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治国之道的政治社会化视角析论
2019-11-23崔晶晶
崔晶晶
关键词:孟子;政治社会化;治国之道;政治秩序;效用
中图分类号:D0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9)09 — 0044 — 03
春秋战国时期,面对旧有的奴隶统治秩序崩坏的社会现实,探寻和重建理想的政治秩序成为众多思想家政治辩论和研究的核心主题。在政治秩序的建立、维系和巩固中,政治社会化起着重要作用。其不仅可以加强民众对君主政治统治的认可,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和规范着民众的政治心理、政治思想和政治行为。因此,政治社会化在先秦时期众多思想家们构建理想政治秩序的蓝图中也被予以关注。这在儒家学派重要代表人物之—孟子主張的“仁政”治国方略中便可见一斑。
一、政治社会化:一种理论研究视角
政治社会化是现有政治体系将秉持的政治信仰、政治准则、政治价值等通过特定的信息传播途径传递给社会成员,以影响和规范社会成员政治心理、政治思想和政治行为的形成、变化和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在社会成员特定政治人格的塑造、特定社会政治文化的形成、维持和延续以及政治秩序的建立、维系和巩固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正面作用,是政治系统良性运行必不可少的环节。政治社会化的运作模式及其特点可以从侧面反映和揭示一个社会的政治系统运行状况,作为评估国家治理成效的一个判断依据。
正是基于此,政治社会化为我们审视各种治国之道在政治秩序层面的效用提供了一种理论研究视角。“任何政治体系要维护并巩固其政治秩序就必须设法提高其社会成员的政治社会化水平。”[1]因此,政治社会化是各种治国之道中应予以重视且不可或缺的思考内容。本文即旨在以政治社会化的理论视角审视孟子的治国之道,以深入分析孟子的治国之道在构建、维系和巩固政治秩序方面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效用。
孟子被尊称为“亚圣”,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在儒学发展史上的突出贡献之一是“仁政”思想的提出。“仁政”的治国思想被后世的儒家学者继承并发展,不仅深刻影响着后世君主的政治统治思想和君主专制社会社会成员的政治认知,其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政治文化,对于我国现在的治国理念及思想道德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借鉴意义。以政治社会化视角解析孟子的治国思想有助于挖掘孟子的“思想富矿”,对孟子的思想有更为丰富的阐释和更为深刻的认知,而且有助于启发当代中国的政治社会化研究。
本文首先从两方面对孟子治国之道中有关政治社会化的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一是政治社会化的信息传播路径选择;二是政治社会化的传播内容。其次在这一基础上,再深入分析孟子治国之道对政治秩序建立、维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这可以根据以下几个问题来考量:
(1)政治社会化的信息传播路径选择的时效性和实际效用是否有利于特定时代背景下政治秩序的建立和维系?
(2)政治社会化的政治传播内容是否能为特定政治秩序的维持而赋予社会成员符合体制的政治人格和政治才能?
(3)政治社会化的政治传播内容是否能为政治秩序的稳定和长久提供文化根基?
通过对这几个问题的思考,本文将对孟子治国思想在政治秩序层面的效用做出最终评价。本文的行文思路大体如此。
二、政治社会化路径
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社会政治体系必须凭借一定的信息传播路径才能向社会成员输出政治信仰、政治价值和政治准则等信息。信息传播路径的选择透露着政治社会化的状况及特征,也关系着在政治社会化中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和实效性。通过归纳孟子治国思想中关于政治社会化的信息传播路径,可以对孟子治国思想中构想的政治社会化的状况及特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有助于从时效性和实效性两个角度对孟子治国思想对于政治秩序层面的效用进行评判。
在孟子的治国之道中,政治社会化的信息传播路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2〕283-284“庠”“序”“校”,皆乡学;“学,谓大学也”。〔2〕286四者泛指古代学校。在孟子看来,学校是社会成员系统化、专门化“明人伦”的正规场所。学校传授给学子有关人与人之间的必然伦理关系以及行为准则的正统教育后,会引导学子形成符合政治统治所需的道德人格。但孟子也注意到了人们需求层次的不同。孟子认为,设学校以行教化的前提是百姓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得到满足。正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所指出的,生理需求是层级最低但却是首要需要得到满足的需求。这一思想在《论语》中已有阐述,孟子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
