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6岁幼儿书籍的创新设计研究

2019-11-23周燕

艺术科技 2019年13期
关键词:书籍文字图像

周燕

摘 要:当代幼儿书籍出版业正面临电子媒体的冲击,在各种电子信息和诸多媒体的挑战下,既要尊重传统书籍的工艺美,又要更新观念,从全局出发,创新书籍整体的设计。本文旨在打破单一的思维方式,以3~6岁幼儿发展的心理特征为基础,力求把握书籍的视觉形式、构造书籍形态的整体结构、强化书籍的空间表现、构建书籍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3~6岁幼儿;幼儿书籍;书籍设计;学前儿童;书籍创新

1 把握书籍的视觉形式

通过调研多处幼儿美术培训机构、早教机构、幼儿园、图书馆、绘本馆等地的幼儿书籍,发现目前市场上的学前儿童书籍外形设计和装订形式千篇一律,形式缺乏多样性、整体性和创新性。一本理想的幼儿书籍应具备信息多样化、趣味性强、易于接受以及新鲜感等特点来吸引幼儿。

1.1 幼儿心理特征分析

3~4岁幼儿进入幼儿园,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其特点表现为行为容易受情绪支配,情绪容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同时爱模仿,思维需要依靠动作和视觉。4~5岁幼儿逐渐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环境,其特点表现为爱玩而且会玩游戏;活泼好动,精力充沛,积极地感知世界;需借助脑海中的具体形象认识事物。5~6岁的幼儿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抽象概括力正在萌芽,有主见,开始个性发展。

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归纳出其身心发展的总趋势如下:幼儿的心理活动从简单到复杂,思维和想象正在从具象过渡到抽象;幼儿活动主动性逐渐提高,心理活动开始有系统性的倾向,进入个性发展的萌芽时期。

1.2 书籍设计形式归纳

基于以上对幼儿心理发展的特征和趋势的分析,幼儿书籍设计应该在视觉和动作上多下功夫,设计异形的、夸张的形态的书籍以增强视觉冲击力,引起幼儿的好奇心,设计亲子互动形式的书籍活跃幼儿的思维。在书籍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充分考虑游戏性,加强书籍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在书籍形式的设计上应合理运用新技术,针对不同的年龄段采取不同的装帧形式。比如旋风装,夸张其外形,增强互动设计,设计亲子阅读环节,用图标引导幼儿大口吹气,遇风时书页犹如翩翩起舞;蝴蝶装,设计形态各异的卡通昆虫外形的书籍,用图标引导亲子阅读,阅读时犹如蝴蝶展翅;卷轴装,充分考虑其互动性和游戏性;经折装书籍可以融入角色扮演;也可尝试包背装;等等。在书籍形式设计中,应遵守书籍的可识别性、易阅读性的原则,同时要掌握书籍信息传达的整体演化,包括书籍的节奏层次、剧情的延展性。

2 构造书籍形态的整体结构

书籍形态的整体构成是以捕捉和运用文字、图像、色彩等一切可以调动的视觉形象来传达内容信息,形象思维的扩展甚至可以超越文字的表现力,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合理地布局和编排各个形态的视觉形象,将其最能体现的实质内容进行夸张变形、概括简化、条理梳理、层次分明、互動设计,可以达到不可思议的效果。

2.1 发挥文字的潜在力

幼儿在识字以前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阅读的是图画材料。在幼儿书籍排版过程中应该根据幼儿阅读能力进行文字图像化设计,图像化的文字通过不同方向的排列组合会产生秩序感、趣味感。在幼儿书籍设计中改变文字的组合方式、方向、距离、大小、疏密关系等,使其具有节奏感和律动感。即使文字相同,把文字拉长、压扁、倾斜或夸张变形,也会给幼儿书籍增加一些活跃气息。在幼儿书籍设计中,文字就像舞台上的演员,根据导演的编排可以担任不同的角色。

2.2 挖掘图像的感染力

通过分析3~6岁幼儿发现,新鲜怪异、对比强烈、积极活动的事物更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万绿丛中一点红、鹤立鸡群、斑马线等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在幼儿书籍设计中应加强对图像的设计,采用刺激强烈、对比鲜明的图像,更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图像具有可视、可读、可感的优越性,同时还兼具准确性、清晰、易识别的特性,对于幼儿来说,对图像的理解比文字更快捷,同时富有趣味性和幽默感。在幼儿书籍设计中应强化图像的表达,设计夸张有趣的图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扩大幼儿的想象空间,启发幼儿的创新思维。

