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杜鹃:“大旅游”促大发展
2019-11-23马丹
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马丹
百里杜鹃管理区坚持“旅游统揽、全域打造、全时延伸、实干升级”的总目标,将旅游规划始终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明确自然生态与人文资源、旅游发展特色定位、空间特色战略,不断推进旅游产品质量升级。
百里杜鹃管理区(以下简称百里杜鹃)有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种类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杜鹃林,绵延125.8平方公里,分布杜鹃花60多种,享有“地球彩带、世界花园”之美誉。
百里杜鹃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示范区,也是毕节乃至贵州通过发展旅游业助推脱贫攻坚的一个典型。
创新理念优化资源配置
自2007年成立以来,百里杜鹃积极探索尝试“跨县组合、封闭运行”的旅游发展模式,成功打造了奢香军营山地公园、彝山花谷、米底河等景区,培育了迎丰、永兴、桥头、石牛等16个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其中,永兴村被原国家旅游局纳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观测点。
近年来,百里杜鹃树立以大景区带动乡村旅游发展、以乡村旅游发展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发展思路,坚持“四抓并举”理念,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形成全产业链服务,获得了全国280个旅游扶贫示范项目及原国家旅游局颁发的“景区带村”旅游扶贫示范项目,并纳入全国262个全域旅游示范区首批创建名录。
百里杜鹃不断创新旅游发展理念,先行先试、大胆创新,探索了“管委会+公司、公司+合作社、合作社+农户、农户+服务业”等多种运行模式,先后成立了旅游开发投资公司、乡村旅游开发公司、建设投资公司等10多家公司,做好实体建设,有效保障景区开发;鼓励党员、村干部、致富带头人带领群众整合土地和资金成立永兴、石牛、迎丰等10家旅游专业合作社,明确了经营实体和管理主体,做好示范带动;组建旅游投资集团和建设投资集团,对景区进行有效开发和经营管理,更好地实现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良好格局,进一步优化了资源配置、拓展了旅游市场、加快了旅游发展步伐。
科学布局推进产品升级
百里杜鹃坚持以“旅游统揽、全域打造、全时延伸、实干升级”的总目标,将旅游规划始终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先后制定了“1+N”旅游发展规划,即以《百里杜鹃旅游发展(全域旅游)》总体规划统领,总体设计全区旅游资源开发路线图,明确自然生态与人文资源、旅游发展特色定位、空间特色战略等,其他多个旅游规划将分类型、分时间、有重点地开展旅游规划设计和旅游项目落地实施,不断推进旅游产品质量升级。
与此同时,百里杜鹃民宿产业、康养产业发展、研学旅行等加快推进,正在形成统一衔接、功能互补、相互协调的一本规划、一张蓝图。全程服务促进规划实施互相衔接,推行超前服务、现场服务、全程服务,了解项目实施情况,及时解决相关问题,跟踪服务项目实施,提高规划服务效率和项目落地率,为百里杜鹃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百里杜鹃通过多元化发展战略,围绕“花期之外”和“花区之外”做文章,将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不断丰富旅游业态,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坚持“旅游+体育、旅游+文化、旅游+农业”等发展模式。
旅游+体育方面,在景区景点开发飞拉达、滑草滑索、实弹射击等一批体育旅游项目,并通过举办全国山地自行车赛、国际风筝节、百里杜鹃七彩迷你跑等活动和赛事,增强了群众健身意识,丰富了旅游业态,吸引了广大游客关注。
旅游+文化方面,结合杜鹃花元素和彝族元素,开发了5个系列、60余种旅游商品,完成产品包装设计38种144款,丰富了旅游产品类型。同时举办国际杜鹃花节、彝族火把节、诗歌节等大型文化节庆活动,彰显了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促进了旅游融合发展,实现了以节兴旅目的。
花开时节,百里杜鹃景区游人如织。(朱乔 / 摄)
旅游+农业方面,按照“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扶贫”的方式,栽种大丽花、绣球花、紫薇花和有机茶等,结合旅游要素,修建休闲步道、休闲娱乐设施及相关旅游配套设施,打造农旅结合观光园,并通过良种培育、生态养殖、立体种植为一体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安排专项资金助推合作社发展休闲果园和观光农业项目,初步实现了农产品升级为旅游商品,农田升级为休闲观光园,农村转变为美丽乡村。
此外,百里杜鹃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出台管理条例,有效保护景区自然生态,种植茶叶、各种花卉。实施康养产业,开发打造温泉度假区,将绿色产业与康养产业有机结合,将旅游业作为“造血式”的主抓手,初步构建了百里杜鹃多元经济新格局,为全域旅游增添了新亮点。
巩固提升打造金字招牌
通过以创建为抓手、以创建为平台,树立旅游品牌效应、龙头效应,带动区域发展的思路。先后获得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等国字号品牌。与此同时,百里杜鹃在巩固提升国家5A级景区和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基础上,着力国家旅游度假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等国字号和国际品牌的创建,实现百里杜鹃大品牌效应。
百里杜鹃实行大景区带动乡村旅游发展、以乡村旅游发展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理念,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和旅游品牌创建、乡村旅游发展大会举办为契机,开展项目建设、培训提升、奖励措施等做好旅游扶贫示范。
将金坡和普底两大景区链接整合。推动旅游重大合作平台和项目、有效保护和开发自然资源、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创造大品牌景区。依托普底、金坡、彝山花谷、奢香军营山地公园、米底河等主体景区开发力度和乡村振兴点建设,优先使用区域内贫困劳动力,并加大对周边群众长期用工力度,促进群众增收;在乡村旅游扶贫带动上,重点培育和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点,大力开展了各类服务培训,提升从业人员整体水平,特别是做好各类技能人才培训。
近3年来,开展各类涉旅培训100余次,培训人员达15000余人次。在政策引领带动上,制定并出台景区旅游商品奖励办法、乡村民宿管理办法等奖励措施,引导群众发展旅游服务经济,着力发展壮大乡村旅游。大力培育和扶持旅游商品、农特类产品加工,特色种植、养殖,农家旅店、农家餐馆等产业做大做强,促进旅游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截至目前,百里杜鹃共培育发展石牛、大荒、永兴、附源等乡村旅游村寨16处,彝山花谷、奢香军营山地公园、杜鹃湖、米底河等特色乡村旅游点20余处,农家旅馆、农家饭店近400家,床位10000余个,餐位28000余个。2018年,各乡村旅游点共接待游客97.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95亿元,通过旅游扶贫九项工程,直接带动从业人员9300余人,间接从业人员46000余人,旅游发展有效推动脱贫攻坚,初步实现了百姓富、生态美的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