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应用型艺术高校管理育人工作探析

2019-11-23马东丽

大观 2019年9期
关键词:应用型

马东丽

摘 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辉煌成绩下,应用型高校在充满挑战的时代中成为了莘莘学子梦想起飞的地方。高校是管理育人的重要思政基地,承担着祖国思政教育的重要责任。在全国高校“三全育人”的改革机制下,新时代应用型艺术类院校也在摸索中有了长足的发展。在重视教学和研究创新的同时,应用型艺术类院校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仍需要进一步提升。文章结合四川传媒学院的管理成效和管理方法,对管理制度进行研究,探析新时代背景下应用型艺术类院校的管理教育方法。

关键词:应用型;艺术类院校;管理育人

一、应用型艺术类院校学生管理的必要性

高校管理是维护学校秩序,进行思想教育的必要手段。但是,随着高校新生的不断变化,千禧一代新生也逐渐步入大学殿堂,高校管理变得愈来愈富有挑战性。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央文艺总座谈会上提出“不辜负时代召唤、不辜负人民期待,创造出更好更多的文艺精品,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更大贡献”的希望。新时代赋予艺术工作者更多的责任和希望,也对艺术类高校的管理育人工作提出了更大的要求。

要培养出一批批专业素质强、拥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艺术工作者,学校也要不断革新教育教学方法,提升科研和管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时代提出的要求,才能引导、教育好新生一代的思想工作。做好应用型艺术类院校的大学生思想管理工作,必须找准中心,落实好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提升管理育人的工作水平。

二、应用型艺术类院校管理育人的现状

新时代的应用型艺术类院校经历了市场的洗礼,经过了改革的发展,培养的学生得到了市场和国家的认可与重视。应用型高校的管理育人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育人工作中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

“双师双能”型教师是指,第一,具备高校教师任职要求,有着较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教师;第二,在实践中具有一定实践经验,通过前往单位学习、交流互换等形式了解实际工作需求;第三,能够胜任学校教学,能将科研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师。“双师双能”型教师,不是简单的证书叠加或者两种身份的叠加,而是指同时具备一定的理论传授能力和实践背景,并且能够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自己授课内容和实践内容,将专业知识与行业实践相结合,用丰富行业经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用理论的讲授指导学生实践的高校教师。

传统教育模式培养更注重理论教育,轻视实践。其实培养大学生的最终目的是回报社会,所以应用型院校应该以社会市场需求为导向,力争培养上手快、能力强、业务突出、理论扎实的大学生。如果教师队伍没有相关实践经验,不能将内化的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学生,那么学生只能学到枯燥的理论知识,终究要脱离实践,最终被时代淘汰。

四川传媒学院融媒体学院跟进时代要求,全学院70%的老师是“双师双能”型的,通过单位外派到企业参加社会工作,然后回到岗位总结社会相关专业用人需求,同时将自己掌握的专业理论和当代前沿信息通过课堂展示和实际操作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是一种长线规划建设,融媒体学院一直以来力争校企合作,不仅力争在岗老师走出去而且在校企合作中,让学生也面向市场。例如四川传媒学院小不点工程,很多同学就在该项目中制作视频定向售给合作单位,在这样的锻炼中培养出的学生确实具有了明晰的工作定位。

(二)管理育人工作中的“传帮带”机制建设

高校管理育人工作中肩负重任的是辅导员。随着时代的变革,高校辅导员的管理工作也在发生变化,互联网、移动终端慢慢步入高校管理,对于那些年长的辅导员来说可能会产生挑战,这就需要高校辅导员教师队伍的“传帮带”机制发挥作用。“传”:是指高校年长辅导员根据自己多年的管理经验向新生辅导员传授自己的管理方法和措施。“帮”:是指在管理过程中遇到困难,大家应该互帮互助,遇到比较棘手的学生思想问题,辅导员应该们齐心合力,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重塑学生信心。“带”:是指老带新,年轻辅导员跟班学习老辅导员的管理方法,根据他们多年的管理模式突破创新。

融媒体学院的辅导员队伍拥有团队精神,在书记的带领下,定期举行座谈会,年长辅导员带领新生辅导员,新生辅导员辅助年长辅导员,大家目标明确,心力集中。整个团队对学生的管理方法是:用思想点缀思想,用心灵感化心灵。大学思想教育不同于高中思想教育,大学思想教育更注重的是认同,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要让学生认同。因此,这是一个长期的思想教育任务,需要不定时地进行沟通,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觉得老师是真心为其付出而不是说教。

(三)管理育人工作中的素质考核量化建设

思想政治考核是育人之本。思想政治考核是衡量高校教师任职的基本标准,四川传媒学院在管理育人工作中非常重视思想政治考核。每年寒暑假都要进行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在每年的两会召开期间都要组织教师集体学习会议精神。长期保持学习,高校管理育人的队伍才能保持实力,才能变成一支守党纪,跟党走的高效率管理队伍。