(2)君主以身作则。君主在孟子政治社会化的整个体系中居于核心和首要位置。其主导着政治社会化的内容选择,并强而有效地推动着政治社会化的进程。且君主自身的心理、思想和行为也深刻影响并塑造着其它社会成员的政治心理、政治思想和政治行为。“上无道揆也,下无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2〕402君主的德行操守与国家政治秩序的稳定休戚相关。因此,为国计,君主应以身作则。“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2〕434君主的德行对社会成员具有重要的教化意义。
(3)礼仪、礼器、乐器的运用。在孟子的治国之道中,奉礼、守礼的思想占有重要地位。这一思想在实践中主要通过礼仪、礼器、乐器的运用得以彰显。礼仪、礼器和乐器承载着重要的政治象征意义和政治文化内涵。因此,在政治社会化中,礼仪、礼器和乐器的运用发挥着传递政治文化信息的作用。通过实践中的长期运用,这些传递内容便会潜移默化地转变成人们的潜意识和自觉行为。如孟子回应“枉尺而直寻”论时,以齐景公田猎之事为例予以应对:齐景公以有羽毛装饰的旌旗召唤猎场管理员,管理员宁死不见。原因就在于“非其招”。羽毛装饰的旌旗是召唤大夫,而非猎场管理员。
(4)圣贤感化。塑造和推崇崇高的人物形象以感化人们也是孟子倡议的政治社会化路径。“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放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儒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2〕808这些形象的塑造和推崇意在强调修身的重要性。而这里强调的修身,不仅是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而且是以修身为起始,完善应有的政治道德,做一个合格的政治人,以期实现政治理想。”〔3〕除伯夷、柳下惠之外,在孟子的思想中,尧、舜、周公、孔子等先贤也多次被提及。这些先贤都是孟子推崇的理想人物形象。
以上关于孟子倡导的政治社会化路径表现出明显的道德性的特征。不论是学校教化、君主以身作则,还是礼仪、礼器和乐器的使用、圣贤感化等,这些政治社会化路径发挥效用都依赖于人们的道德机制。其作用的呈现必定需要一个潜濡默化的长期过程。
三、政治社会化内容
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传播内容是至关紧要的部分。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特定政治体系内社会成员的政治认知内容。一般而言,当政治传播内容符合政治统治需要时,政治社会化过程才能真正起到赋予和培养社会成员合乎政治统治需要的政治人格和政治才能的效用,才对稳定、维系和巩固政治秩序起到支持性作用,为政治秩序的长期稳定厚植政治文化根基。因此,在分析政治社会化的政治输出和传播内容时,一个关键点就是看其是否符合政治统治的需要。
徐大同先生曾总结道:“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不管主张如何变化,伦常问题始终是政治文化的中心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一种伦常的政治文化。这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很突出的一个特点。”〔4〕结合孟子治国之道的内容,孟子所构想的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内容便可以概括为伦理道德。
使民“明人伦”是圣明君主使民摆脱与“禽兽”为伍、树立人之为人的尊严的重要举措,也是其“治民”的主要内容。“人之有道也,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2〕318仁、义、孝、悌、忠、信、礼等都是从人伦关系出发对人们提出的道德要求,是人们处理与他人关系的普遍行为准则。从社会成员的角度看,“明人伦”的具体内涵有三:(1)梳理和明确自己的社会关系网;(2)在社会关系网中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3)根据自己的角色定位确定自己的行为准则。“明人伦”的实质在于使人们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使其思想和行为符合伦理观念。可见,这一教化内容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人们的伦理观念来调整社会关系、以道德要求来约束人们思想和行为以维护政治统治秩序的稳定。另一方面,这一伦理道德中,渗透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严格权力等级关系。其对等级高下、尊卑贵贱的区分极易导致强化人们的等级权力意识和权力依附心理。这使人们不敢轻易僭越和挑战“权威”,无形中稳固了君主的政治统治。
在孟子的思想中,伦理道德与人的本心有着某种联系。“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2〕194因此,人的本心中也存在仁、义、礼、智等四德的萌芽。如此,仁、义、礼、智等四德的培养,皆可求诸己心。基于此,外在的伦理道德规范与人的本心之间的联系可以这样理解:一方面,伦理道德是合乎人的本心的存在;另一方面,人的本心有着向善的萌芽。通过外在的伦理道德规范的教化,人的本心便可得到发扬。从而,人们便能真正具备善德,并外化为自觉的行为。这实质上是为伦理道德的合理性寻找到了深层次的人性根基。如此,伦理道德便易于被人们认可并接受。
