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居民体育行为对城市体育空间生产的影响
——以镇江市主城区为例

2019-11-25徐仰良

体育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镇江市居民空间

王 罡 徐仰良

(江苏科技大学 体育学院,江苏 镇江 210289)

改革开放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体育意识逐渐增强。体育空间作为居民体育活动的载体,它的生产发展对居民的体育活动有重要的影响,同样居民的体育行为需求对空间的生产起决定性影响,二者相辅相承。居民体育行为及需求对确立城市体育空间发展方向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通过研究城市居民体育行为,发现城市居民体育行为与空间生产各要素的联系,提出符合镇江市居民体育行为需求的体育空间生产的建议。

1 城市体育空间生产理论概述

1.1 城市体育空间

城市体育空间是具有承载居民体育活动功能的场所,比如常见的体育馆、健身房、学校操场等。但城市体育空间包括所有能提供给居民进行体育活动的场所,不仅仅是人们日常理解的体育场馆[1]。还包括一些潜在的场所,如:公园、广场、马路、绿道等非体育性场所。体育空间在城市功能中行使体育功能,为居民提供体育活动场所。城市体育空间通过是否有偿性使用可以分为有偿性体育空间与无偿性体育空间。有偿性体育空间通常为私人或者商业化盈利性体育场馆如健身房、球馆等,通过对消费者提供服务而收取一定额度的费用。无偿性体育空间一般由政府部门规划设计提供给居民进行体育锻炼的场所,如体育文化公园、健身步道、公共运动场等。城市体育空间比较丰富,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选择不同的体育空间进行体育锻炼。

1.2 城市体育空间生产过程

城市体育空间是指所有可供城市居民进行体育活动的场所,它的生产也就可以理解为是城市中体育场所、体育设施的生产[2]。列斐伏尔在 20世纪中后期提出城市是空间生产的最佳位置。空间的生产过程就是其各要素的生产,包括物质资料生产与空间产品的生产。体育空间是人类活动的场所,也是其自身存在的物质表现形式。所以体育空间生产实质,是体育空间自身及空间中的资料也就是设施之类的生产过程。《全民健身计划》的推行,预示着中国从一个体育大国正向体育强国迈进,体育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居民体育意识增强对体育空间需求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体育空间不断生产,也对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 镇江市城区体育空间生产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镇江市先后建设了21所传统体育项目学校,大力推进体育事业发展。政府为满足广大市民体育锻炼需要,在1977年投资大量资金建设镇江市体育馆,这是一所综合性场馆,全民健身基地,可以进行多种项目的训练及比赛。1988年,国家体育文员会正式签署协议,镇江市作为全国乒乓球项目发展的重点城市,为国家培养后备体育人才。镇江市政府在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体育事业取得巨大进步。在2009年6月28日体育会展中心奠基开工,位于南徐新城区中部蛋山地块,东起九华山,西至檀山路,南接蛋山公园,北临团山路,是南徐新城区内有具有标志性的公共基础设施,占地面积约700亩,总建筑面积为177350平方米,建设主体为“一场两馆”,即主体育馆、体育会展馆、综合训练馆及体育公园等。体育会馆的建设是实现镇江广大居民与社会各界对体育中心建设的期盼。它的建设改善了城市环境,完善了城市功能,增强了城市活力,对经济发展有深刻影响,对改善镇江市体育场馆落后现状,为全市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硬性条件。根据实地走访观察,镇江市大大小小私营健身房有23家,游泳馆有11个,球馆球场20家,这些都意味着镇江市体育空间在不断发展。

2 镇江市居民体育行为调查与分析

2.1 镇江市居民体育项目的选择

居民的体育行为及取向是一定体育价值观观念的反应,是居民体育生活现状的表现形式。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体育意识也逐渐增强。调查结果显示,其中跑步占72.9%;球类占32.5%;跳操、有氧体操等舞蹈占50.2%;武术、气功占21.6%;其他项目占16.5%。由此可以看出,体育活动形式简单,体育项目体力强度小,场地及器材不受限制,技术要求低,开展情况比较好,受到中老年的青睐。健美操、广场舞活动没有年龄限制,老少皆宜,特别受女性的欢迎。不管什么年龄段,镇江市居民选择跑步的人数是最多的,跑步受场地及设施影响小,没有技术性要求,也能达到体育锻炼效果,特别受到居民的喜欢,但足以说明镇江市体育场馆设施欠缺,体育空间不能满足居民需求,体育锻炼行为方式还停留在最基本的内容。在寒冷,阴雨天气等条件下的体育锻炼往往会因场馆设施的原因而暂停。

2.2 镇江市居民体育活动时间及场所

闲暇时间是居民体育生活形成的必要条件,根据调查,我市人口的闲暇时间远远比不上发达地区。对于不同的人来说,体育活动在闲暇时间中所占的比例和他们每天的休闲时间与趋势是一致的。调查结果表明,居民锻炼主要集中在早晨与傍晚,傍晚人数最多,其他时间段相对较少。每周进行体育三次以上的居民人数比例最高,表明居民在体育锻炼的意识在逐渐加强。中青年在上午八点到下午十八点是工作时间段,无法进行体育活动;当前镇江市区缺乏体育活动场所,居民只能在人流不大的时间段到公园,广场进行锻炼。有一句谚语“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傍晚是晚饭后的时间点,这也促成了很多居民傍晚时间段进行锻炼。