在每年新生入学后,融媒体学院都要组织大型教育活动。院长、书记、辅导员等分别走入学生寝室,和同学谈心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与新生聊天之时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

管理育人严格遵守“红七条”。“红七条”是高校教师规范化管理的红线。高校教师应该以“红七条”为自我规范标准,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时刻提醒自己育人先育己。高校“红七条”对于创新师德教育,引导教师树立崇高理想,加强师德宣传,培育重德养德良好风尚具有重要意义。严格遵照“红七条”管理,有助于防止师德失范,在引导教师提升精神境界等方面也是一个助推器。这更易于教师自我对照,确保“不踩红线”,更易于学生监督、学校监管和社会监察,使教师對师德规范心怀敬畏。

关于遵守“红七条”规定,四川传媒学院融媒体学院有着严格的规定,并且在每次例会中都对教师的行为规范进行反复强调,每学期都要举行学生座谈会,对学生提出的教师的问题做相应的统计,会后相关领导会与有问题的老师进行谈话。优秀的教师行为会作为示范,鼓励大家向其学习,并且鼓励年轻老师走进课堂学习老教授或者其他优秀老师的授课方式。

坚决打击学术不端的行为。对在职高校教师,严格规范其学术行为,坚决打击学术造假等不良行为,使高校教师做诚信合格的教师。

三、应用型艺术类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思考

(一)重视管理育人工作,完善管理育人制度

高校育人管理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是一个全方位細致化的工作,因此完善育人制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育人制度又可称为培养目标,高校育人管理应该根据学生特色或者专业特色进行分类,对专业不同的学生进行个性化定制,要考虑到学生的多样性。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是教育工作中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性工作,需要全员共同参与完成。

重视管理育人工作就要重视育人制度的制定,各专业应具有属于自己专业的培养特色,使学生在入学时就有目标,明白自己将来要做什么。四川传媒学院融媒体学院,根据各专业特色给学生定了专业培养方案,甚至对某些个别学生进行单独辅导,建立了属于他们的私人方案,这有利于拉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有利于学生快速地找到学习目标。

(二)提高管理者素质

提高管理者素质,对管理者进行定期培训,使管理者不断明确自己的身份。高校学生思想管理是一件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不同学业背景的工作者相互配合,因此高校管理岗位人员的学历背景具有多样化特点。

融媒体学院各辅导员独具特色,在管理育人中展示了良好的互补优势,满足了管理育人的新时代教育要求。这支队伍中,有毕业于心理学专业的高材生,有毕业于体育学专业的体育学硕士,有毕业于管理专业并从事管理工作多年的研究生,还有毕业于传媒、新闻、艺术、教育学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团队人员的教育背景各不相同,这就为高校管理工作带来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因为专业背景不同,考虑同一问题大家的出发点不一样,看待问题的方法不一样,这就为解决问题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同时填充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漏洞。

(三)加强管理育人理念,变革数字化移动办公

高校学生管理需要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随着互联网移动终端的普及,手机功能逐渐强大,数字化移动办公也是当下管理者需要及时掌握的。尤其在高校,学生更喜欢方便、现代化的管理方式,移动办公不仅节约物力财力,还能节约体力。

移动办公需要将互联网新媒介与学生管理工作相融合,不断推动学生舆情管理工作,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充分利用两微一端(微信、微博、QQ端)与学生互动沟通,力争做到管理学生“线上线下无缝连接”,确保学生在校安全的“可控、在控、能控”。规范学生请假制度,通过校园终端请假,能够通过大数据查阅学生请假总次数和出行范围,根据统计结果分析学生出行动态,有利于把握学生的总体状况。采用移动办公的方式,还有助于学生实现对高校管理工作的监督,让学生懂得办事程序,通过信息共享,提高信息的使用价值,有利于维持良好的校园管理秩序。

四、结语

应用型艺术类高校的育人管理方法是紧跟时代要求的成果,也是新时代下大学教育形势的重要体现。高校要承担起老师与学生同成长、共进步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应用型高校的发展。管理育人是一种思维的相互点化,不是通过简单粗暴的方法进行临时性约束,它需要改变管理手段,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助与认同。

参考文献:

[1]敬坤,秦丽萍.大学生日常生活管理育人的内涵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5(7).

[2]胡荣山.高等学校实施管理育人的再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2(17).

作者单位:

四川传媒学院

猜你喜欢

应用型
“校企合作”下技术应用型课程的教学改革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网络安全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讨
应用型高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大规模突发事件背景下应用型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线上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
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