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黔南绘成画 把日子过成诗

2019-11-23石含开

当代贵州 2019年34期
关键词:都匀黔南黔南州

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石含开

城市流光溢彩、乡镇生机勃勃、村寨美如诗画,城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黔南州住建部门建设美丽黔南,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没想到我家还能住上新房子!”忙完农活,瓮安县江界河镇龙塘村坝子边组贫困户田军看回到新家,溢出满脸笑容。2018 年,他向当地政府申请危房改造后,年久失修的老屋变成了崭新的安居屋,让他倍感幸福。

2010 年以来,黔南州大力实施棚户区改造,确保群众安居乐业。2016 年以来,该州已完成危房改造84342 户,老旧住房透风漏雨整治54266 户。截至2018 年底,黔南州共投资建成公租房55769 套,已分配51601 套,分配率92.5%;累计实施棚户区改造18 万户约1620 万平方米,近40 余万人居住条件因此得到极大改善。

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乡村颜值

“住房安全舒适,周边环境又好,这种日子安逸得很!”贵定县沿山镇杨柳村村民杨升贤家,便是一处好景致——

楼上楼下、房前屋后,到处都是花草盆景,让庭院多了几分雅致。

对自己生活的村庄,杨升贤眼里心里都装满骄傲。

而这个过去人称“渣渣寨”的村子,也曾让他心痛、厌弃:“寨子里脏乱差,脚都下不去,那时就特别想离开这里,到别处去……”

村子变成杨升贤想要的模样,生活变成杨升贤想要的状态,这一切如何发生?

黔南州着力建设“百姓富·生态美”的新农村,要的就是这个结果。

为此,近年来,该州以“六个小康”行动计划和“四在农家·美丽乡村”为抓手,开展“一引领、保两洁、三提升、治七乱”环境整治,编制印发《黔南州农村风貌管控图册》,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力度,打造乡村的美,也留住乡村的根。

于是,建设美丽新农村的热潮,在黔南大地兴起——

都匀将农村危房改造与村容村貌改善为重点工作,下大力、促实效;瓮安开展“三改”行动,帮助贫困群众改变陋习;三都利用危房改造项目和移民搬迁工程,推进中小城镇建设……

而今,龙里、贵定、福泉、惠水、长顺进入贵州省农村人居环境示范点名单,全州36 个村落进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并获国家专项资金支持。

截至目前,全州有6 县(市)实现乡镇垃圾转运设施全覆盖,4446 个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58 个乡镇建成垃圾转运设施。

夯实基础设施提高城市品质

国家多民族融合共生创新发展示范城市;

贵州南部山水园林旅游康养城市;

黔南中心城市及现代产业集聚区。

按照省委提出的“都匀变都市”要求,都匀市提出了这样的发展定位。

然而,没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无论多美的蓝图,都是空中楼阁。

都匀如是,其他地方亦如是。

为此,近年来,州住建局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城市形象品位、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于是,便有了《黔南州提升城市品质三年(2018—2020)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以此为指引,黔南各地加大城市建设力度,重点实施都凯、都独、红牛等城市快速主干道建设,建成荔波月亮湖湿地公园、龙里莲花生态湿地休闲体验区、罗甸城东湿地公园、长顺县天灯坡公园等城市公园,建成并投入使用体育场馆、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

同时,各县(市)还利用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建立城市管理大数据智慧指挥平台,完成“1+5”执法职能,76 个乡镇设立综合行政执法分局,强化城市管理执法。

据悉,仅2018 年,黔南州就实施500 万元以上的城镇建设项目795个,完成投资433.62 亿元,同比增长6.8%。

“十二五”以来,该州共实施规模500 万元以上的城镇建设项目1875个,累计完成投资1304.09 亿元。

2018 年,全州新增天然气管网200 公里,新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14公里;新增城镇道路101 公里,新建城镇公厕91个,新增停车位12272个;建成海绵城市项目14 个,新建健康绿道127 公里;完成背街小巷整治项目20 个,建成南沙洲、恩铭广场等一批公园、广场。

截至目前,全州共有城市公园47 个,公园绿地面积达1406.73 公顷,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2.49%。

打造特色城镇创新融合发展

去年,国家发改委对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经验进行总结,并将一些好经验、好做法印发成文,在全国推广。

荣获“中国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称号的都匀,其“降低政府债务余额”及“为中小企业与资本市场搭建对接平台”的新型城镇化推进工作方法,就在其中。

近年来,黔南州以“产镇互动、以产兴镇、以镇促产、产镇互补”为目标,以特色小城镇建设为抓手,从聚集特色产业、提升人居品质、改造生态环境等方面处处发力,努力建设一批新兴产业集聚、传统产业升级、体制机制灵活、文化内涵深厚、功能配套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特色小镇,深入推进山地新型城镇化建设。

黔南州先后成功举办了全省第七届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全州新时代交通住建系统招商引资推介会、棚改危改和城镇建设现场推进会等重大会议,黔南经验得到省领导高度评价。

坚持规划先行,通过编制印发《黔南州特色小城镇规划指引》,实现城市(县城)、乡镇和行政村三级规划全覆盖。2016 年以来,21 个示范小城镇开工建设8+x 项目482 个,完成建设投资240.57 亿元。

围绕优化城镇空间、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品位三大核心,利用自然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有机农业、中药材等资源禀赋,依托大数据、大健康、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文化旅游业、新型建筑建材业等五大新兴产业,以及烟、酒、茶、民族医药、特色食品工艺品等特色优势产业,探索“小城镇+ 产业”“小城镇+园区”“小城镇+景区”“小城镇+大数据”等融合发展模式,基本形成了“一镇一业、一镇一品”的发展格局。

建成了贵定昌明、独山麻尾、福泉牛场等一批工矿贸易型小城镇,惠水好花红、贵定盘江、瓮安猴场等一批乡村旅游型小城镇,平塘卡蒲等一批民族风情型小城镇和荔波甲良等一批生态保护型小城镇。

都匀、独山、三都三县(市)成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福泉、龙里、贵定进入全省第一批整县推进小城镇建设发展试点名录,全州21个示范小城镇共有17个列入全省100个示范小城镇。

截至2018 年8 月,全州20 个示范小城镇新增小微企业731 家,拥有500 万元以上规模企业401 家,实现旅游产值155 亿元,新增就业人口5.5万人。

一个百姓富、生态美、经济强的魅力黔南,一座文明、宜居、宜业的活力大州正展露新姿。

近年来,黔南州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城市形象品位、提升百姓幸福指数。图为都匀市城区。(都匀市委宣传部供图)

猜你喜欢

都匀黔南黔南州
春日花田映红颜
贵州省黔南州长顺县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研究
黔南州国际国内公共关系协会赴黔南州农业产业发展协会交流工作
山水黔南
都匀市老干部争当义务宣传员
都匀 向春节返乡人员送温暖
全域旅游嘉年华我在黔南等你!
绘就“大都匀”画卷
黔南州各县认真贯彻落实州离退休干部工作会议精神
都匀市老干部心系都匀的旅游发展