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美术馆发展困境与未来发展方向初探
2019-11-23刘慧
刘慧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美术馆的体制、形态、职能等已产生了重大的变化。公众对于美术馆的期待也随着审美水平和审美意识的不断提升在改变。正如艺术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在和社会、艺术本身及经济发展不断互动的过程中,美术馆的发展也面临不同的挑战与困境,有客观的因素也有主观的思维局限性。在新时代的语境下,美术馆的建设和经营也将进入新的时期。
关键词:美术馆;美术馆教育;地方性
注:本文系内江师范学院2018年校级一般项目(18SC05)。
一、中国地方性美术馆的现状
自1930年中国第一座公立美术馆天津市立美术馆建成起,中国美术馆建设伴随我国经济的腾飞,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文化部自2010年开始实施全国美术馆发展扶持计划,2011年文化部、财政部出台《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意见》后,我国美术馆的数量更是呈现井喷式的增长。从国家到地方,甚至是县里都建设起了美术馆。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初,我国的美术馆已经达到841家,其中公立美术馆499家,民营美术馆342家。如今,美术馆几乎做到了市级,甚至县级都有的地步。由此,很多人说“我国美术馆的春天已经来临”。但更多的学者指出,这种发展仍是“粗放式”的数量增长,质量却参差不齐。并且,相对于我国的人口数量,美术馆数量仍然“相对缺乏”,对比法国、英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仍有一定的差距。
文化部艺术司司长诸迪指出:“目前中国的美术馆的发展还非常不平衡,总体上专业化水平还不高。”美术馆在整体上面临诸多问题和发展困境,相对于一二线城市的美术馆,三四线城市所建的地方性美术馆的问题更加突出,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金较为缺乏,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2011年国家发布《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意见》后,没有门票收入的公立美术馆的资金就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非政府的捐助和经营范围内盈利较少,特别是地方性公立美术馆几乎没有,这是我国缺乏相关捐赠文化和环境所决定的。此外,地方政府往往只关注美术馆的有无问题,而不关注发展问题和质量问题,聚焦于一次性投入,而缺乏持续性投入。
(二)美术馆硬件条件较好,软件发展、更新速度较慢
一些市县政府在建设城市文化品牌的需求下,会选择建设城市美术馆作为其文化品牌硬件,在场馆建设初期盲目建设,造成美术馆级别和场馆建设规模不符。正如前任中央美院院长潘公凯所说:“由于事先缺少定位,以致许多美术馆一盖就是几万平方米,可实际上又没有多少有价值的藏品。”故此,国家在2018年颁布实施《公共美术馆建设标准》,主要以公共美术馆服务人口和行政层级为依据,以引导各级文化部门提高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进一步规范我国公共美术馆建设和发展。
(三)馆内缺乏高质量核心收藏,展品水平普遍不高
“收藏是美术馆的立馆之本,也是美术馆区别于美术展览馆的主要标志,藏品的数量与质量决定了美术馆的规模与水准,而藏品的方向与体系,又决定了美术馆的定位与风格。”收藏是美术馆与馆之间的“个性”彰显,美术品收藏之于美术馆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实際上,鉴于地方性美术馆级别和影响力的局限,其收藏具有少、杂、主题不突出的特点。捐赠是美术馆收藏最主要的渠道,而地方性美术馆却难以吸引和支撑高水平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捐赠和保存。在市场的运作下,高质量的画作如果靠购买获得,地方性公立美术馆大多是不能够负担的。
公立美术馆虽然具有公益性质,但馆内的展览很大程度上具有市场经济的性质。艺术家们会根据自身的市场价值,选择与其价值相符合或级别更高的美术馆进行作品展览。故此,行政级别较低的地方性美术馆馆内长期没有高质量的展览,甚至沦为地方学校学生以及绘画和书法爱好者的作品展览馆。
(四)美术馆定位不准确,科研能力不足
首先,关于定位问题,文化部艺术司司长诸迪曾指出:“我国美术馆最大的问题是在建设和运行中缺乏明确的定位。”缺乏定位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地方性美术馆对自身的级别定位不准确。地方性美术馆相比于中心城市和一二线城市的美术馆,局限于相对固定的服务人口和影响范围。这虽然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差异性所决定的,但地方性美术馆在建设之初没有正视这种差异性,在未经充分的研究和论证的情况下进行盲目的建设,导致场馆硬件建设和发展的路线与自身实际偏离甚至相去甚远。二是美术馆对自己的职能定位过于单一。大部分人认为美术馆就等于展览馆,这种认知甚至深植许多美术馆相关从业人员的意识中,将美术馆的职能定位为展览型美术馆,功能是展示艺术作品,忽视了美术馆是集展览、教育、研究、收藏等多项职能的综合体。美术馆的核心发展应着力于内涵建设,而非外在硬件的提升。
