层面上探索新时代体育人才培育的新举措、新方法。

二、体育院校专项教育发展概述

(一)体育院校专项教育发展现状

体育院校的专项教育最初以运动训练专业为载体,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大量的具有较高专项水平的专门化体育人才,尤其是在培养教练员和运动员文化素养提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举国体制下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近年来,生源分流、就业困难等问题相继出现,致使运动训练专业遭到了各界的质疑,与此同时,专项教育的改革变得迫在眉睫。

(二)体育院校专项教育发展困境

随着运动训练专业的收缩,以体育事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专项能力培养和体育学科发展为着眼点,体育院校在体育教育学和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开展了专项教育活动。然而,由于生源的专项水平普遍不高且参差不齐,增加了专项人才培养的难度;场地设施等物质环境、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等教育环境因素,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专项人才培养的进程;学校对于社会需求的解读不够准确和应对不及时不充分,影响了专项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对高校体育专项教育的启示

(一)体育工作的发展方向

体育强国战略对未来我国体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将是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共发展,竞技夺标与强健身体共促进,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共繁荣的新格局。在此目标指引下,体育工作必须与现代科学技术、人文社会科学进行深度交叉和融合,走出一条“体育+”“+体育”的融合发展之路。

(二)体育人才的培养依据

从未来体育工作内容和性质的深度融合性可以看出,未来的体育人才必须是高水平高层次的复合型体育人才。《纲要》中的诸项战略任务不但对未来体育工作提出了要求,同时也为体育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启示。

1.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

随着公共体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均等化、健全化,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将更加广泛,组织网络更加优化,并朝着更加智慧化方向发展。各级各类、各行业各人群的健身活动需要在专业人士的组织和指导下科学地开展。在此项战略任务的引领下,未来体育人才必须要具备“较高专项技能水平+指导大众科学健身的知识和方法”。

2.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

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是实现体育强国战略和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指征。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的提升需要科学合理的训练体系和中国特色现代化竞赛体系的保驾护航,也离不开重大项目和职业体育的发展助推。在此项战略任务给予我们的启示是,未来的体育人才要具备“较高专项技能水平+为竞技体育服务的知识和能力”。

3.加快培育发展体育产业

体育产业是国家经济新的增长点,加快体育产业的发展势必有助于培育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在建立健全现代体育产业体系的基础上,如何激发市场的活力和扩大体育消费,是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健身教练、体育经纪人等职业的规范化,健身休闲、竞赛表演产业的发展,都需要未来的体育人才必须要具备“一定专项技能水平+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4.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

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动力。文化建设要求体育人才要具备“一定专项技能水平+对中华传统文化和体育文化的内化与传承的意识和精神”。

四、高育院校专项教育的发展方向

体育强国战略从宏观角度为国家高等体育院校专项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指针。正确解读《纲要》的内涵,有利于体育教育工作者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找准方向,找到抓手。

(一)坚定地位作用

体育的专项教育是体育本质的根本要求,离开了运动项目的体育是没有意义的,离开了项目谈体育的发展也是空谈。尽管现代体育的多维度发展对体育人才的要求也是多角度的,但是具有较强专项能力的体育人才仍然是推动和引领体育发展的重要动力。体育院校作为体育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势必要坚定项目教育的重要地位。

(二)优化教学环境

随着对于教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教学环境的内核大致包括物质环境、教育环境和信息化程度这几个方面。优化教学环境的研究可以遵循这几个方面进行。体育专项教学环境优化的路径包括三个方面:提高设施建设的水平,强化项目教学保障;不断深化项目教学改革,重视优化教师的知能结构和水平;与信息技术发展相结合,开展项目教学方法创新探索和应用。

(三)内化体育文化

项目教育对于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运动习惯的养成和终身运动伙伴的建立。在此过程中,文化的滋养是内在的动力。体育专项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项目文化内核的发掘、品位与体育精神的传承相结合,并通过项目训练手段将其内化为个人品格和行为规范。

猜你喜欢

体育院校纲要体育产业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21年版)》为什么做?怎样做?做什么?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某体育院校大学生急救知识认知调查与培训效果分析
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体育产业之篮球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刍议纲要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