体育活动的开展离不开体育场地设施,场地设施是居民参加体育项目的重要物质保证。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镇江市居民体育活动主要集中在六类场地中进行,其中公园、广场和社区空地比例最高,分别为92.3%、87.7%;在社区体育设施进行锻炼居第三位,为60.2%。其次,分别是学校、企业单位体育设施,极少数的居民会到收费场地进行锻炼。居民日常体育活动大都在附近公园、马路、广场及一些非体育场所锻炼。从这一方面可以看出体育事业的不断扩大,居民参与体育的热情越来越高,对体育功能有着更多不同的需求,因人而异。但体育空间的不足,镇江市体育空间已经不能满足居民体育行为的需求,同时校园体育设施还没有完全对社会开放。大多数居民认为体育场地设施缺乏,所以才会选择公园及广场进行锻炼。

2.3 镇江市居民对体育功能需求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得到改善,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体育行为成为人们发展和体验高水平需要的行为,体育行为意识逐渐增强。城市居民体育行为不仅给自己身体健康带来直接影响,而且对周边居民都会产生示范作用。调查结果表明,镇江市城市居民对体育功能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健康方面,比例为91.9%;减肥位居其二,占到65.4%;促进人际关系发展占66.7%;以放松身心,缓解工作压力占55.6%。生活在镇江的城市居民认识到,只有经常参与体育锻炼,身体、精神、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才能保持健康状态,不同居民对体育功能的需求取向有差异,但体育行为已卓然成为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2.4 镇江市居民体育消费水平

体育生活形成的基础之一,是必须投入一定的物质供其消费。体育消费包括物质产品消费和精神产品消费。物质产品消费指具有实物性的消费,即人们通过货币购买体育有关的消费行为。精神产品消费是指体育服务类项目消费,包括参与和观赏两种消费形式。参与消费是指居民为获得参与权而付出货币,享受相应的服务。观赏消费是指通过货币购买比赛门票达到视觉精神上的享受,是竞技表演市场产生的支柱。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发现,体育消费占收入比例很低,不到年收入的5.2%,体育消费投资有待进一步提高。居民个人的收入水平是影响体育消费的决定性因素,在当前社会经济形势下,人们关注的是如何提高经济水平改善物质生活,换种说法就是经济抑制了居民体育消费水平。体育消费成为居民生活的附庸内容。据调查可以看出,镇江市城市居民消费以实物性消费为主,购买服装、器材消费比例居前二名,分别为88.3%、73.8%,这都是参与体育行为的必需品。场馆门票、体育培训消费分别为46.0%、36.9%,可见镇江居民体育消费对观赏性的投入不多,还停留在物质阶段。在大数据时代,购买体育书刊在整个消费比例中最低,其主要原因是信息科技的进步,大部分居民都通过网络关注体育信息。

3 镇江市居民体育行为对城市城区体育空间生产的影响分析

3.1 对城市体育空间生产容量的影响

场地设施是体育活动的载体,是体育活动的必然条件,而且不同的体育项目有不同的场地需求[3]。据调查显示,镇江市居民通过跑步进行锻炼人数最多,实地走访江苏科技大学东校区操场,傍晚时分,四百米圆周的操场甚至显得拥挤。附近中小学操场对外并不开放,又缺少公园及广场,显然空间数量并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通过与居民谈话了解到,居民认为在附近建设体育设施是不可能,空间使用已经呈现饱和状态,只有统合资源利用,使附近中小学及高等专业学校的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才能增加体育空间容量。

镇江市全民健身设施普及率非常高,随机抽查几个社区都有相应设施,甚至景点也都有出现。全民健身设施在《全民健身计划》推行后,普及率非常高,同时体育风靡全国,居民对体育的热情高涨,从原先的不了解逐渐向高层次体育迈进。在近两年时间内兴起建设的场馆有七八家,实地走访几个球馆发现,居民的体育需求从平民化向高端化发展,虽然是付费使用,但人流量仍非常大,有几个场馆的场地需要提前预定才会有场地,容量显然跟不上居民体育前进的步伐。游泳作为对关节最有益的锻炼形式,求生必备技能,体育考试项目,受到各年龄段人次追捧,泳池占有率也逐渐提高,但秋夏季节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游泳容量仍需增加。居民体育行为的需求,对体育空间的容量需求是巨大的,对空间容量生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2 对城市体育空间生产环境的影响