其次,美术馆相关工作人员科研能力与整体学术水平不高。“制约着美术馆从美术展览馆向美术博物馆发展的最大因素就是研究能力不足和藏品数量、质量的不够。”我国美术馆发展历史短,尽管美术馆本身的数量和质量都在提升,但以美术馆为中心的生态环境还没有完全建立。也就是说,从大众的角度,经济较为落后的三四线城市的群众还没有逛美术馆和参与美育活动的意识和习惯。在美术馆内涵建设方面,主要体现为我国美术馆专业培育体制还不健全,美术馆从业人员专业素养不够,所学专业与美术馆经营相关度不高,以及专职人员不足,而且相关的文创意识、文创产业链缺乏,甚至没有。总而言之,就是美术馆发展过程中,质与量不匹配。
(五)高级别民营美术馆的冲击
在三四线城市虽然几乎没有高级别的民营美术馆,但在高级别民营美术馆在一二线城市美术馆占有大量美术资源的情况下,进一步在整体上瓜分了美术资源和资金,致使三四线地方性美术馆的资源更为“稀缺”,变相挤压了地方性公立美术馆的生存空间。
总之,根源性问题主要归结于,第一,我国美术馆发展历史较短,相关制度不健全。第二,高水平美术资源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第三,公共美术教育成本较高,收效较慢,经济效益不明显。第四,我国群众参与美术教育活动的习惯还未养成,美术馆生态环境还未成熟。这些条件都属客观存在,是我国经济发展、文明发展的必经阶段,是一个需要逐步完善的过程,非朝夕可以改变。鉴于此客观条件,重新审视地方性美术馆的定位和发展问题,探寻地方性美术馆的未来发展路径是当下的重点。
二、美术教育职能的强化
针对社会发展的滞后性和局限性所产生的地方美术馆的问题与困境。在现有条件下,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可能没有快速有效的解决方法。因此不妨借鉴日本的公民馆的理念,加强美育活动和审美教育课堂建设。通过调整自身定位和职能侧重来改善现有困境和发展问题,如果能够和高校相关科研团队合作,甚至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新时代背景下,文化观念、教育观念有新的转变和突破。美术馆是教育的场所、灵感的源泉,是人们娱乐、反思和创造奇迹的地方,只专注于陈列展品已不满足于美术馆本身发展所需的深度交流以及人民群众对于“公共教育”、审美教育的需求。面对新的环境和条件,美术馆应对自身的定位及功能进行新的探索和调整,以提高服务质量和美术馆本身的内涵建设。
在当下,美术馆公共教育功能的发展是美术馆转型的重要方向。2018年1月,文化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原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在“新时代的美术馆+”研讨会上提出新时代美术馆处于转型期,一是从静的展示到动的交流,二是从个体到大众,三是从私人化向群体化发展①。即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功能和全民美育的部分被强调。在日本,对于审美教育的理解已不再是展示教育等同于审美教育,而是“教育普及所占的比例激增,展示之外的各种方法也开始得到重视”。另外,近年来国家重视文化艺术发展,艺术市场空前繁荣,人民大众的审美需求旺盛,普通民众也开始积极参与到公共艺术教育活动中,来美术馆参观展览的人数也在不断上升。上海市文化旅游局发布《2018年度上海市美术馆运营概况分析》显示,截至2018年底,上海共有美术馆89家,全年接待观众677万人次,较2017年的617万上升了60万,涨幅接近10%。重庆市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作为地方高校所属美术馆,2018年全年的参观人数就达到114万余,相较于2017年增长了近一倍。而这背后的推动力,一方面是市场的需求增强,另一方面是美术馆逐渐脱离了传统的“以展代教”的公共美術教育理念,积极开展馆校结合及交互式美育活动的结果。
在如今,美术馆已经成为了进行公共艺术教育活动的一个有效空间和主要平台。从展览教育到互动教育活动的发展是深化美术馆职能,有效进行公共审美教育的积极方法。在展览中,通过有效的讲解和延伸体验活动,能够实现对展品的更有效的解析和传递。而美术馆文化核心通过美育课堂、讲座、游戏、体验活动等传递给参观者,从而实现公共美术教育效率的提高,从某种程度上去弥补高水平资源缺乏导致的美育效率低下的情况。和地方高校科研团队合作,形成合力进行系列美育活动的开发,也是帮助美术馆提炼文化特色、强调核心理念、深化内涵的有效方法。
“西方文化之所以优势、强势,是因为西方的文化重镇和重点是美术馆,以及美术馆连带承担并高度发挥的社会教育功能。”②在未来,地方性美术馆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开发具有地方适应性的,符合当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需求的美育活动,着力于地方文化传承、推广及公共艺术教育,这是实现我国地方性美术馆“弯道超车”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注释:
①参见中华艺术宫2018年“新时代美术馆+”“新时代的美术馆如何发展?”规划研讨会会议新闻。
②摘自2017年1月13日,陈丹青在近日美术馆举办的讲座《美术馆面面观》。
参考文献:
[1]孟繁玮,赵明,诸迪.美术馆是美术生态建设中的重要环节:诸迪专访[J].美术观察,2011(1):6-9.
[2]康恩.博物馆与美国的智识生活:1876—1926[M].王宇田,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2:281.
[3]桥村爱子,张雅静.2010年日本博物馆、美术馆的社会公共教育:现状与未来之展望[J].美术观察,2011(2):15-17.
作者单位:
内江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