此外,在孟子构想的政治社会化中,还包括对异端学说的排斥。在孟子看来,这些异端学说目无“伦理”,是“禽兽”之学。“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2〕377这些异端学说的流行使孔子之道无法张扬,使“仁义”之路被阻。因此,孟子极力排斥这些异端学说,欲担负起捍卫圣人之言的重任,“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2〕382孟子构想的政治社会化包含对思想文化的控制和保障意识形态统一的思想。从君主政治统治的角度而言,这易使人们在同样的政治环境下形成相似的政治人格,从而达到维护以伦理道德为特征的政治文化和保障政治秩序的稳定的作用。
四、理论价值与现实效用
在学界,一般将儒家主张的政治社会化称为道德教化。政治与伦理道德相结合,既加强了伦理道德的规范性和约束型,也使政治统治者向人们灌输的政治理念、政治价值及政治规范等易于被接受和认可。这显然符合君主政治统治所需。孟子认为,道德教化内容得以被人们接受的深层原因在于伦理道德以人的本心为根基。人的本心皆固有“四端”。因此,倫理道德是顺乎和发扬人们本心的存在。这使道德教化的影响深度和广度都得以强化。在潜濡默化下,人们的道德心理逐渐转化为政治心理。“如敬畏父兄转化为权力崇拜,效法祖宗转化为因循守旧,辈份意识转化为等级意识。”〔5〕人们的政治行为也随之得到规范。人们逐渐从“自然人”转变为“政治人”。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也逐渐被赋予“理想”的政治人格和政治才能,进而成为维护政治统治和政治秩序的支持性力量。而且,这种道德教化排斥异端,以强权为后盾保障以伦理道德为特征的儒家文化的主导性地位。这就使人们处于较为封闭的政治文化环境中。在这种情形下,人们也不得不形成相似的政治心理和政治人格。
道德教化也使政治文化传统得以维持和延续。既然人皆有“四端”,那么,道德教化便能得到普遍认可,且不受代际干扰。通过道德教化,政治文化便能代代相传,从而逐渐转变为特定的政治文化传统。政治文化传统对人们的政治心理、政治思想和政治行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其形成即表明一些政治理念、政治价值和政治规范已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已内化人们的潜意识和难以更改的习惯。如此,维系政治秩序长久和稳定的文化根基也就形成。这一根基一旦形成,这种政治文化便会在这片土壤根深蒂固,对整个政治体系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这种作用从后世的事实也得到了证明。因此,在理论价值上,孟子的治国之道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政治秩序的稳定和巩固。
当然,从政治社会化视角分析孟子治国之道对政治秩序的效用还应当与时代特点相联系。战国时期,旧有政治秩序几于崩溃。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图强,争相统一天下。在这种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无论是富国,还是强兵,建立一个稳定而有效的政治秩序都是首要条件。从政治社会化的视角看,“政治传播的状况、能力和水平,成为影响国家社会政治秩序和各诸侯国的政治地位的重要因素,也成为平治天下的重要条件。”〔6〕这种政治秩序的建立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有刚性制度规范;二是政治社会化的时效性要强。而这两个条件从政治社会化视角看孟子的治国之道可能都无法满足。孟子的伦理道德规范虽然上升到政治层面,但仍需要通过人们的道德机制起作用。“礼”、“乐”等规制虽然对人们行为有一定的规范作用,但无法起到威慑、强制的作用。因此,孟子的伦理道德规范是“弱伦理控制”。而在战国时代,政治秩序的维系和巩固需要“强伦理控制。”〔7〕这无论对国家内部安定,还是军队管理,都十分必要。在刚性制度下,人们的行为必须符合制度要求,否则面对的就是刑罚。另一方面,道德教化通过学校、君主以身作则、礼仪、礼器的使用和圣贤感化等道德教化路径发挥作用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与法制的作用相比,明显时效性弱。即使不是处于战国时代,缺乏刚性制度规范仍然是孟子治国之道的一个明显缺陷。因此,从现实效用看,孟子的治国之道便显得“不合时宜”,无法实现政治秩序的有效重建、稳定和巩固。
政治秩序的构建和维系不仅需要以伦理价值体系作为根基,也必须依赖刚性制度的规范。这对我们今天的社会政治秩序建设仍有启发意义。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应同等重视,不能厚此薄彼。此外,政治社会化在政治秩序的维系和稳定中的作用也值得注意。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政治社会化的信息传播渠道。政府应利用好这些渠道,深化人们对政府性质、宗旨、基本原则的理解,增强群众对社会政治体系的政治信任和政治认同,以实现政治秩序的良性发展。
〔参 考 文 献〕
〔1〕王宗礼.论政治社会化及其功能发挥〔J〕. 甘肃社会科学,2000,(05):33-35.
〔2〕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2017.
〔3〕李俊.中国传统政治社會化运行体系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09,(04):241-244.
〔4〕徐大同、高建.试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基础与特征〔J〕.天津社会科学,1987,(05):3-8.
〔5〕郭渐强.儒家道德教化与政治社会化〔J〕. 船山学刊,1997,(01):66-69.
〔6〕刘坚.仁政思想与孟子的政治传播观〔J〕.华夏文化论坛,2008:55-60.
〔7〕陈劲松.儒学社会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