影响城市体育空间生产环境的体育行为将人与体育空间环境联系起来。美国第三代环境设计大师劳伦斯·哈普林认为“人类活动使环境充满生机,环境是活动的容器,环境由于有了人类活动才被赋予存在的意义”,环境如果跟人没有联系,它就是独立个体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5]。因此,球场环境只能吸引人们前来游玩,与人类活动相结合,两者的相互作用才能构成体育空间的实际效益和意义,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物质空间。人在空间中活动,空间供给人活动,实质是相互交互的作用。空间环境会对人的行为造成一定影响,有促进和抑制作用,人的行为对环境一样的反作用,促使环境发生变化,这就是对空间环境生产发展的影响。体育空间不能满足人的体育行为需求,人会主动改造环境或者是转换到其他合适的环境中去,空间生产也随着产生。生活水准和居民体育意识的提高,以及体育空间的不断生产是必然趋势,对空间生产环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除了满足一部分人散步、跑步所需要的跑道、广场、公园、高校对外免费开放以外,镇江市还在南山景区建设了南山绿道,那里环境优美、空气新鲜,是天然的氧吧。通过实地考察发现,除了居住在附近的居民,更有甚者驾车前来锻炼。大部分中老年人喜欢广场舞,在社区附近会对居民产生一定的影响,造成不满。广场、公园开阔建设空地,空间大,环境良好。小区附近的球场篮球场和羽毛球为主,部分社区中,羽毛球场和网球场的数量也在增长,镇江市居民对体育空间环境的需求正在逐步提高,在空间建设中,需要涉及考虑到居民对环境的需求。

3.3 对城市体育空间生产地理位置的影响

适宜的空间场所的地理位置是影响人们参加体育锻炼重要原因,经调查数据分析,43.9%的居民选择在附近公园、广场参与体育活动,这反映出体育地理位置对参与者有很大影响。公园、广场设有健身路径,活动位置理想,一般在居民区,环境优雅,锻炼氛围好,所以吸引着较多的人前往锻炼;在公共体育场馆的选择为25.7%,所以,具备良好的地理位置符合体育锻炼的需要。政府历时规划几年,综合多种因素,最后镇江市新体育会展中心坐落南徐新城区中部蛋山地块,东起九华山,西至檀山路,南接蛋山公园,北临团山路。优越的地理位置,附近中高档小区,北临镇江市行政中心。居民体育行为给城市设计规划部门提供指导,对涉及体育空间的生产,首先就会考虑到健身人群地理需求,就近的场地设施,合理的布局,能更加促进居民体育锻炼的热情。

3.4 对城市体育空间生产功能趋向的影响

体育空间的生产以服务居民为宗旨,人们健身意识的逐渐增强,更多的人们希望自己的健身想法被尊重及理解。不同人群有着不同的健身需求,增强体质、塑造身形、交友娱乐、休闲放松、预防疾病等。因此对城市规划部门、体育设计部门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现代化的体育空间建设应考虑到功能趋向性问题。调查显示镇江居民大多喜欢散步、跑步,南山的绿道(又称慢行步道)是镇江市政府响应市民需求打造的环南山健身、休闲绿道工程,从南山北入口贯通到南山西入口,总长15公里,可以从南郊牌坊沿八公洞到南山西入口,再沿着绿道形成一个大环线,“环游南山”既能身体锻炼,又能在天然的氧吧中缓解压力,放松身心。

4 镇江市城区体育空间生产的优化策略

城市体育空间的生产是社会关系产物,政府部门起主导作用,效益于服务居民,居民的体育行为方式、锻炼需求都对体育空间的生产起着决定性影响。深入透彻了解群众的需求,从群众想法出发,合理规划布局,体育空间的生产才能顺应时代的需求。城市体育空间是居民进行体育活动的载体,设计规划要综合考虑居民年龄层次、锻炼需求,还要针对老年人与儿童的身体心理需求进行设计。理想的体育空间生产,以社区体育空间为中心,并与周边的广场、学校等体育空间形成互补。镇江市体育空间生产需要解决整体数量和空间功能不足的问题,弥补服务半径过大的漏洞。提高设施和服务水平,完善周边空间的结合,降低大型体育场馆的门槛,加强资源整合利用。

5 结论

5.1 场地设施是体育活动的载体,是体育活动的必然条件,而且不同的体育项目都有不同的场地需求。居民对体育的不同需求都对体育空间有着不同需求。体育空间生产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居民需求,对体育空间功能进行定性,合理规划布局。

5.2 《全民健身计划》的推行,体育在全国风靡,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热潮,体育空间容量远远不能满足居民体育行为的需求,体育空间生产,以社区体育空间为中心,并与周边的广场、学校等体育空间形成互补。完善周边空间的结合,降低大型体育场馆的门槛,加强资源整合利用。

5.3 城市体育空间的生产是社会关系产物,政府部门起主导作用,效益于服务居民,居民的体育行为方式,锻炼需求都对体育空间的生产起着决定性影响。深入透彻了解群众的需求,从群众想法出发,合理规划布局体育空间的生产才能顺应时代的需求。

猜你喜欢

镇江市居民空间
镇江市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石器时代的居民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艺林雅苑
寻临界 破相交
高台居民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