2.3 增强色彩的震撼力

幼儿情绪常常处于激动状态,情绪不稳定,而且表露在外,积极的情绪可以通过学习得到发展。创建一个温馨、安全、舒适的阅读环境,能使幼儿的积极情绪得以表现。色彩是重要的视觉元素,不仅能够传达心情和情绪,在塑造书籍个性和情感引导方面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不同的书籍给幼儿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在幼儿书籍设计中合理地选用颜色可以培养幼儿的积极情绪情感。色彩语言表现取决于其在幼儿书籍中占的面积、位置关系、色彩的明度和饱和度。将各个颜色相互关联,将其置于一个整体当中,最重要的是找到最佳组合方式。同一组颜色找到某种排列的方式,会形成一个有趣味的整体,感染幼儿的情绪。

2.4 感知材质的工艺魅力

感知觉在幼儿认识活动中占重要的地位,幼儿最初是借助有感实物来认识世界。3~6岁幼儿的思维虽有所发展,但仍然依靠感知的形象,幼儿的记忆也依赖于感知的具体材料。幼儿书籍设计中,材料是书籍设计表现的载体,也是形体的一部分,对于材料的选择也是一种创造。书籍材料的质感可以激发幼儿的视觉和触觉感受,幼儿在阅读的时候可以凭借感性体验获得一种体验感。材料的选择要与内容相吻合,精致不一定最佳,质朴也未必差,只有合适的材料才能充分体现幼儿书籍的功能和独特性。在选择材料前应先了解材质的特点,充分把握材质和内容之间的分寸感,恰如其分地展现材料的自然美。材质如同自然中博大的土地,拥有不同的质感肌理和情感色彩,包容着文字和图像,给幼儿带来无穷无尽美的联想和享受。

3 强化书籍的空间表现

幼儿在翻阅书籍页面时,时间的流动就产生了;从封面到书脊至封底,从环寸到扉页至内页,不断变换着空间关系。在幼儿书籍设计中,一张纸对折再对折,赋予了书本生气,一页一页的连续翻动仿若流动的线条,产生了时间和空间的交错。

在幼儿书籍设计中,可通过游戏构建来增加其空间感。折纸游戏是从平面到立体,由二位到三维空间的延伸。故事情节的变化也会带来一些空间变化,设计丰富有趣、跌宕起伏的故事线路可以强化空间表现。时空感受是故事的跌宕起伏,是各部分的先后相继,是一个故事的终结、另一个故事的开始,有一种有序的排列方式。文字、图像、色彩等视觉元素的组合和富有变化的纸张折叠、书本开启闭合的无限活力,强化了书籍中的时空表现。书籍中各个视觉元素的排列组合方式,其大与小、繁与简、详与略,随着视线的推移,也蕴含着时间与空间的交错。

4 构建书籍的情感体验

幼儿书籍设计应从全局出发,把握书籍整体信息,摆脱书籍表面的装帧设计。随着市场的发展,书籍设计既要符合经济需求,又要体现对书籍文化的尊重;既要合理地运用现代化技术,充分发挥数字化工具的优势,又要追求返璞归真的书卷气息和文化意蕴。

外来优秀文化的引进,拓宽了设计的思路,与此同时引起了笔者对西方文化倾向的反思。在反思的过程中,笔者越来越意识到幼儿书籍设计中对中国视觉元素和文字的应用的重要性。尊重本民族的文化审美和习惯,需从幼儿书籍设计做起。在幼儿书籍设计中展现中国风,同时还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设计适合当代幼儿的书籍,要求设计者不断创新,设计出既满足幼儿需求,又适应市场的中国特色书籍。

幼儿书籍设计在追求赏心悦目的同时,还要注重内容的表达要符合幼儿的阅读规律,做到形式与功能、审美和阅读相结合。一本好的幼儿书籍应挖掘文化内涵,注入创意联想,突破同类书籍的陈规戒律,从形式到内容,从具象到抽象,充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参考文献:

[1] 吕敬人.书籍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053-059.

[2] 刘新学,唐雪梅.学前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 陈帼眉.幼儿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 刘军.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书籍文字图像
改进的LapSRN遥感图像超分辨重建
鲁迅与“书籍代购”
有趣的图像诗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书籍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
遥感图像几何纠正中GCP选取
种出来的“逍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